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集

牡丹區地方志記載,解元集(又名鹼集)村是菏澤惟一建於秦朝時期的村莊,明朝以前因金姓人氏居住為主,村名叫作金坑,傳說後因村西北兩公里的鹼集遭了大火,村民多遷居該村,集市也移到這裡,村名遂為鹼集所代替。明宣德十年,該村李秉考中解元,村名改作解元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解元集
  • 外文名稱:JIEYUANJI
  • 別名:鹼集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菏澤
  • 政府駐地:牡丹區
  • 面積:30萬平米
  • 人口:2000(2017)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適宜
  • 車牌代碼:魯R
村莊簡史,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其他,著名人物,
牡丹區地方志記載,解元集(又名鹼集)村是菏澤惟一建於秦朝時期的村莊,明朝以前因金姓人氏居住為主,村名叫作金坑,傳說後因村西北兩公里的鹼集遭了大火,村民多遷居該村,集市也移到這裡,村名遂為鹼集所代替。明宣德十年,該村李秉考中解元,村名改作解元集。
關於解元集村名還有種說法,即相傳因一金姓人氏考中解元。但據查證,唐朝以來科舉上榜人氏的史料中無金姓人氏。因明朝吏部尚書李秉〔1408~1489,曹縣大黃里(今古營集鄉北李莊)人〕考中解元改為今名卻有據可查。
目前,解元集村人口最多李姓是李秉的第六個兒子(述)之後裔。其修於康熙五十五年的族譜記載:李秉之襄敏公太高祖(傑)最初居住於解元集村東南十里許萬乾集村。後李秉的高祖(安)遷入並葬於解元集。史料證實,在李秉之曾祖生活時期,黃河在曹州一帶多次發大水,李秉之曾祖(宣)因水患攜家帶口逃離解元集而居住於曹縣普連集龐廟(葬於龐廟)。之後,李秉之父又遷居曹縣大黃里(今古營集鄉北李莊)並葬於此處。李秉被罷官返鄉後,由於解元集村有其祖塋,其六子(述)便在此定住,遵照封建禮俗,李秉死後葬於曹縣應該是守父塋之故。
清朝,解元集村稱之為解元都,村內興建官辦社學一處。村四周建有高大的寨牆和寨門。解元集村也因捻軍將清朝的王牌蒙古軍僧格林沁所部誘入包圍圈的“誘敵之戰”而截入史冊。村內曾建有上嵌乾隆御書“聖旨”及貞烈坊字樣的貞潔牌坊一座。文化大革命時期被“四清”工作組拆除。

聞名全國的菏澤麵塑藝術與解元集村也密不可分。解元集村民段放林家中保存的立於民國十九年、由清末進士杜維楨撰寫的“沐恩碑”,記載了1852年江西弋陽的麵塑藝人王清原、郭湘雲在當地廣收門徒,傳授技藝的過程。資料記載,北京第一代麵塑大師湯子博(1882-1971)的技藝最初則學自解元集村的麵塑藝人王蘭亭。麵塑藝人常天緒與穆李村麵塑藝術匠師李俊興、李俊福兄弟1928年曾遠渡重洋到馬來亞賣藝。常天緒後來成為該國日營龍運鐵礦的礦區工頭。抗日戰爭爆發後,當常天緒聞知日本人用其生產的鋼錠做飛機大炮攻打祖國時,毅然組織全礦1000名華工集體辭職。目前,常天緒後人有30多人分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丁加奴等地。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開闢菏澤抗日根據地的奠基人之一中共黨員何建之曾長期住在該村的姑姑家進行革命活動,並與村中黨員策劃了白手奪取地主聯莊會槍枝的計畫,建立了我黨民主政府南華縣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解元集村與牡丹區金堤、小留、辛集並稱為牡丹區“四大集市”。村住戶姓氏眾多,歷來有“張、王、李、趙、劉,兩常一段七八李”之說。據統計,全村現今住戶共有28種姓氏

村莊簡史

解元集歷史悠久,據《菏澤市地名志》記載,該村是牡丹區唯一一個建於秦朝的村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屬龍山文化區。商湯及西周時期屬曹國北境。秦時屬東郡。漢時始屬梁國,西漢、東漢、魏晉時期均屬濟陰郡。南北朝、隋唐時期置乘氏縣,屬曹州,該村歸乘氏縣。北宋崇寧元年(1102)曹州升為興仁府,解元集仍屬曹州。明清時期,曹州治所多次變遷,解元集村大部分時段都為曹州所轄。1735年曹州直隸州升為曹州府,以原州治所在地置菏澤縣為府治,該村屬菏澤縣。菏澤置縣後,境域區劃和行政區劃變動頻繁,明以前無文字可考。明朝時期,按百戶為里,全縣劃分29里,後增至74里。清襲明治,清末菏澤縣分為69都,本村屬於西部19都之一,稱為解元都,立於鹹豐十一年(1861)十月的解元都村名碑至今仍保留在解北村村民家中。此後的大部分時間,該村為菏澤縣所轄。1937年8月1日4時35分,菏澤發生了7.0級強烈地震,震中就位於該村一帶,村民死亡123人,傷者數百人,房屋幾近全部倒塌,整個村莊成為一片廢墟。1942年9月民主政府位於菏澤縣西北部、東明東部設立南華縣,屬魯西南專區,該村時屬南華縣乾元區。此後,該村先後隨南華縣隸屬冀魯豫行政區第八(運西)專區第二辦事處、魯西南專區、運西專區。1949年南華縣撤銷,大部分併入菏澤縣,屬於新設立的平原省菏澤專區,解元集劃屬菏澤縣。
1949年10月至1952年7月,菏澤縣分為12個區和一個城關鎮,解元集屬三區(三教堂)。1952年11月菏澤縣隨菏澤專區劃歸山東省,時年8月至1958年8月,因鄉鎮區劃變動,該村隸屬二郎廟鄉、解元集鄉、馬嶺崗鄉。建國後歷經初級社、高級社階段,1958年9月至1959年初,原菏澤縣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1958年9月屬躍進公社,分建解南、解北兩個生產大隊,躍進公社後改稱馬嶺崗人民公社。1960年1月撤銷菏澤縣,設立菏澤市,1963年3月撤市復縣,期間該村仍屬菏澤縣馬嶺崗人民公社。1979年1月原菏澤縣從呂陵、馬嶺崗人民公社各劃出一部分,設立解元集人民公社,公社駐地在此村。1981年解元集村全面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人民公社駐地改社建鄉,成立解元集鄉人民政府,鄉政府駐地仍在該村。在解元集人民公社和鄉鎮政府建設時期,村內先後設立大隊部、革委會、管委會等村級行政管理機構,曾設中心管理區,管轄鄉鎮中心區域多個生產大隊及行政村。
1984年菏澤縣推行農村生產大隊體制改革,設立村民管理委員會以及銀行、信用社、郵政、工商、稅務、水利、醫療、供銷等眾多機構。當時的解元集村是解元集人民公社和解元集鄉人民政府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2000年6月,菏澤市撤市設立牡丹區,解元集村屬牡丹區解元集鄉。2001年,鄉鎮進行合併,解元集鄉撤銷,該村劃歸牡丹區馬嶺崗鎮管轄。
目前,該村只保留鄉鎮級信用社分社、衛生院分院、工商和稅務分支機構、鄉鎮中學等部分鄉鎮級單位。

歷史文化

傳說故事
鳳凰地,很久以前,在大平原上,有一條河流叫濟水,發源於很遠的地方。便利的交通,適宜的氣候條件,使此地異常繁華,形成經濟文化中心,號稱“天下之中”。在雷澤湖西面,有一座丘陵叫南華山,南面的濟水嘩嘩作響,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山河之間,布滿株株行行的梧桐樹,梧桐花的馨香,吸引來成千上萬隻蝴蝶翩翩起舞,數不盡的蜜蜂嗡嗡環繞。
若干年後,這裡開始有人煙,經過世代繁衍,秦朝時南華山與濟水之間形成了一個大村落,叫做金坑。金坑東西兩邊各有一個小村莊,東邊村莊叫集東里,西邊村莊叫集西里,村莊構造仿佛是一對展翅欲飛的翅膀。村莊北有個土丘,名叫夢崗。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風淳樸,安分守己。又過了數十年,有一道士,經過該村,看到前有濟水,後有南華山,藍天白雲,風光旖旎,梧桐成林,百里花香。他把中間的村子看做鳳凰身,兩邊的村莊看做鳳凰翅,北面的土丘看作鳳尾。因為缺少鳳頭,道士便在村南偏東一公里處建起一座寺廟,取名鐵佛寺。外出雲遊之前,他告訴村民們,要一年四季香火不斷,20年後村里將出第一個莊園。村里人聽從道士的告誡,天天進香禱告,一時間鐵佛寺香火甚是旺盛。
後來,一個南方術士路過此地,他圍著村子轉了一圈,也看出這是一個鳳凰寶地,於是留下來做算命先生。一天,村里一個很顯赫的人找他算卦,南方術士測其八字,算到他一個月內將有血光之災。這人聽到十分害怕,求術士破解災禍。不料這術士動了歪心,他讓這人在鐵佛寺院子兩旁各打了一眼井,每個井眼各放一根針,再倒一碗豬血。一個月後,這人血光之災未降,他找到南方術士千恩萬謝,又備下重禮相送。此後,南方術士就從金坑消失了。
又是十多年過去了,外出雲遊的道士重返鐵佛寺,他一看院落周圍添了兩眼井便大驚失色,仰天長嘯:“鳳凰的兩隻眼睛已瞎,再也飛不起來了!”村民們這才如夢初醒,後悔不已。

風景名勝

名勝古蹟
作為魯西南古老的大集鎮,解元集村曾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從村中所殘留的廟宇碑文可以看出,當時的解元集村修建有許多規模較大的廟宇。因黃河泛濫,解元集村多次被淹,所有的建築物均埋在地下數十米深處,據史料記載,金、元、明三代,黃河洪水把菏澤的古遺蹟幾乎全部掩埋在地底深處,地表上已無任何痕跡可尋。目前,兩漢遺蹟掩埋在地表以下8-10米處,唐宋遺蹟埋在地表6-8米以下,甚至就連很多明清遺蹟也被掩埋在2米黃沙之下。解元集在地表上殘存的廟宇、石碑、牌坊等多以清朝為主,有些碑文記載了廟宇以前的規模及位置。據考證,解元集村歷代較大規模的廟宇有元帝廟、火神廟、老君三官廟、泰山廟、鐵佛寺等。
泰山廟又稱泰山奶奶廟。舊址位於現今解北王家祠堂西鄰。居村中老年人講,泰山奶奶廟在1937年大地震前是一個擁有數十畝地的大廟,九間大殿均雕樑畫棟、斗拱飛檐、氣勢恢宏。廟內白玉奶奶金身塑像高約丈二,端坐在大殿中央的蓮花寶座之上,左邊是斗母宮,右邊是閻王殿,殿內鬼判面目猙獰,門檻內的橫木板下裝有機關。廟院內廣植松柏,枝葉蔽日,陰氣襲人。廟門樓前的空地兩側石碑林立,書法蒼勁。大地震後,廟宇倒塌,後又重建。重建廟宇用的是兩丈四的梁檁,約有五丈長,分東西廂房,後曾用作國小教室。泰山奶奶碑立於後牆,香爐為滾龍香爐。廟宇前的三座石碑非常高大,碑文有“泰山為五嶽之長,能興雲降雨”等字句。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現已無任何遺蹟。

其他

解元集村記
作者:常健 王保國
出 版 社:黃河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 - 03
作為村莊的百科全書,它詳細記載解元集這個小世界,大舞台的自然與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的方方面面,詳實記載村莊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民風民俗、建置沿革、村民村事、經濟興衰,從自然環境到人文活動、村人萍蹤,從政治生活到經濟活動等各方面的情況均作全方位、多視角的立體呈現,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村志不但能成為各級領導者重要的決策參考書,而且村民通過閱讀村志,能夠明確村莊發展的曲折歷程,更加堅定地擁護黨和國家目前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從而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是村子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是各級領導重要決策的參考書。同時,也為後人保存一份珍貴歷史資料,其“存史”價值隨時代的前進,將會逐漸顯現。

著名人物

  • 李秉(明代政治家明朝中期名臣)
    李秉(1408年11月26日—1489年5月30日), 字執中,號迂齋。曹縣(今山東菏澤市曹縣)。明朝中期名臣。
李秉於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舉進士,授延平推官。因嚴懲不法豪強,聞名朝廷,召入都察院理刑,繼改任戶部主事。在協助戶部侍郎劉璉督餉宣府時,揭發劉璉侵貪,遂升為右僉都御史,代劉璉督餉。景泰三年(1452年),受命兼理宣府巡撫,並提督軍務。在邊塞時釐法革弊政,所奏百餘章,皆得旨允行。天順初年,改督江南糧儲。不久又受命巡撫大同,以專擅罪下詔獄,罷官為民,三年後復職。明憲宗繼位後,歷官右副都御史、巡撫宣府、左都御史宣大總督。成化三年(1467年),與武清伯趙輔五道出師,大破女真諸部,以功加太子少保。同年任吏部尚書,銳意整飭仕路,罷汰庸劣,致怨謗紛起。遭同鄉蕭彥莊彈劾,後經在京舉子等解救,僅薄責罷宮。此後家居二十年,終未復出。
弘治二年(1489年),李秉去世,年八十二。追贈太子太保。後追謚“襄敏”。《皇明經世文編》收錄有《李襄敏公奏疏》一卷。[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