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傳統村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在現代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的當代中國,傳統村落的消失成為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備受關注的話題。城鎮化的中國,迎來了村落時代的終結。作為中國傳統社會制度和中華傳統文明載體的傳統村落,在一輪又一輪的城鎮化改造中,從衰敗走向消亡。在現代化的今天,這些傳統村落將何去何從?這是農業中國向工業中國轉型過程中面對的時代命題。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我國將傳統村落納入文化遺產體系,使之成為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另一類綜合性的文化遺產。本書通過綜述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對傳統村落的研究現狀,以及國內外對於傳統村落的保護實踐,介紹關於傳統村落保護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以文化生態學為理論基礎,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視角,探討徽州傳統村落的歷史發展、存在現狀以及文化生態變遷;通過考察徽州傳統村落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情況,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村落的關係,探索徽州傳統村落保護的途徑;最後,作為全書總結,探索以村落為單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模式。

基本介紹

  • 書名:傳統村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 作者:汪欣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26567
  • 外文名:On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On Huizhou Traditional Villages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16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又一個力作

作者簡介

汪欣,女,漢族,生於1982年,安徽安慶人。2004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8月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0年,轉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為專職研究人員,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成果有學術著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宣紙》(合著),學術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生態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理念的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問題探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博物館建設》、《民俗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以“端午節”的申遺與保護為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中的傳統村落保護》、《徽州傳統村落調查報告》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研究述評
第一節關於村落的研究現狀
第二節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村落保護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關於徽州村落及其保護與發展的研究現狀
第二章理論基礎
第一節文化生態學理論
第二節研究方法
第三章傳統村落的界定與保護
第一節傳統村落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傳統村落的保護案例
第三節傳統村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第四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
第一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第二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原則
第三節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第五章徽州傳統村落及其文化生態
第一節徽州傳統村落
第二節徽州傳統村落的文化生態及其變遷
第六章徽州傳統村落保護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徽州傳統村落保護的歷史
第二節徽州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旅遊
第七章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村落
第一節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第二節徽州傳統村落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八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徽州傳統村落保護
第一節徽州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第二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第三節對徽州傳統村落保護的思考
結語以傳統村落為單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化生態
參考文獻
後記
附錄1徽州傳統村落調查提綱
附錄2徽州傳統村落調查報告
附錄3尋訪皖南古村落

序言

序言
當我收到汪欣的這本名為《傳統村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以徽州傳統村落為個案》的專著時,真為她感到高興。汪欣和我是同事,都就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但我和她的認識早於她到我們所工作的時間。最初她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而我當時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的成員,經常參加中心舉辦的各種評審和調研活動。在我的印象中,汪欣是一個非常愛學習和愛動腦筋的年輕人,她很早就對文化生態及村落文化的整體保護感興趣,還經常和專家們討論這一問題。由於曾經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前沿工作,和許多專家有交流和討論,她調到我們所工作以後,自然就一如既往地把研究重心放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村落保護方面。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一部專著,這是她多年研究積累下來的成果。
汪欣所著的這部專著,一方面是順應了自己的專長,另一方面又是選擇了自己比較熟悉的研究地域。她本身就是安徽人,以徽州的農村作為研究對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汪欣希望在本書出版之際,我能為該書作序言。謝謝她的信任,我也非常認真地讀了這本書。每一次讀書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極好的學習機會,同時,我將讀這本書的體會寫出來與讀者分享,也權當為汪欣的這本專著作序。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和作者做一些交流和互動。
一、在鄉土中國即將消失的今天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的古老國家之一,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現的最早製作的陶器長達一萬年之久。眾所周知,陶器的出現意味著定居農業生活的開始。也就是說,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現定居耕種的農民也許有一萬年之久。在這漫長的農業定居生活中,中國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正因為如此,土地成為中國人世世代代依存、世世代代寄予希冀的命根子。同時,又因為農業定居生活是以村落為單位,村落的血緣和地緣關係構成了中國基本的社會結構,也由此形成了鄉土中國的特徵。雖然從清末民初開始,中國就一直致力於向工業化邁進,但可以說,即使到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大多數人口都還生活在鄉下的村落里。所以,中國最大的問題一直是農民問題。
時至今日,隨著中國社會的迅速發展,城鎮化的迅猛推進,廣大農民離開他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進入城市生活。而那些曾養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鄉村正在凋零,有的即使被保留下來,也只是因為其可以成為人們的旅遊之地,而真正的鄉村文化正消失在我們前進道路的後面。儘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家政府都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圖在改變鄉村結構的同時保護其中珍貴的文化遺產,但歷史的腳步是無法停留的。面對這樣的時代,這樣的情境,我們學者應該做些什麼?應該有什麼樣的思考?我想,汪欣的這部專著回答的正是這一問題。
二、鄉土中國與古村鎮的傳統生活
正因為中國是鄉土中國,所以,在中國向工業文明邁進之初,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所想到的首先就是從鄉村建設開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梁漱溟先生所倡導的鄉村建設運動。他認為,中國是“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特殊社會形態,必須以農立國,從農村入手,以教育為手段,以改良主義的方法建設鄉村,改造社會。而費孝通先生則是以鄉村為研究對象,以此來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特徵,以對症下藥的方式來改造中國。前輩學者告訴我們,中國文化的本質和特徵就是由中國的農村所養育的。
古代年輕人有出息了,要榮歸故里,要耀祖揚宗;官員老了,要告老還鄉;商人們富了,要回鄉建屋,惠及父老鄉親,還要葉落歸根。當官了要回故鄉,掙錢了也要回故鄉,所以中國的鄉村是聚人才、聚財富的地方,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深厚的地方。要了解鄉土中國,首先要從研究中國的鄉村開始。
在本書的梳理中我們看到,中國的鄉村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不同專業的學者都從自己的角度關注其變化和發展,有的從社會學、人類學視角,有的從建築學視角,有的從文化生態學視角,來研究中國的鄉村文化。尤其是在中國鄉村迅速凋零的背景下,各個學科更加大了其關注度。
汪欣根據她多年的研究基礎與興趣,將其關注點放到了鄉村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這種視角比較新穎,在時下也非常必要。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幾乎是傳統農業文明的產物,沒有了鄉村文化生活,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失去了附著物。從這一點上來講,汪欣的這一研究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她選擇了自己的家鄉作為研究對象,那是一個她所熟悉的地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傳統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我比較欣賞這部專著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尤其是第五章“徽州傳統村落及其文化生態”。在這一章中,作者介紹的徽州村落,或坐落於山塢、山麓、隘口、交通要道旁,為山地村落;或坐落於河曲凹岸、河口、渡口、河流衝擊扇地等,為河岸村落。吳曉勤等.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規劃保護方案保護方法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18~19.山地村落以分散為特點,多與交通關係密切,特別是交通要道和交匯點,易於發展成為較大的聚落;而山塢和山麓,因便於灌溉和排澇,有利於農業生產而成為村落據點;河岸村落因離水源近,有利於農業生產,所以更易於發展成為集鎮或區域性經濟中心。
這和我的故鄉景德鎮何其相似,景德鎮最早就是一個坐落在河岸邊的一座小鎮,或許在許多年前只是一個村莊,這裡的人最初亦農亦陶,後來成為一個陶瓷生產和貿易的集散地,再後來成為一座專門生產瓷器的手工業城市。
作者還在書中告訴我們,徽州的村莊如此壯麗輝煌,完全是因為徽商掙了錢回到家鄉買地蓋房子。在古代中國,幾乎所有的錢和人才最終都積累到了鄉村。做官的要衣錦還鄉,經商的要榮歸故里,到最後都要葉落歸根,將自己的錢和才能造福於家鄉的父老鄉親。所以,古代的中國農村是繁榮的,是文化之鄉,禮儀之鄉。
中國的鄉村變化,不僅是在今天,而是自清末以後就開始了。這並不僅僅因為工業化的衝擊,最重要的還來自全球商業文化的衝擊。作者在書中寫道:“徽商崛起於明成化、弘治時期,直至清道光年間,徽商逐漸衰落。”我寫過中國陶瓷史,研究過景德鎮,對世界與中國的貿易略知一二,尤其了解徽商和景德鎮的關係。景德鎮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從宋代開始向國外輸出瓷器,當時的徽商對景德鎮的發展至關重要。
作者在書中寫道,當時人們移民至徽州西路有兩條路線,一是由江西浮梁縣,逆閶江而上,進入祁門縣;二是由江西樂平縣,經婺源縣,過白際山,進入休寧縣。這兩條路線是由江西、兩湖、福建來的移民所取的主要通道。閶江是景德鎮穿城而過的主要河流,徽州在景德鎮的上游,祁門出產瓷土等陶瓷原料,還有徽州的木刻版畫,這些對景德鎮瓷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資源都是經過徽商販運到景德鎮的。不僅如此,記得小的時候,景德鎮的布店、醬貨店、百貨店等店裡的店員也都是徽州人。景德鎮康熙時期就有陶工十餘萬,這十餘萬人不僅要業陶還要生活,而徽商不僅為景德鎮提供陶瓷原料,木刻版畫的畫譜,還要通過經商提供生活用品。景德鎮陶瓷業最昌盛的時期大概也就是從明成化、弘治開始,到明嘉靖、萬曆、清初至清中期達到高峰,因為這一時期是歐洲地理大發現,到中國進口大量手工藝品,尤其是瓷器、絲綢、家具等的最重要時期。當年費孝通先生考察的江村,也曾以養蠶剿絲出口為業,此時的中國農村,一方面種植農田;另一方面還生產一些手工藝品,不僅供內銷,也供出口。可見,當時中國的農村還是很富庶的,農田、加上手工藝品的生產,還有經商掙的錢也返回到農村置田蓋房,那是中國農村的黃金時節。
作者在書中寫道徽商的衰敗是在道光年以後,和景德鎮幾乎是同步。18世紀末開始,西方工業文明大幅度發展,其不僅不再從中國進口手工藝品,還想將他們的工業產品銷往中國。手工不敵機器,不僅體現在中國的城市,鄉村也一樣。沒有自己的民族工業,沒有自己強大的商業發展,鄉村也陷於貧困之中。貧困帶來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貧乏,同樣也是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貧乏。自那時起,鄉下人開始成為沒有文化的、土氣的、被嘲弄的對象。所以,鄉村文化被邊緣化,不是從今天開始的,而是從19世紀末就開始了。農村的習俗和鄉規民約不是今天才開始消失的,而是已經被淡化很長時間了,只是今天瀕於滅絕,才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
三、古村落保護現狀的梳理與思考
汪欣正是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關注作為當年文化厚土的中國農村典範之一的徽州古村落及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我覺得非常有價值。我尤其關心她的第六章“徽州傳統村落保護的歷史與現狀”。通過這一章節,我們看到,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安徽省和黃山市便制訂徽州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規劃,制訂了“以保護為主,以旅遊帶動保護和發展”的思路,並開始對古村落實施保護管理工作。這些管理措施是否成功,目前還面臨哪些問題?這是大家所關注的,也是汪欣在此要回答的問題。
本書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保護還是卓有成效的。第一,由於堅持整體性保護原則,這些古村落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時代變遷和現代文明衝擊下,依然保存了完整的村落古貌。第二,將民生福祉納入村落保護和發展的目標。經過一些人性化的修繕和改造,這些古老的村落既留住了追求現代生活方式的村民,同時又使村落保持了原有的生活氣息和古老風情。第三,強調發展對於村落保護的重要性,實施保護與發展相互提攜的積極保護措施。通過這些發展措施,一些在旅遊業發展中獲得成就的徽州傳統村落,不僅保持了完好的村落面貌,村落的內部設施也經過改造而宜於現代生活,並且,村民從中獲益,提高了經濟收入,村落也因穩定持續的集體收益而得到良性的長期維護。
在看到成功的同時,汪欣同樣指出了其所面臨的問題。第一,以村落物質環境保護為主,對非物質文化缺乏實質保護途徑。在保護實踐中,無實際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措施,即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後,村落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抽離出村落環境,移至博覽園、博物館、陳列館或藝人工作室實施“去鄉土化”保護。第二,對村落實施整體性保護的過程中,沒有脫離以單體文物保護為主的慣性思維。這種只注重單體文物保護的方式,破壞了村落的完整性,使整體性保護難以實現。第三,缺少綜合的信息資料中心。被納入保護名錄的傳統村落,雖然村中的古老景觀都有標識牌和講解文字,但缺少關於村落歷史文化信息進行綜合介紹解讀的場所。第四,旅遊開發帶來的過度商業化。雖然旅遊業拯救了徽州傳統村落,但旅遊業的失控,也給這些村落帶來了難以修復的傷害。泛濫的商業活動依然是旅遊業發展旺盛的村落的重要問題,鱗次櫛比的店鋪,使這些古老村落喪失了原有的寧靜,也破壞了村落的傳統格局和古建築形態。
將這些問題歸納在一起,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重物質環境的保護,重文物的保護,但在非物質文化方面的保護還遠遠不夠;另一個方面,發展旅遊業是雙刃劍,它在加強了當地人的保護意識和保護的積極性的同時,對當地傳統文化及自然生態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
汪欣認為,徽州傳統村落保護要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相結合,同時,要將村落保護同當地文化生態環境的修復和維護相結合。傳統村落環境的保護還要同當地文化生態環境的修復和維護相結合。這種結合,在理論上,要認識到村落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生態子系統,不同的傳統村落共同構成了徽州地區的文化生態系統;在實踐中,要修復和維護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傳統村落不僅是區域文化生態環境的組成部分,其本身也自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文化生態系統。以傳統村落為單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置於其生存、發展的文化生態系統之中。任何文化僅僅有保護是不夠的,它還必須有所發展,如何發展?這是接下來作者要思考的問題。
四、從遺產到資源的轉化
這裡涉及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一是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文化生態;二是如何將這些文化遺產轉化成今天我們可以利用的資源,為當代社會的發展服務。由此,我想到自己曾承接過一個大型的國家重點課題“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課題組成員們用了8年的時間在西部做田野調查,完成了70多個案例的研究,最後的總報告書的題目是“從遺產到資源——西部人文資源研究報告”。其結論是文化遺產發展到今天,不再只是歷史的遺留物,而是重新模塑新的文化、政治、經濟的資源。所謂的資源並不是完全客觀存在,當其不與社會的發展發生聯繫時,其只是遠離社會的自然存在,當其和社會的發展發生關係,並能為社會的發展所利用,才可以稱得上是資源。而當今社會已進入後現代時期。如果說,前現代時期,社會文化的生產主要是源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現代時期則反映的是人和物的關係,到後現代時期,文化的再生產形式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重構文化。因此,文化遺產成為當今文化再生產的重要資源。
在這裡,汪欣的觀點和我們課題組的觀點有一定的一致性。她認為,對於文化遺產,僅僅提供保護是不夠的,關注遺產所在地的發展則更為重要。積極發展和給予管理是更為現實的保護途徑。她提到的積極發展和管理,就是將農業文化遺產轉化為資源,進入市場成為旅遊商品,從而為遺產所在地創造經濟價值。由此,她認為,鄉村旅遊也是對鄉村文化遺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社會再生產,因此也被認為是鄉村文化遺產旅遊。
她認為,徽州傳統村落不僅是歷史遺存的文化遺產,更是民眾生活的活態社區。因此,民生問題不僅是村落遺址保存的需要,更是村民生存的第一需求。在第一產業逐漸衰落、第二產業欠發達的徽州地區,要實現傳統村落的復興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以鄉村旅遊為主導的第三產業、最佳化經濟結構是最好的選擇。
汪欣的這一研究可以說非常重要。她一方面在關注古村落的未來發展,另一方面也在關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原產地的關係,尤其是關心原產地居民的民生髮展如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髮生聯繫的問題。
當然,這裡面還有許多讓人感到迷茫的地方。旅遊帶來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其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到現在都沒能找到很好的答案。汪欣當然也沒能找到。只能靠歷史的發展來見證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對錯與否。
最後,我衷心地祝賀汪欣!這是她的第一本專著,是一名年輕學者的第一塊里程碑,應該是可喜可賀的!希望她在未來的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2014年5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