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木船製造技藝(富陽手工木船製造技藝)

傳統木船製造技藝(富陽手工木船製造技藝),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傳統技藝,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傳統木船製造技藝(富陽手工木船製造技藝)
  • 主題詞:傳統技藝,傳統木船,製造技藝,手工木船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製作過程,

簡介

富陽的造船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水運就較量榮華。富陽靈橋木船,主要散布於富陽沿江的各鄉鎮,其中尤以靈橋、東洲、漁山、里山等地套用最為普及。橋木船製作工藝奇異,保守製作技藝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技術依據,現代造船技術難以替代。其製造的木質帆船飛行依靠風力及櫓,抗風性強,七、八級的微風能一般行駛,而且在飛行中沒有樂音、柴油等污染。整艘船凡是有船艙、船尾、迎風梁等100多個構件組成,全是手工製作。

歷史淵源

富春江上行船(木質)歷史悠久,赫赫有名的可上溯至三國時代東吳皇朝的東吳水師,富春江畔也曾是戰船的製造地和練兵場。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所率領的船隊、船匠中也不乏富陽人,可謂船史悠遠。富春江也因此造就了一批造船匠,東洲學校沙村張幽松自其祖父、父親起就頗有名氣,由於技藝精湛師徒眾多,富春江行船多為張家所出,名躁一時,極具影響力。他們運用精湛的造船技藝造出了不同樣式、各具功能的船,如官船、貨船、客(渡)船等。

基本內容

富春江上沒有大橋以前,溝通南北交通的主要是水上航運,因此傳統木船的需求量很大。富春江上以木質帆船為主,航行依靠風力及櫓,抗風性強,七八級大風都能正常行駛,在航行中沒有噪音、柴油等污染。傳統木船製作以杉木等為主原料,輔以鐵釘、麻絲、石灰、桐油等,整個造船工序主要分為九個部分為九個部分:選料、備料;斷料、配料;破板;分板;拼板;投船(組裝);打麻、填灰;油船;下水。整艘船一般有船艙、船尾、順風梁等100多個構件組成,均採用純手工操作,工序繁複,製作過程中沒有圖紙,全憑造船師傅的眼光和經驗。富春江上行駛的傳統木船,品種繁多,體現了富春江畔居民精湛手工技藝。

基本特徵

“造木船靠的就是經驗,沒有圖紙,沒有資料。”呂解和對筆者說道,“建造木質帆船是一門較難掌握且學徒期較長的手藝,一般需經過十多年學習才能單獨從業。造船所用的木材、帆、桅都很有講究,完全靠心算,造出來的木帆船其載重噸位誤差不能超出10%。一艘船需要花費10多個工人1個多月時間才能修造完成。”

主要價值

靈橋木船製作工藝獨特,傳統製作技藝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技術依據,現代造船技術難以替代。木船製作工藝是不可多得的精湛技藝,是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寶貴財富。木船是富春江文化的歷史見證,保留傳承木船製作技術是“打造山水文化名市”的需要。它是極具潛力的旅遊資源,增添富春江的風情,供遊客觀賞遊玩、拍照留念,為富陽成為著名旅遊熱點增加砝碼。

瀕危狀況

如今,整個富陽能單獨建造木質帆船的人已經沒幾個了,62歲的呂解和算是這些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對筆者講述這些時,呂解和的語氣中透露著一絲無奈與傷感。
呂解和12歲隨父學習造船技藝,15歲能造漁船,20歲開始造各種木船。1986年,呂家辦起王家宕船廠,15名工人學習古船製作技藝。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全鋼質船替代了人造木質船,木船製作市場遭到冷遇,木船銷路幾乎斷絕,舉步艱辛,難以為繼。此外,加上木船製作工藝較複雜,技術難度較大,習藝周期長,體力消耗大,年輕人不願意學,因而技藝難續。這整套船製作技藝,如不加以保護,有失傳的危機。

保護措施

為了讓古船技藝不斷延續,呂解和將其向產業性發展,所有古船模型除了展覽外,也進行生產零售,推進人們對古船的認識和了解。3年前,由於自己的個人興趣,呂解和還製作了西洋船模,進一步推廣市場。
2009年,靈橋木船製作技藝被評為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受到了富陽市政府的重視。據市非遺中心徐順發主任介紹,市領導今年分別對保護和利用木船製作技藝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同時當地政府也非常支持,靈橋鎮長孫燕清也表示,對建造古船展廳和作坊提供全方位支持。
富陽市文廣新局非遺中心對此項非遺項目的保護提出了相應的具體措施,要求推進木船技藝的傳承普及和利用;為傳承人做好服務性工作;建設木船製作技藝陳列館;對非遺項目進行產業性保護,這將是文化傳承的最佳形式。

製作過程

呂氏古船製作以杉木、樟木、松木、棉布和桐油為材料,經過5道主要工序,製成古船。制船的工藝流程為:
1、放樣(計算料量、取料);
2、鋸板;
3、造船殼;
4、鑿船縫,然後用桐油、石灰、麻筋攪拌均勻後塞在船縫內以防漏水;
5、用生桐油油漆2—3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