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北京》是200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同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廟北京
- 作者:王同禎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445 頁
- ISBN:9787501028719
- 類別:旅遊類圖書
- 定價:8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寺廟北京》是200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同禎。
大悲寺是位於北京市西山余脈平坡山半腰的北京八大處寺廟之一的寺廟,三山庵西北一里的密林深處,從三山庵上去,山道兩旁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大悲寺,寺宇朝南,入門翠竹院(竹名“黃皮剛生”,為稀有品種),拾級而上,中有香草和假山盆景,大殿匾額為“悲源海”。寺廟簡介 大悲寺,前殿叢生的翠竹,莖節勻稱...
護國寺是古代重要城市的地標性建築,中國尚存大型護國寺19處,分別在北京、溫州、衡山、滁州等處。北京護國寺曾是八大寺廟之一,位於北京的還有另外兩處護國寺。其一,即八寶山褒忠寺,又稱黑山護國寺,是為了紀念著名太監剛炳而設立的。另一處為小護國寺,位於北溝沿43號,建於清初,屬募建,面積一畝,房屋...
北京東嶽廟的正院中軸線上有六個主要建築,由南至北依次為琉璃牌樓、欞星門(大門)、瞻岱門、岱嶽殿(前殿仁聖宮)、育德殿(後殿)、後罩樓,廟宇為六進院落。北京東嶽廟共被劃分為了7個區域,其中一區為東嶽廟廣場(大門前入口處);二區為瞻岱門前廣場;三區為岱嶽殿前廣場;四區為育德殿穿堂東側;五區...
碧雲寺(Biyun Temple),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買賣街40號香山公園內,始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碧雲寺坐西朝東,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建築呈南北對稱軸線式布局,分為中路主要建築、水泉院建築和羅漢堂建築三大部分。中路主要建築有山門、山門殿、彌勒殿、大雄寶殿、菩薩殿、孫中山紀念堂、金剛寶座塔;羅漢堂建築...
這棵銀杏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是東漢末年栽種的,比北京最早的寺廟潭柘寺還要早一百多年。這棵銀杏為雌株,主幹短粗,樹冠高大,側枝發育粗壯,多層分布,樹形圓柱狀,枝葉繁茂,每到夏季果實纍纍,一串串倒垂下來,好像珍珠葡萄。茂密的枝葉一直垂到地面,樹下濃蔭非常涼爽。它的西側有一棵較小的雄株,是它的...
妙應寺(Miaoying Temple),俗稱白塔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71號,始建於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天順元年(1457年)重建,寺內白塔為中國現存較早較大的元代藏式佛塔。妙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兩部分組成。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著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覺寶...
夕照寺,位於北京市廣渠門大街中街。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大雄寶殿、大悲殿、方丈院、後院磚塔等組成,其山門殿上有石額,上題“古蹟夕照寺”。在明正統年間,兵部尚書于謙曾經到過此寺,寺僧普朗請于謙為其師古拙俊禪師所作《中塔圖》題詩,題詩墨跡後來收在乾隆年間所刻的《三希堂石渠寶帖》38卷中。交通...
紅螺寺(Hongluo Temple),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盧莊村紅螺東路2號,始建於東晉鹹康四年(338年),是中國北方佛教發祥地和最大的佛教叢林,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紅螺寺坐北朝南,占地百餘畝,由中路及東西跨院組成。中路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西跨院是僧人居住之所,東...
太廟(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地方,舊時北京城“五壇八廟”之一,1950年5月1日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並正式對社會開放。太廟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9.7萬平方米, 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有三重圍牆。牆內...
1992年,雲居寺作為世界上保存石刻經版最多的寺院入選“北京旅遊世界之最”。1997年,雲居寺被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4—1997年,雲居寺連續四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旅遊景區”。1999年,雲居寺榮獲“京郊環境建設示範景區”和“北京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2001年,雲居寺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慈壽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阜成門外八里莊,距城約4公里慈壽寺,明萬曆四年(1576年)建,是明神宗為母親聖母慈聖皇太后祝壽所建慈壽寺塔原名永安萬壽塔,在慈壽寺內。慈壽寺,基址為明正德年間太監谷大用故地。清光緒年間寺廢,僅留孤塔矗立在寺院的廢址上。寺廟簡介 慈壽寺,位於海淀區玉淵潭鄉八里莊,名永安萬壽塔...
《寺廟北京》是200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同禎。內容簡介 寺廟是有形文物,更是傳統文化,北京因其特殊的歷史地位,曾經有過大量寺廟及其它宗教建築,但在歷史風雲的滌盪下,絕大多數寺廟消失無存,僅憑熱情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這樣的浩繁工程的,如果不花幾年苦力氣、笨功夫是無法掌握這龐大、繁雜...
普度寺(Pudu Templ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普慶前巷35號,原址為元太乙神壇,明代為南城的洪慶宮舊址一部,原名為皇城東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一萬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為攝政王多爾袞的府邸,王邸廢除後,由康熙皇帝下令改建為瑪哈噶喇廟,系圍繞於紫禁城的皇家寺廟之一。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老濰縣(今山東濰坊)五道廟,實際是由供奉不同神靈的兩處廟宇組成。其正式名稱,一處稱為五道堂,供奉五道將軍;一處稱為仙師廟,供奉“老師父”。這兩處廟宇彼此之間僅有一牆之隔,當地民眾便將五道堂與仙師廟合稱五道廟。五道廟位於老濰縣西南關南面五條大路的交匯處。今濰城區五道堂巷便因為其中的五道堂而...
吉祥寺又稱吉祥庵、桃花庵。據光緒八年《密雲縣誌》載,吉祥寺所在地為雲峰山邊莊子村。原寺內現存兩通字跡清晰的石碑。一為“創建桃花谷吉祥庵碑記”,落款時間為明天啟丁卯(1627年)臘月,另一通“重修桃花谷吉祥庵碑記”,是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重陽後九日所立。吉祥寺位於北京密雲水庫北側,不老屯鎮邊莊子村...
寺院多為朝廷支持或依“詔令”開辦的,且為皇帝直接過問和允許。慶壽寺是金朝官辦寺院之一,舊址約在今西長安街北側電報大樓前。寺內西側有元時建的兩座八角形密檐式磚塔,一座是九級,塔名為“海雲大師塔”,額曰:“特贈光天普照佛日圓明海雲佑聖國師之塔”。 海雲,慶壽寺住持,名印簡,俗姓宋氏,山西寧遠...
延壽寺,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北莊村西北,距北京市區約52公里。景區途徑中外馳名的明十三陵,處在通往慕田峪長城、銀山塔林的必經之路上。寺廟簡介 延壽寺,位於昌平區延壽鎮黑山寨村北兩公里的山坳里,這裡四面環山,滿山青翠,一條大道從寺院門前經過。延壽寺,三開間的寺院大門一字排開,莊重恢宏的氣派中不失清雅...
聖泉寺,全名聖泉山觀音寺,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據歷史記載建於唐代,是有著千年歷史、眾多傳說和遺蹟的觀音古道場。寺院歷史 2007年,聖泉山觀音寺佛日重輝。成為京北第一個經政府批准的對公眾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寺院環境 寺院所在的聖泉山,南臨平野,山勢雄起;山上林木蔥鬱,曲徑通幽;山下溪流蜿蜒,丘陵伏踞。
藥師寺寺院座北朝南,依山就勢,自下而上建有牌坊、石階、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大悲閣等。建築雕樑畫棟,精雅緊湊,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藥師塔位於寺院西側,是根據原塔造型在舊址上重建的。在寺廟西側山坡上,現存兩座觀音洞,內供觀音菩薩聖像。人們可經南北兩路直達觀音洞。藥師寺地處青山環抱之中,是...
香山寺,位於北京香山公園內。據記載,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將二寺合一,金章宗賜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稱“永安禪寺”。清乾隆年間,在原址上擴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後苑獨特的寺院格局,御賜“大永安禪寺”,為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嚴...
東路建築為方丈院,是寺院住持修行、居住的場所。西路建築為行宮院,主要建築有大門、壽茶房、壽膳房、前正殿、正殿、梳妝樓、大悲堂等,慈禧太后游頤和園時經常在這裡歇息、喝茶。主要建築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李太后 李太后(1546年-1614年),明孝定皇后李氏,後世有傳名彩鳳,女,漢族,北直隸順天府漷縣(今北...
相傳清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為了討好清康熙帝,自己也就信了佛,每年愛新覺羅·胤禛都要到北京的寺院中進香拜佛,尤其是潭柘寺,經常到那裡拜佛,而福生寺就在雍正去往潭柘寺的路上。一次愛新覺羅·胤禛在去往潭柘寺的途中來到福生寺,方丈勸愛新覺羅·胤禛不要去潭柘寺,趕緊去暢春園,現在是他...
此外還有東西跨院,尤其在寺院西北隅,有一座建於清康熙十七年(1678)用漢白玉砌成的戒壇,真可謂雕欄玉砌,十分精美。戒壇今稱三學堂,這是北京市內唯一一座清初戒壇,至今保存完好。整個寺院布局嚴謹,整齊對稱,寺中有院,錯落有序,庭院深深,曲徑通幽,古樸素雅,莊嚴寂靜,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官式佛寺建築。政府撥...
和平寺(Heping Temple),俗稱花塔廟,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花塔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傳為唐太宗李世民命尉遲恭敕建。和平寺坐北朝南,分東西兩組院落。東院主體建築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彌勒殿和觀音殿等。西院有配殿及配房。現存建築均為清朝時期遺存。和平寺主要建築基本保存完整,是研究古代寺廟...
至明代,在其二百多年間的歷史上,潭柘寺進行多次整修和擴建,皇帝幾次對寺院賜名,因而寺名屢次更改,曾恢復舊名嘉福寺,目前的總平面規模是明代形成的。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撥款整修潭柘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親賜寺名為“敕建岫雲禪寺”,自此潭柘寺成為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
顯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原分三路,四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觀音殿、老祖殿、藥師閣。現僅存觀音殿、老祖殿和第四進院落西配殿。老祖殿內供奉開山鼻祖呂尼。顯應寺為研究明清時期皇家寺廟建築提供了參考價值和歷史價值。1987年,顯應寺被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石景山區...
整體建築體現了元代的建築手法和工藝,是北京地區罕見的元代殿堂建築。寺記憶體有明成化二十二年《重修靈嚴寺碑記》和嘉靖六年《重修靈嚴寺碑記》。1997年再次修繕。簡介 靈嚴寺位於門頭溝區齊家莊鄉齊家莊村。始建於唐武德年間,後又於元至正年間重建,而到了明永樂年間改為尼姑寺。靈嚴寺北踞金柱山。寺院南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