《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
- 作者:陳贇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60551
《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贇。
《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贇。內容簡介陳贇所著的《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以古今中西之爭為大背景,對儒家的精神氣質、思想架構、成人之道、政教體系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考察。該書從...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學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儒學具有經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禮樂,乃後起儒學之先導,周禮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國儒學之祖庭。幾千年來,為歷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影響深遠。儒家學派為歷代儒客尊崇,對...
儒學是一種思想學說,因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成為統治思想,故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了某種“準宗教”的作用。道教是一種宗教,為廣大民眾所信仰,而其教義經典也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內容。儒主人世有為,倡“修、齊、治、平”之道,貴陽剛之氣。道主清靜無為,倡全性長生之道,是為陰柔。兩者相互排斥又彼此融合的...
本書是一部關於孔子的研究的學術論著,作者以濃厚的漢學功底和同中國知名學者的密切交往,使得他的孔子研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全書論述了孔子研究背景、孔子生平、孔子儒學思想等相關內容。作者簡介 H.G.Creel博士,中文名字顧立雅(1905-1994),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東方語文系主任、美國東方學會會長、...
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自漢代以來大多數朝代的主流意識流派,正統的官方思想。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變“學在官府”為“有教無類”,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因此儒家思想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了全社會。互敬互信 倫理學上儒家...
道家有道家的平等,叫「齊物」;儒家有儒家的平等,叫「天民」。中國人沒有生來就分貴賤的:人無生而貴者,因為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無類,人人皆可為堯舜。思想資源 來源於堯舜。清華簡《保訓》篇是周文王的臨終遺囑,其中主要講“中道”思想。李學勤先生從中得出結論:“堯舜禹的傳承都講中道。”而...
儒家學說是由春秋時期魯國思想家孔子創立,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為歷代儒生尊崇。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歷朝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觀點主張 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和弟子...
在天道觀上,老子提出了一個較為系統完整的以“道”為核心的全新的宇宙論哲學體系,從而開創了中國哲學的新時期。而儒家創始人孔子則與老子不同,他以維護傳統文化為己任。他也反對當時徒有虛名的禮義說教,而主張用“仁”的思想來充實“禮”的內容,提出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仁學思想體系。仁者人也,仁學實...
中國人的宇宙觀方面以易經為代表﹐倫理社會觀是以孔孟之說為代表,為歷代統治者與儒客尊崇。百家爭鳴階段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為源頭,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源遠流長,對中國人的普遍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價值優先觀念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集體潛意識。儒家的價值觀影響古代中國大多數...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為歷代儒客尊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
儒家與儒教有本質區別,儒教不能代表中國傳統的思想學派,它只是以神道設教。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斷,儒教思想與儒家學說在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中也未曾中斷。毛澤東時代還曾有“打倒孔家店”的運動,到改革開放時期,儒教重新逐漸得到重視,又重新評價儒家思想,把孔子祭祀上升到一個大的範疇,幾乎有國家祭祀的...
以“三教”統稱儒釋道,始於北周時期,約公元6世紀中後,中國文化逐漸形成儒釋道三足鼎立之勢。經過隋唐時期的三教講論與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經大致成型,明代以後則成社會主流思想。儒家的主要功能當然是“治世”, 它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意識形態, 確立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禮儀規範與典章制度。道教的功能主要是“治身”...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孔子的影響力恐怕要排在第一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孔子學說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儒學的創始人。兩千餘年來,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不僅體政治、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體每一個中國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之中。有的外國學者甚至把儒家思想看作是中國的宗教思想。實際上,儒家學派只是中國古代...
儒家以尊尊和親親作為指導政治的兩項原則。這種思想既與法家所主張的專制主義相區別,也不同於近代的民主主義,實質上屬於民本主義的範疇。但是,在歷史的運作層面,這兩項原則很難形成有機的結合,常常發生尊而不親或者親而不尊的偏差。由於中國自秦漢以來一直奉行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體制,專制君主以儒術緣飾吏事,陽...
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為之不懈奮鬥的理想和信念,也可以說,這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對全球化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本質內涵的最早賦予。2500多年前春秋末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明確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所謂大同,就是指生產資料共有,人們之間沒有等級差別、沒有剝削...
《道佛儒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明。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的論文集,主要涉及道佛儒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老子》首章的七種詮釋、道教《步虛舞》功能的揭秘、佛教《般若經》傳譯的探索、儒學的歷史形態與新儒家思想的評估等;方術文化的探討包括筮占與古代...
漢以後儒學理論衰微,中國哲學思想的主要課題轉向玄學和佛教哲學之中,直至宋以後才又恢復了理論創造的能力。北宋五子的出現,不僅反映了整個時代的精神生活文明已能回到儒家本位中來的現象,更反映了儒家哲學體系能夠從自己的典籍詮釋中回應佛道思想挑戰的形上學建構。至朱熹的集大成與王陽明活潑化生活化的開展,儒家思想...
儒家源出於文士,道家源自於隱者。儒家強調[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道家強調[清靜無為]。可以說,在中國,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影響中國人思想發展的歷程,塑造中華民族性格的主要元典。編輯推薦 《儒家思想與道家精髓》:博大精深的東方古老智慧,傳世已久的世界經典名著,修身養性的金科玉律,儒君雅士的行為準則:中華文化的...
作者認為儒家道德之根本缺陷有對生命體會膚淺、道德工夫流於虛玄、泛孝、外王的消除。儒家道德思想的特質是重先驗、重超越無對、重直覺。重個人體悟、重冥想。這些都不屬於知識領域。儒家思想中只有道德意志的自由,沒有創造思想的自由和“外在自由”(其主要內容是宗教、言論、出版、集會)。二是傳統中國理想人格和崇...
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是陽儒陰道,外儒內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自為而相因。假如只有儒家而沒有道家,中國的傳統思想就會失去一半光彩。林語堂說:“道家及儒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術語介紹 “儒道互補”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用三個最精煉的詞語來概括:一個是...
於是圍繞著什麼是“中華文化的主幹”問題,展開了一場學術爭論,主要有三派觀點:儒家主幹說;道家主幹說;儒道互補說。圍繞儒、道主幹說的爭論,實際上是傳統文化討論深化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是由多個學派、多種思想組成的文化系統,把儒學定為一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傳統文化的全面認識。陳鼓應認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