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是現代杜維明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 作者:林維明
- 出版時間:1989年
-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類別:哲學
- 創作年代:現代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是現代杜維明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是現代杜維明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該書是杜維明先生的一本論文集。這些論文基本上是杜先生於近十年(1978--1988)在大陸講學、座談過程中撰寫的。主旨是討論儒學在現代文明中的發展前景。...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杜維明作品系列)》是2013年6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維明。內容介紹 作者八十年代數次來大陸,與大陸學人就儒學傳統、儒家精神、中國文化等議題做過多次深入的研討和對談,本書即是這些思想交流和交鋒的記錄,其中關於儒家的“創造的轉化”、“超越而內在”,儒學...
自由法律等中國文化缺少但又是現代化所必需的普世性價值的同時,還要正視其負面影響——人類中心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以此為契機,儒家的人文主義可以在構建全球化倫理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最後,根據儒學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及現實層次上新的發展趨勢,杜維明闡發了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最後,根據儒學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及現實層次上新的發展趨勢,杜維明闡發了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進而提出“文化中國”的建構。作者簡介 魏彩霞,1972年生,山東曲阜人。200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古籍暣,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史,中國儒家哲學。現為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曾在各級各類學術期刊發表...
討論圍繞著儒學思想與現代基本價值之間的對話與溝通而展開。通過交流,與會者對儒學之定位、儒學的現代性、儒學發展的出路與前景等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杜維明強調,全球化不同於一體化,人類的歷史有一個軸心時代,現在也應該有一個新的軸心時代。所謂新的軸心時代,是一個從傳統到現在的延伸。要超越狹隘的、片面的...
他在各種場合以不同形式闡發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和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這是他學術思想的一大特點,也是他在中國大陸學術界的影響的主要方面。他的這些活動使。儒學復興,,說成為我國八十年代中期文化討論中的熱門話題,並引起熱烈爭論。他接受牟宗三關於儒學發展之時期的觀點,但不同的是fgl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大背景...
現為哈佛大學中國史終身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長期致力於儒學尤其是儒家倫理研究,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今日儒家倫理》、《人性與自我修養》、《儒學精神與儒家傳統》、《儒家思想:創造轉化的人格》、《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新加坡的挑戰——新儒家倫理與企業精神》等。
互為參照。經過幾十年的不懈論證,他認為:儒家思想同樣具有普世價值;東方的創造性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多元文化的內涵。他的代表作有humanityand Self-Cultivation、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_Humanity、Confucian Thought、《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杜維明文集》五卷等。
第五部分是兩篇自傳性文章,分別回顧了1985年以前和1985年至現在的個人治學經歷及其思想演變發展的過程。 此書涉及範圍頗為廣泛,對於人們理解傳統與現代、儒家思想與現代化以及儒學第三期發展前景問題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出版信息 播報 編輯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42.9萬字,責任編輯:羅林平。 [1]...
長期致力於儒學尤其是儒家倫理研究,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今日儒家倫理》、《人性與自我修養》、《儒學精神與儒家傳統》、《儒家思想:創造轉化的人格》、《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新加坡的挑戰——新儒家倫理與企業精神》等。目錄 英文初版序 英文二版前言 中文版代序 第一章文本...
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因素 對儒學傳統的重估 東亞社會的同構現象 儒家文化和工業東亞 第十講傳統的生命力 尋根意願的現代涵義 儒學的內在超越性 知識精英與中國政治 第十一講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 儒家傳統的起源和發展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可能性 儒家傳統的限制及其創造性基礎 第十二講新軸心時代的必要與可能 軸心時代的...
從而自20世紀80 年代以來通過借鑑哲學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比較文化學、比較宗教學、知識社會學等跨學科研究的方法,比較多地闡發了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和儒家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勾畫了當代新儒學理論的基本構架,在東亞和西方世界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從而被稱為當代新儒家的代表。
本書通過選擇20世紀後半期對中國儒學貢獻最大的部分學人,如杜維明、安樂哲、劉述先、成中英等,編選其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以這些文章構成了中國當代儒學發展的歷程。圖書目錄 杜維明 論儒學第三期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 新儒學論域的開展 李澤厚 漫說“西體中用”說儒學四期 劉述先 系統哲學的探索 從當代新儒家...
理性的透視 哈貝馬斯思想產生的背景 哈貝馬斯及其思想來源 理性思想的線索 第七講 現代主義的挑戰 當代世界面臨的現實問題 西方理性主義的限制 ……第八講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第九講 工業東亞的興起 第十講 傳統的生命力 第十一講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 第十二講 新軸心時代的必要與可能 後記 出版後記 ...
三 儒家倫理與商品經濟關係 ………321 第二十一章 現代新儒學思潮及其理論綱領 ………326 一 現代新儒家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思想走向 ………326 二 現代新儒家的理論綱領——返本開新,新內聖外王論 ………332 三 第三期儒學發展的期盼………336 第二十二章 現代新儒學基本理論的自我消解………341 一...
此外,還有的學者就仁學與未來社會、日本朝鮮與中國的儒學、儒家人文精神與市民社會的關係、。儒家第三期發展前景。等問題作了研討。總之,儒家思想與未來社會的關係,是蘭個大的課題,本書只是對這個關係探討的開始,有待進一步地發展。該書可讀性強,視野廣闊,是一本較好的儒學研究的參考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儒學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來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二屆“精神人文主義”學術研討會暨杜維明先生八十壽慶紀念論文集。由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來主編,安靖如(Stephen ANGLE)、白詩朗(John H. BERTHRONG)、陳立勝、陳少明、鄭宗義、郭齊勇、梁濤、姚新中教授擔任編委會成員,以“精神人文...
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與現代新儒學的前景 第一節 對立與對話 一 現代化的挑戰與中國現代三大哲學思潮的格局 二 對話與對立的互動 第二節 傳統的現代轉化與其困頓 一 儒家傳統與傳統的現代轉化 二 「返本」與「開新」的難題 第三節 中國現代化的文化走向 一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文化理路 二 中國文化現代...
無論是對專業研究者來說,還是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冊對了解儒學發展歷程及其發展前景頗有助益的優秀讀本。目錄 導言:精神性人文主義初探 主篇 第一章 如何認識儒學 一 儒學是跨時代的 二 儒學是跨文化的 三 儒學是多學科的 四 儒學是分層次的 五 儒學是沒有教條的 第二章 儒學的現代困境和自我轉化 ...
本卷分九章,沿儒西之爭之主線而觀,以儒學與西學之爭或儒西之爭為中國近代儒學史之主線,認為中國近代儒學史之源始在明末,而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近代儒學史所要求之基本釋讀框架,在明末幾乎已全部具備。並由此展開,從認識和解決中國社會現實具體問題的角度展開了近代中國儒學歷史的發展歷程。目錄 導言 “中國近代...
杜維明自述:他提出和探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乃是“針對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中斷定儒家傳統業已死亡一結論而發”。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歷史系教授,他在三卷本巨著《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中認為:儒家思想“在產生它並需要它的社會開始瓦解之後,它成為一...
便得出結論說中國文化與科學民主是不相容的。從思想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原始觀念考察,毋寧說科學與民主乃是中國文化道德精神發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應當指出,現代新儒家多把疏通傳統文化與科學、民主的關係作為自己重要的理論課題,認為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對這一課題做出富有創見的回答。
儒家人文精神與文明對話 答聽眾問 儒家人文關懷與大學教育理念 對話與訪談 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 儒家傳統及其現代取向 回應與創新 第四座橋與三種思潮互動一一餘秋雨、杜維明對話 著述輯錄 孔子仁學中的道學政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 從身心靈神四層次看儒家的人學 家庭、國家與世界――全球倫理的現代儒學探索 軸心...
二百零四、杜維明 《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二百零五、【意】安伯托•艾柯 《帶著鮭魚去旅行》二百零六、杜維明 《新加坡的挑戰:新儒家倫理與企業精神》二百零七、杜維明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二百零八、杜維明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二百零九、杜維明 《青年王陽明:行動中的儒家...
論現代新儒學對傳統儒學的繼承、開新及其理論困限 / 121 展望儒學的未來前景必須正視的兩個問題 / 134 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自我回省 / 148 現代新儒學的意識形態特徵 / 162 現代新儒學發展的邏輯與趨向 / 173 現代新儒學研究在中國 / 190 現代新儒家 / 202 儒學第三期發展 / 204 儒家資本主義 /...
5、《打破和諧:杜維明先生儒學第三期發展說駁議》《青年論壇》1986年第1期 1987年 6、《溝通歷史與未來的橋樑》,《讀書》1987年第3期 7、《傳統文化與中國近代史學》,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論文集》1988年 8、《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參政的三種模式》,《廣州研究》1988年第2期 9、《孫中山與梁啓超...
5、中國應對人類走向生態文明作出較大貢獻,《吉首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哲學動態》2001年第三期摘要轉載 6、地球與伊甸園——論濫用技術問題,《新視野》2000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1年第5期全文轉載。7、謀食者?競技者?求道者,《社會科學論壇》2001年第3期。8、發展的困境,《學海》2001...
152、《對當前人間佛教發展的若干問題之反思》,載《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1期 153、《馬祖禪法がもつ實踐上の特色とその影響》,載《東アジア仏教研究》第9號,日本東京,2011年5月。154、《解脫、修禪與修心——禪宗解脫論研究》,載《中國禪學》第五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155、《〈壇經〉的人間...
“原性與圓性:論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分疏與融合問題兼論心性哲學的發展前景”,載《鵝湖學志》(台北), 12月 1984 “當代新儒學與新儒家的自我超越:一個致廣大與盡精微的追求”,載《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 8月 “方法概念與本體詮釋學”,載《中國論壇》(台北),第19期 “中國哲學範疇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