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祠堂

僧格林沁祠堂

僧格林沁祠堂(Sengge Rinchen's Memorial Temple),又稱顯忠祠,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47號,是祭祀清朝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的專祠,建於清光緒年間(1871年—1908年)。

僧格林沁祠堂坐北朝南,現為二進院落。一進院現有東西配殿各五間,二進院北側現有享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主要建築保存較好,格局較完整,是研究北京地區祠廟文化的重要實例。

1986年,僧格林沁祠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8月19日,僧格林沁祠堂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僧格林沁祠堂
  • 外文名:Sengge Rinchen's Memorial Temple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47號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暫不對外開放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儀門,享殿,歷史文化,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僧格林沁祠堂建立。
民國時期,僧格林沁祠堂改為懷幼國小,後更名為進步國小,現為寬街國小。
文化大革命時期,僧格林沁祠堂碑亭及燎爐被拆除。

建築格局

僧格林沁祠堂坐北朝南,由儀門、享殿及配殿構成二進四合院。二門面闊1間,為綠琉璃瓦歇山頂;碑亭位於二門前,亭內有豐碑(現移存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朝南,高4米餘,碑陽為滿文、碑陰無字,碑側雕龍。東配殿南側有磚砌寮爐一座。

主要建築

儀門

儀門面闊3間,是祠堂的前殿,大式硬山綠琉璃瓦頂,前後出廊,東西配殿各5間,灰筒瓦箍頭脊。

享殿

享殿面闊3間,綠琉璃瓦歇山頂,前有月台三出陛,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綠琉璃瓦硬山頂。

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襲科爾沁郡王爵。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都統。清鹹豐三年(1853年),為參贊大臣,率兵防堵太平天國北伐軍。兩年後,因擊潰北伐軍有功被晉封為親王。清鹹豐八年(1858年),駐守天津大沽口,曾大力整頓海防。翌年6月,擊敗英、法聯軍。清鹹豐十年(1860年),再次抗擊英、法聯軍時,因大沽失守而被革去王爵。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奉旨到直隸、山東、河南等省鎮壓捻軍。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山東境內追擊捻軍時,全軍覆沒,僧格林沁被義軍殺死。靈柩運至京師,同治皇帝陪同慈禧慈安二位太后親臨祭奠,清光緒年間(1871年—1908年)立專祠。
僧格林沁祠堂
僧格林沁

文物價值

僧格林沁祠堂主要建築保存較好,格局較完整,是研究北京地區祠廟文化的重要實例。

文物保護

1986年,僧格林沁祠被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僧格林沁祠堂
僧格林沁祠
2021年8月19日,僧格林沁祠堂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僧格林沁祠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47號。
僧格林沁祠

交通路線

北京市內乘坐60、82、115路公車,在東皇城根北口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內乘坐捷運6、8號線,在南鑼鼓巷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僧格林沁祠堂約1.5千米,駕車約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