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寺(北京市普度寺)

普度寺(北京市普度寺)

北京市普度寺位於南池子大街東側,普度寺前巷35號。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已為軍隊或其他機構使用,只有山門、正殿、方丈院等保存較好,其餘部分或拆或改,失去原狀。建國後,中間部分為國小使用,周邊進入居民,新建了大量平房。2002-2003年,政府投資遷出國小和住在寺界以內的168戶居民,全面修復了台基、正殿、山門和方丈院北房,其餘房屋基址在取得考古資料後回填保護,進行綠化,成為居住小區內的公共活動場所。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度寺
  • 外文名:PuDu Temple 
  • 地理位置:北京市
  • 建築類型:寺廟
  • 正殿名:慈濟殿
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藝術場館,北京稅務博物館,北京三品美術館,寺院概貌,

地理位置

位於南池子大街東側,普渡寺前巷35號。其址原為明代東苑(又稱南城、小南城)中之重華宮,南界在今緞庫胡同。

歷史文化

明末被毀,清順治初年改建為攝政王多爾袞之睿親王府。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死於喀噶城。二月後追奪王爵,王府上繳。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縮小規模,將南部改建為緞匹庫,北部改建為瑪哈噶喇廟,供奉護法神大黑天。乾隆四十年(1755年)賜名“普度寺”,正殿名“慈濟殿”,在正殿、山門兩側保留或興建了行宮院、方丈院、小佛殿及僧寮等。據民國時張江裁著《燕京訪古錄》載,寺“為元代所建,正殿供奉歡喜佛”,但此說明,清文獻不載,恐不確切。
普度寺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已為軍隊或其他機構使用,只有山門、正殿、方丈院等保存較好,其餘部分或拆或改,失去原狀。建國後,中間部分為國小使用,周邊進入居民,新建了大量平房。2002-2003年,政府投資遷出國小和住在寺界以內的168戶居民,全面修復了台基、正殿、山門和方丈院北房,其餘房屋基址在取得考古資料後回填保護,進行綠化,成為居住小區內的公共活動場所。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藝術場館

北京稅務博物館

2007年5月16日,北京稅務博物館在此開放,稅務博物館之後再一次遷出普度寺。

北京三品美術館

2011年5月8日,北京三品美術館在普度寺開館。三品美術館是一家充滿獨特魅力的民間非營利性美術館。由深圳市千金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依託中國書畫博覽的權威傳媒資質和雄厚報導資源,以獨到的藝術視野、寬廣的文化胸懷、精深的的學術向度、深切關注當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努力呈現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精神和時代特徵,積極致力於為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發展提供廣闊的展示空間與實踐可能,開展與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以經典藝術、大家格調、主流聲音為宗旨,通過展覽、出版、學術研究、創作交流、收藏書畫作品、開展公眾藝術教育等多種形式,不遺餘力地推進海內外藝術家、藝術機構、藝術活動的良性互動,以期在全球化語境中謀求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發展的最大可能性,讓更多的人以最佳的狀態接近藝術作品和精神產品。三品美術館主要承擔中國書法美術作品的展覽、收藏,開展學術研究、教育推廣和公共文化服務。為藝術家提供創作、展示、交流平台。

寺院概貌

全寺建於磚砌高台上,平均高約3米,周圍建宇牆,此台即是明重華宮寢宮部分的基座。磚台正中有台階,正對山門。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大式硬山頂,綠琉璃瓦,調大脊,安吻獸,牆體刷紅。正面明間辟白石拱門,兩次間為裝飾性白石拱窗,石雕仿木菱花扇;背面出廊,金步明間裝板門,兩次間白石券窗同正面。室內彩畫保存良好,為金龍和璽式,等級甚高,應是睿親王府時期遺物。但建築形制為佛寺山門,屋頂琉璃等級高於正殿,可能是王府改為佛寺後,對外觀進行了改動。
正殿(慈濟殿)建於石須彌座上,但殿身並未占滿全座,座之比例及雕刻均有明代特徵,可證此座仍是明重華宮寢殿原有台基,後建大殿縮小了規模。殿身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前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全殿外加周圍廊。主殿單檐歇山頂,調大脊,安吻獸,削割瓦綠琉璃剪邊;抱廈卷棚歇山頂,綠琉璃瓦黃剪邊。全殿廊內砌磚牆,正面、山面開大支窗,下肩飾六方綠琉璃磚。殿內東部隔出二間內室。外檐出檐為三層椽,無斗栱,在柱頭裝飾獸面木雕,雀替形式特殊,室內彩畫還有不少博古題材,整個建築具有明顯的關外滿族宮室特徵,可斷定此殿是順治初年新建的王府大殿,抱廈用瓦等級高於主殿,可能是乾隆時新加。抱廈內東南角有一石砌圓坑,直徑4.8米,深1.5米左右,北面有石階可下至坑底。坑口周邊有八組石雕圖案,雕刻水波神仙怪獸,其用途及雕刻題材尚待考證。但如果抱廈為後建,則此石坑原在室外,其用途可能是滿族薩滿祭祀的設施。大殿之西尚存方丈院北房五間,七檁前出廊,硬山筒瓦過壟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