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學與道教
- 定義: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內容,構成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兩大根乾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背景介紹早期的民間道教組織,如張陵的五斗米道和張角的太平道,均出現在東漢末葉。正統道教組織則要到南北朝時期,經過寇謙之、陸修靜等人的整理改造,才最後形成。道教尊老子為教祖,崇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並有...
儒學即儒家學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統治思想。道家是春秋時思想家老子創立的學派。除儒家之外,它在社會上最具廣泛影響。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道家有時以儒家反對派的面貌出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矛盾和衝突;同時,又有著互相滲透、...
一是儒家人士的祠廟,卻由僧、道管理。如徐州祭祀漢高祖劉邦的祠廟,其香火由僧人管理。二是原本為道教系統的神祠,卻也有僧人住持。如太倉劉家河天妃宮,永樂初建,“以僧守奉香火”。三是儒家的祭祀人物附設於道觀中。如蘇州廣陵...
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對原始道教進行了改造,使之成為與儒家思想同樣重要的維護封建統治的有力工具。 道教產生於東漢末年,是生長於中國本土的宗教。它以道家學說、神仙思想為主,廣泛地吸收了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起源...
儒學和道家、道教,是在中國本土生長起來的思想流派,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因其深深地植根於中國社會之中,故歷代統治者無不予以重視,往往同時並舉,互動運用,藉以治理國家,鞏固其統治地位。因此,儒學與道家與時並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道學"一詞,主要含義乃是"學道"一詞的倒文,只在少數特定語境中才作名詞使用而作為道教的代稱;北宋時期,道學與宋代新儒學關聯在一起,但是並非專稱,在官方語境及部分佛教典籍中,"道學"一詞仍可以作為道家、道教、佛教的代稱。
道家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但絕對不是消極的。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
《時代閱讀經典文庫:儒教與道教》是201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斯•韋伯。內容簡介 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論證儒家倫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與西方的新教相比較,試圖去尋找中國在各種條件都好於西方...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
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首先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哲學所關心的問題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或以為西方哲學重在關心宇宙,而中國哲學重在關心人生 ;這種看法若針對儒家而言,並無不妥,但若用來看待道家道教,則有失偏頗,因為道家道教...
與此相應,在文化思想上則主要是推崇和提倡黃老道家學說。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才有所變化。不過,這並不是說儒學在漢初社會中一點也沒有起作用。儒學在傳授歷史文化知識方面,對漢初社會仍然是很有影響的。儒家所推崇的歷史文獻...
中國傳統哲學就其基本的理論內容來說,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個主要的哲學思想體系組成的。在當代,儒家思想作為構成中華文化這一社會生活方式的觀念主體,其理論內涵正在經歷著變遷和更新;佛家思想也在不斷地被賦予一種現代詮釋,繼續...
道教的倫理道德觀念,既吸收了道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同時也吸收了儒、釋二家的,故其內容愈來愈多,亦愈來愈複雜。其中對道教倫理觀念影響十分顯著的是儒家以忠孝為主軸的三綱五常思想。北魏時期的道士寇謙之,以儒家禮教規範道教,主要是從...
對儒家道統說進行哲學的分析,可以把儒家的道統歸結為三個方面:認同意識、正統意識、弘道意識。儒家道統說自韓愈提出之後,在宋代得到了儒者的普遍認同。宋初孫復批判佛教、道教宣揚的生死禍福、因果報應等,贊成韓愈批判佛教、弘揚儒學的...
(六)儒學與道家:會通與歧異 (七)真理與道的和諧 第二章 認知 一理性、關聯性與過程語言 (一)挑戰事實的終極性 (二)我們這個詞典間的時代 (三)兩個文化論題 (四)兩個論題與“關聯性思維”(五)古典中國的關聯性 (六)古典道家...
至漢代社會因為戰亂與漢朝崩潰導致對宗教產生急迫的需求,於是原本儒學逐漸宗教化,此時也於傳入佛教。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綜合傳統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陰陽術數終於與漢代所崇尚黃老的思潮逐漸融合;道教教派也於此時形成。道教的歷史一般分...
隋唐儒家哲學(包括倫理學等)是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重要環節,其主要貢獻和特徵表現為如下四個方面。 ①在三教融合的基礎上恢復儒學的崇高地位。隋代儒學與佛教、道教相比,總體上呈衰退趨勢。為了恢復儒學的崇高地位,一些儒家學者進行了不懈的...
儒家的主要功能當然是“治世”, 它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意識形態, 確立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禮儀規範與典章制度。道教的功能主要是“治身”, 長生不老的神仙生活, 中國人素來心嚮往之。佛教的功能主要是“治心”, 在消除煩惱的心性修養方面,...
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漢代末年,一部中國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論》中,也稱孔子的教為“道”教。魏晉南北朝 魏晉時代,“儒教”概念逐漸流行,以家族式的形式存在並影響了漢傳佛教與道教的形成。直到...
一、儒家經學的統一 二、儒家經學的制度化 三、儒家經學的經世致用 第二節 儒學復興運動中的排斥佛老與融會佛老 一、傅奕、韓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補儒 第三節 道教的興盛和理論創新 一、皇室崇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