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學的宗教性》是199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維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儒學的宗教性
- 作者:杜維明
- 譯者:段德智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年7月
- 頁數:242 頁
- 定價:13.5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7027305
- 副標題:對《中庸》的現代詮釋
《論儒學的宗教性》是199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維明。
《論儒學的宗教性》是199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維明。內容簡介儒學的終極存有與基督宗教的上帝有別,在一定意義上它還是具有可經驗性和相對性的,但歸根到底它是一個超驗者、絕對者和無限者,是一個最高最後的本體。...
儒家關於宗教的性質、內涵、社會功能的理論。是儒家人文主義學說的有機組成部分。 背景介紹 “宗教”這一術語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沒有的。佛教傳入中國,始用“宗教”,以佛陀所說為教,以佛弟子所說為宗,合稱宗教。西文“religion”一...
:儒家的宗教性問題,最早是由耶穌會士?了「中國禮儀之爭」而在中國朝野和歐洲教會挑起的的。爭論驚動康熙皇帝,並引起歐洲當時權威思想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注意。文章考察了中外雙方的有關文獻,並挑出其中兩件加以重點...
《儒學與中國宗教》是2013年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踐。內容簡介 《儒學與中國宗教》共分四章,內容包括:儒學的宗教觀;“仁”是儒學一以貫之的核心價值;儒家宗教觀的形成及其歷史影響;從《易傳》《禮記》看儒家的人文...
第五章 儒家的宗教性 第一節 儒教與中國宗教的特色 第二節 儒家與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第三節 近代以來孔教會的努力 第四節 現代新儒家對儒家宗教性的討論 第五節 儒家是否能成為公民宗教 第六章 儒學的發展:先秦儒學 第一節 “...
(二)儒家的歷史敘述是證立普遍理則的手段 (三)儒家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之間的緊張性:經典中的“道”與聖人 (四)解經以求“道”的兩種方法及其問題 (五)結論:兼論儒家經典詮釋的關鍵點 引用書目 四、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
“儒學是否宗教”筆談 儒學與儒教 儒學·儒教 儒學非宗教而起了宗教的作用 儒學: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格的精神形態 關於儒學是“學”還是“教”的思考 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 “儒學的研究、普及與大眾化”筆談 有關儒家思想...
《基督教與儒家——宗教性生存倫理的兩種范型》是一本2022年8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田薇。內容簡介 本書以基督教和儒家為研究對象,在形上學的層面上將二者作為兩種“范型”納入“宗教 性生存倫理”的框架內,視為“同...
各章所論,均圍繞儒家傳統的宗教性和人文性,其要皆以發明相關問題的特點與蘊涵為務。作者簡介 彭國翔,1969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南京大學法學學士(1992)、北京大學哲學博士(2001)。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01...
鄉規民約及民間宗教性組織;儒家教化更有實現載體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書法藝術及中國古代建築;儒家教化最終著力點個體自我內化,有途徑,也有境界即追求誠與敬畏、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生命自然狀態;儒家教化對於當代依然可作借鑑等諸方面的...
第七章 儒家的宗教性 第一節 儒教與中國宗教的特色 第二節 儒家與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第三節 近代以來孔教會的努力 第四節 現代新儒家對儒家宗教性的討論 第八章 禮法社會——儒家與中國的法律 第一節 禮法相對於刑政的優先性 ...
自我”概念做了傳述和詮釋,把儒家的自我作為創造性轉化的觀念加以理解,並對如何探索儒家傳統中的豐富資源提出了一些方法。作者還探討了宋明儒學的本體論,即主要思想家所理解的人性的形而上,及宋明儒學中的宗教性與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