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傳,中國漢字,音chuan,從人從(從)。専為專的本字。専,上叀下寸,意為掌握紡織操作能力。傳,是掌握製作操作能力的人。

拼音:chuán zhuàn。作“zhuàn”時,是一種文體格式。屬於古籍注釋體例之一,其它的還有、正義、義疏義訓。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詳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範圍,以史實為根據,但不排斥某些想像性的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
  • 拼音:chuán zhuàn
  • 部首:亻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6
  • 區位碼:2011
讀音,筆畫部首,演變過程,漢字釋義,傳 zhuàn,傳 chuán,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常用詞組,

讀音

漢字:傳
拼音:chuán zhuàn

筆畫部首

部首: 亻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部外筆畫:4
總筆畫:6
區位碼:2011
五筆:WFNY
倉頡:OQNI
筆順編號:321154
四角號碼:252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4F20

演變過程

逐漸演變的過程:
傳

漢字釋義

傳 zhuàn

如:自傳;外傳;別傳;傳狀(傳記行狀);傳敘(人物傳記);傳誄(傳記和誄文
替經書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記述,例如:《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它屬於古籍注釋體例之一,其它的還有、正義、義疏義訓。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
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詳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範圍,以史實為根據,但不排斥某些想像性的描述。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袁可立)子樞,博雅有膽識,為戶部郎,別有傳。”
〈名〉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韓愈師說

傳 chuán

〈動〉
傳遞;傳送
速於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上》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傳家(傳於後代子弟);傳衣(繼承衣缽);傳首(傳送首級);傳承(傳接繼承);傳運(傳遞運輸);傳演(傳遞演變)
傳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又如:傳度(傳授);傳派(傳授的流派);傳旨(傳授意旨);傳書(傳授書籍)
讓位;傳代
不傳於賢而傳於子。——《孟子
又如:傳位(傳授帝王權位);傳政(傳授政權)
留傳
功如丘山,名傳後時。——《鹽鐵論·非鞅》
此世所以不傳也。——蘇軾石鐘山記
居第當傳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傳世(後傳到後世);傳燈(傳留佛法);傳祚(流傳後世);家傳秘方
充分或確切地表明;表達
傳神寫照。——《世說新語·巧藝》
又如:(畫肖像)
召,叫來。發出命令叫人來
老太太那裡傳晚飯了。——《紅樓夢
又如:傳嘴(傳話);傳會(傳呼);傳答(傳達);傳證人
有傳遼將李性忠與張爾心謀叛者,諸監司怖甚。公(袁可立)徐命小隊阿殿過沈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又,中醫學術語。
,傳化、傳變。特指臟腑病氣乘侮而致的病情變化。
《素問·玉機真髒論》:“五臟受(授)氣於所生,之於其所勝……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其所勝……,乘之名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𠀤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注》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
又丁戀反。
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注》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注》倦勤,傳家事於子也。
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幾不傳。《注》移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注》高陽傳舍。
又《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
又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為置傳,四馬中足為馳傳,四馬下足為乗傳,一馬二馬為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又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注》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為合符。《後漢·𨻰蕃傳》投傳而去。《注》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為信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
又紀載事跡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又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又葉重倫切,音𨻰。《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辟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為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從者。
又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互動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為安也。

說文解字

【卷八】【人部】傳
遽也。從人專聲。直戀切

說文解字注

(傳)遽也。辵部曰。遽、傳也。與此為互訓。此二篆之本義也。周禮行夫。掌邦國傳遽。注云。傳遽、若今時乗傳騎驛而使者也。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云。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左傳、國語皆曰。以傳召伯宗。注皆雲。傳、驛也。漢有置傳、馳傳、乗傳之不同。按傳者如今之驛馬。驛必有舍。故曰傳舍。又文書亦謂之傳。司關注云。傳如今移過所文書是也。引伸傳遽之義。則凡展轉引伸之偁皆曰傳。而傳注、流傳皆是也。後儒分別為知戀、直戀、直攣三切。實一語之轉。從人。專聲。直戀切。十四部。按廣韻。傳注直戀切。郵馬知戀切。

常用詞組

傳幫帶 傳播 傳布 傳抄 傳達 傳達,傳達員 傳代 傳單 傳導 傳道 傳遞
傳動 傳粉 感測 傳告 傳呼 傳呼電話 傳話 傳喚 傳教 傳經 傳令 傳令兵
傳名 傳媒 傳票 傳奇 傳情 傳球 傳染 傳熱 傳人 傳人 傳三過四 傳神
傳聲 傳世 傳授 傳輸 傳說 傳說 傳送 傳頌 傳誦 傳統 傳統詞類 傳聞
傳習 傳寫 傳心術 傳訊 傳言 傳揚 傳謠 傳閱 傳真 傳種 傳宗接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