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紙紮技藝

傳統紙紮技藝

傳統紙紮技藝,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傳統美術形式,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紙紮又稱“扎紙”或“紙簽”,是歷史久遠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紙紮技藝,匯集了繪畫、雕刻、竹藝、刻紙、剪紙等傳統手工製作,是中華傳統紙藝、竹藝精華的集中體現。在集美前場,陳賜勇、陳賜堅兄弟倆的糊紙技藝頗負盛名,通過剪、貼、拼、扎,製作出的世間萬物,惟妙惟肖。陳氏糊紙技藝傳承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2019年12月19日,“傳統紙紮技藝”被列入廈門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1月29日,“傳統紙紮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紙紮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集美區前場陳氏傳統糊紙傳習中心
歷史淵源,製作工序,材料,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閩南傳統紙紮技藝由來已久,用於節慶、祭神、婚喪等民俗活動。集美前場社區陳氏的傳統紙紮技藝傳承四代,歷130多年。
據傳承人陳賜勇介紹,清末時期,其曾祖父陳未,人稱“糊紙未”,是當時廈門遠近聞名的糊紙師傅。後來,祖父陳水加傳承該技藝。陳水加的四個兒子中,只剩大兒子陳榮標(即陳賜勇、陳賜堅的父親)接下了這項家傳技藝。作為陳氏糊紙傳統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陳賜勇從小跟隨祖父和父親學習糊紙,18歲開始獨立完成作品,隨後,弟弟陳賜堅也加入行列。
陳家四代以糊紙為生,除了文革期間,基本沒有中斷過。據陳賜勇的母親翁碧英介紹,文革結束時,其丈夫陳榮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自家的牆面挖出泥土來做糊紙面具的模具。灌口三社一年一度的民間信俗活動,都指定前場陳氏製作糊紙雕像,已經合作了三代人。

製作工序

材料

糊紙就是把紙糊在竹架上,其中包含很多細碎的工藝製作過程。糊紙用的紙張就有一百多種,蠟光紙、宣紙、報紙、花邊紙等。七色紙也是從專業紙行上精挑細選而來,有的紙成本高。一個面具要連續貼上十幾層紙,一些比較複雜的雕像要用近百種紙。除了紙張,陳家對用於貼上的糨糊也有嚴格要求,仍是沿用傳統方式自製。“七色紙料紙做屋,八竹功夫功種植”十四個字道出了傳統紙紮技藝的材料和用途。

流程

陳氏對技藝傳承嚴格,要先學會了解紙張特性,學摺紙、剪紙、刻紙、畫紙等基本功;再掌握破竹子、削竹片和扎竹子以及漿糊的技巧;接著才能模仿樣品用竹條扎出基本框架,用底紙黏貼出基本造型,用有色紙黏上以分區域;最後貼上已剪好、畫好的裝飾條等,直至製作完成。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的發展,糊紙的需求越來越少。訂單漸少,陳家傳承四代的糊紙技藝面臨失傳的危機。
傳承人物
陳賜勇,男,1962年1月生,2020年5月被評為廈門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傳統紙紮技藝。
陳文革,男,1967年1月生,2020年5月被評為廈門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傳統紙紮技藝。
保護措施
廈門市集美區前場陳氏傳統糊紙傳習中心為“傳統紙紮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技藝展示
2022年6月12日,集美區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演與體驗互動系列活動,20多項集美區非遺項目齊聚一堂。其中展示有傳統紙紮技藝等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