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鈴法》是元代程德齋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成書於元素定年間(1324~1328)。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傷寒鈴法
- 作者:程德齋
- 創作年代:元代
- 類別:傷寒金匱類
《傷寒鈴法》是元代程德齋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成書於元素定年間(1324~1328)。
傷寒鈴法 《傷寒鈴法》是元代程德齋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成書於元素定年間(1324~1328)。內容簡介 《傷寒鈴法》,不分卷。書以五運六氣解釋傷寒六經病證的受病時日及治法,未免牽強拘泥,而為後世諸醫所不取。版本信息 (金、元)馬宗素、程德齋撰見“薛氏醫案”見“伊尹湯液仲景廣為大法”。
鎦洪《傷寒心要》馬宗素《傷寒醫鑒》常惪《傷寒心鏡》張璧《傷寒保命集》杜本《傷寒金鏡錄》王好古《此事難知》王好古《醫壘元戎》王好古《陰證略例》尚從善《傷寒紀玄妙用集》程德齋《傷寒鈐法》附錄:散佚宋金元傷寒著述考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表格目錄 表0-1宋金元傷寒著述清代刊刻時間分布表 表0-2清代...
《永類鈐方》,李仲南撰,二十二卷。1331年成書,初由李仲南集成,後經孫允賢補訂,原名“錫類鈐方”,後改名“永類鈐方”,現存主要版本有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根據元代至順年間刻本影印本。古籍介紹 該書卷1為診脈圖訣,風、寒、暑、濕四中四傷鈐田方論;卷2~7列傷寒、雜病證治內容;卷8為“南陽活人書...
荊術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永類鈐方》卷二十引《集驗方》。具有疏風順氣之功效。主治小兒一切熱證,傷風傷寒,壯熱咳嗽,鼻塞聲重;傷風潮熱,或變蒸發熱;風熱傷肺,鼻涕氣粗;急慢驚風;自汗,盜汗;丹毒風熱,眼暴赤熱腫,口舌腮項熱腫生瘡,咽喉腫痛,重舌。方劑組成 荊芥穗、赤芍各一兩,制蒼朮二兩,...
急危重症的高效退熱——脫離傳統“溫邪”論治的張氏鈐法從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徵到人體的“死亡三角洲”先天顱內畸形——治在少陰水毒表證 半夜突發鬼擊,靈感何處中尋 無知者濫用——談談中醫界的“傅滿洲”現象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選評 臨床教訓話經驗——從乾爹胸膜炎與摯友父親之死談起 太陽的孩子,最耐不...
《註解傷寒論》引經據典,旁牽眾說,深得傷寒之旨,成為了研讀《傷寒論》的重要讀本。版本流傳情況 成氏《註解傷寒論》,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因此其版本流傳頗為豐富:1.元初刻本(附圖解運氣鈐一卷)2.明熊氏種德堂校勘本 3.見古今醫統正脈全書諸本附傷寒明理論三卷,傷寒明理藥方論一卷.在叢書類 4.步月...
敖氏傷寒金鏡錄 原序 原序 傷寒一書。自漢張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萬世之龜鑑也。論中梓訛難明。晉叔和成其章序。成無己《明理論》。劉河間五運六氣。參同仲景鈐法。則病之所變。預可知也。陰陽傳變汗瘥圖局。曰汗、曰吐、曰下。死生吉凶棺墓圖局。曰死、曰生。隨治隨效。如回響聲。則...
二、《傷寒論》“六經”本義探討 三、傷寒六經氣化說,利弊並存勿拘泥 四、六經“循經傳”,次序應更正 五、六經、八綱不等同,獨立從屬應分清 六、“六經中風”歧說紛紜,邪風中經治有異同 七、“六經提綱”勿再爭,綱舉目張聖意明 八、大論理法鈐萬病,豈獨溫病不可用 九、傷寒襲人通體病,豈能“會心足...
《傷寒論》理法盛行的背景3-當今天時為下元 《傷寒論》理法盛行的背景4-為“天”把脈,人定應天 《傷寒論》理法盛行的背景5-讀《天道與人文》有感 第二章 三陰三陽推敲 《傷寒論》三陰三陽本質——從“欲解時”談“六病”《傷寒論》之“三陽易治三陰難”三陰三陽在先,八綱在後,不可混同 “六經鈐...
高昶 (約1481~1556)字景輝,臨淄區金嶺鎮人,明代著名醫學家。精脈診,無數垂危者被治活,一時人稱“盧扁”。明代名醫 高昶還精研《傷寒鈐法》並為注釋,著有《鈐法》二卷。惜已失傳。民主人士 高昶,字五禪,天鎮縣磚窯村人,1884年生。高昶天資聰穎,清末宣統元年鄉試考中秀才。1910年,在本縣秘密加入同盟...
傷寒鈐法 中醫數術考 “風火相值,燥熱相臨,寒濕相遘”運氣解 中醫數術考 藏象經絡中天人之數 中醫數術考 古中醫醫算學派研究(一)中醫數術考 古中醫醫算學派研究(二)中醫數術考 古中醫醫算學派研究(三)中醫數術考 中獸醫的五運六氣史(上)……作者簡介 路輝,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
如一卷之平脈法,二卷之序例,其文原不雅馴,反首列之。則其為校正詮注,乃仲景之不幸也。程德齋因之,作《傷寒鈐》,既多不經。王履又以傷寒例居前,六經病次之,類傷寒病又次之,至若雜病雜脈與傷寒無預者皆略去,定為二百八十三法,亦無足取。惟方有執作《傷寒條辨》,削去叔和序例,大得尊經之...
所校者有《經本文》、 《元帆自微》, 《癰疽神秘驗方》,《平治薈萃》、《傷寒鈐法》、《敖氏傷寒金鏡錄》。薛鎧撰有《保嬰攝要》。薛鎧校者有《本草發揮》、《十四經發揮》。此外,還有《薛氏醫案十六種》, 《薛氏醫案九種》等。版本信息 有明萬曆刻本,清嘉慶十四年(1809)書業堂刻本,一九二一至—·...
從事《傷寒論》“經方辨治腎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與“全國首批名老中醫杜雨茂教授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與研究”的研究方向。所研究“背反諧同”學術思想為杜雨茂教授生前指定並批示的最後一項學術課題。篤信“傷寒鈐百病,經方治頑疾”之信念。就讀於陝西中醫學院(現陝西中醫藥大學)傷寒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
三陰三陽六經皆有傷風傷寒鈐圖 傷風鈐圖方論 傷寒鈐圖方論 陰證如陽歌括 陽證如陰歌括 太陽經病治方湯名 陽明經病治方湯名 少陽經病治方湯名 太陰經病治方湯名 少陰經病治方湯名 厥陰經病治方湯名 痙證脈論 暍證脈論 上·第二卷·天 傷寒總提的論 傷寒傳經症治脈要下指的法 正傷寒及溫暑暴...
小兒膀胱實熱,腹脹,小便赤澀,水氣流腫,結胸傷寒,心腹硬痛,疳氣攻腎耳聾,風疹,陰疝核腫。組成 牽牛(生,為末)。出處 《永類鈐方》卷二十一。用法用量 3歲每服1錢,空心青皮湯下;結胸傷寒,白糖調下;耳聾陰腫,用豬腰子半個,薄批,糝藥1大錢,重令遍,仍以少鹽擦之,濕紙煨熟,空心腹。風疹...
《永類鈐方》:除痼冷,扶元氣。主治 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沖,肢節煩疼,腰背痙痛,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濁;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厥逆脈微。重要文獻摘要 《世醫得效方》:“三建湯,主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沖,肢節煩痛,腰背酸楚,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濁。及...
其崇古而不泥古,遵照“有是證,用是方”,但不拘泥傳統方證用方,而以六斤鈐百病,一元化解決傷寒、溫病、雜病辨證,融會貫通,同時指出了傳統六經辨證的不足,並結合臨證提出了許多新臨證診療觀點和方便使用的方藥煎煮方法,具有臨床指導意義,實為“新悟”。書稿在寫法上獨特創新,為今之論著所鮮見。其條文...
總之,他認為要深入體會仲景以六經鈐百病之義旨。掌握了三陽三陰這個界說,整個傷寒論便可迎刃而解。他的見解自成一家。可貴的是,他崇尚仲景之學,但勇於探索,不受拘牽;他與中西匯通派的觀點和具體見解並不類同,但也不是守舊派,遠在本世紀初,他就注意尋找現代醫學與中國中醫學的結合點。文獻醫史 黃竹齋...
⑥治風邪癇疾:皂莢(燒存性)四兩,蒼耳根莖葉(日乾)四兩,密陀僧一兩。為末,成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類鈐方》抵柱丸)⑦治急喉閉,逡巡不救:皂莢(去皮子)生半兩,為末,每服少許,以箸頭點腫處,更以醋調藥末,厚敷項下,須臾便破...
五、三陰三陽鈐百病 六、《傷寒論》之三陰三陽,與《熱論》不同 七、經絡與臟腑 八、三陰三陽互為表里 九、三陰三陽病皆以風寒別輕重 十、太陽篇之壞病與各經見證相關 十一、合病、並病、轉屬、系在 十二、六經病脈法 十三、六經病方 十四、用方與用藥 十五、文法、章法、文辭 下篇 傷寒論經方醫案按 ...
出處:《永類鈐方》卷十三引《濟生》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三方,均治風濕痹證兼陽虛者。桂枝附子湯是表陽虛,風寒濕痹,且風氣偏盛,三方中附子用量最大啊,目的在於配合桂枝溫經助陽,祛風除濕;白朮附子湯是表陽虛,濕邪滯留肌表,三方中附子用量最小,目的是配合白朮助陽,且...
提出寒溫一統新論,並在辯證上加以結合,提到“以六經鈐百病,為決定要訣;以三焦賅疫證,為變通之捷訣”(《六經總決》)。其寒溫一統理論並非是對傷寒和溫病學說的簡單折中,而是有理論依據又能知道臨床實踐的。後紹派傷寒另一中間人物胡寶書得“豎讀傷寒,橫看溫病”的觀點即源於此。2、注重祛邪,強調透達...
全書分為傳忠錄、脈神章、傷寒典、雜證謨、婦人規、小兒則、痘疹詮、外科鈐、本草正、新方八略、新方八陣、古方八陣、婦人規古方、小兒則古方、痘疹詮古方、外科鈐古方等16種。擇取諸家精要,研精醫理,剖析毫芒,操術明審。並系統闡論各科病證證治,闡發“陽非有餘”“真陰不足”及“人體虛多實少”等...
食鹽,中藥材名。本品為海水或鹽井、鹽池、鹽泉中的鹽水經煎曬而成的結晶。功能主治為:涌吐,清火,涼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脹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毒蟲螫傷。①《本經》:大鹽,令人吐。②《別錄》:主下部匿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癬,止心腹卒痛,堅肌骨...
[3]陳亦人.《傷寒論》疑難病辨治方法探討[J].江蘇中醫,1997(05).[4]陳亦人.《傷寒論》非外感專著[J].國醫論壇,1991(02).[5]陳亦人.《傷寒論》與“壞病”[J].中國醫藥學報,1993(05).[6]陳亦人.略論“六經鈐百病”[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6(04).[7]陳亦人.陽明病篇首條芻議[J].國醫論壇,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