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食俗

傣族食俗

傣族食俗是指傣族的飲食風俗習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傣族食俗
  • 屬性:社會習俗
  • 地點:傣族
  •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基本簡介,飲食特色,傣族茶品,

基本簡介

傣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雲南省西雙納傣族自治州等地。傣族飲食在歷史上經歷過發展演變的過程,至近、現代
傣族食俗
,在飲食方面已形成具有本民族特徵的風味飲食,其主食、副食、菜餚等都豐富多彩,具有品種多、酸辣、香的特點。

飲食特色

傣族地區以產米著稱,故各地都以食稻米為主,一日三餐皆吃米飯。傣族所產的粳米和糯米,不僅顆粒大,而且富有油性,糯米的粘度也較大。具有米粒大而長,色澤白潤如玉,做飯香軟適口,煮粥粘而不膩,營養價值高的特點。西雙版納等地所產的糯米,具有營養豐富,耐餓,粘性強,不易發餿變壞,田間勞作時食用方便等優點,受到傣族人民的青睞。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乾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嗜酒是傣族的一種古老風俗,在公元12世紀就有咂酒之俗,酒已成為宴客必備之物。近現代以來,飲酒更是普遍嗜好,男子早晚兩餐多喜飲酒少許,遇有節慶宴會,必痛飲盡醉而後快,且飲酒不限於吃飯時,凡跳舞、唱歌、遊樂,必皆以酒隨身,邊飲邊歌舞。所飲之酒多系家庭自釀,傣族男子皆善釀酒,全用穀米釀製,一般度數不高,味香甜。
傣族一般嗜好草煙,食法有兩種,一是將草煙切成細末滲入檳榔中嚼食,另一種是用煙桿吸食,傣族男子幾乎人人都有用煙桿吸食草煙的嗜好。
嚼食檳榔是各地傣族最為普遍的嗜好。中年以上男女最為普遍,有如漢族之煙,用以敬客的普遍之物。

傣族茶品

茶是傣族地區的特產,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故鄉,所以傣族皆有喝茶的嗜好,家家的火塘上常煨有一罐濃茶,可隨時飲用和招待客人。傣族所喝之茶皆是自采自製的,這種自製茶葉特具風味,只摘大葉,不摘嫩尖,晾乾後不加香料,只在鍋上加火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但茶固有的香味很濃,有的浸泡多次不變色,其製法和飲用都別具風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