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洗桐圖

傅抱石洗桐圖

傅抱石洗桐圖》是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的作品。

《傅抱石洗桐圖》的尺寸為:87.5×60cm。畫作上的鈐印為:“傅、抱石常年、抱石齋”。作者落下的款識是:“洗桐圖。癸未夏制於重慶西郊。新喻傅抱石。”。作者落下的款識是:“洗桐圖。癸未夏制於重慶西郊。新喻傅抱石。”。鑑藏印:文基珍藏、雲海閣珍藏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洗桐圖
  • 作者:傅抱石
  • 創作年代:公元1943年
  • 類別:中國繪畫
  • 尺寸:87.5×59.8cm
畫作簡介,作品欣賞,畫家簡介,

畫作簡介

《傅抱石洗桐圖》

作品欣賞

“洗桐”典出元末四大家之一的倪瓚,倪雲林。其人淡泊名利、孤高自許,一生不願為官。“屏慮釋蹯,黃冠野服,浮游湖山間”,人稱“倪高士”,加之個性迂癖,尤以潔癖為奇。倪瓚因客人在其園中吐痰於桐樹,難忍不潔,故囑童子洗桐去穢,表面誠其“迂”,實喻文人清高自潔。
傅抱石於歷史故實有“癖嗜”,他偏愛“最堪吟味或甚可紀念的故事或行為”,曾畫過《賺蘭亭》、《赤壁舟游》、《淵明沽酒》、《竹林七賢》等多幅歷史題材作品。而對元代高士倪雲林他懷有更多的仰慕和敬重。他曾在《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說“元代倪雲林的故事是畫不完的,他自號倪迂,可稱絕勝。”
本幅寫於一九四三年夏,此時日寇猖獗,政黨腐敗。此時作這幅意喻潔身自好的作品,表現出畫家於亂世之中遺世獨立的高潔品格。此幅作品用筆沉實穩重,倪瓚的造型由清雅飄逸改作飽滿健碩,其寬袍闊袖,配以僮僕由雙鬟轉為童子。此舉恐怕是畫家不甘於重複相似的題材與構圖,故在人物與背景的描寫及布置上,有意做出改動。若論渾厚古樸,筆墨蒼瀾沉著,則本幅作品乃細筆經營,猶勝同類作品一籌。

畫家簡介

傅抱石(1904年-1965年),祖籍江西新余,是我國20世紀傑出的國畫家、篆刻家、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青少年時代的傅抱石家境極為貧寒,父親去世得又早,傅抱石靠自學獲得了大量知識,尤其是關於中國繪畫史與篆刻史的知識。二十餘歲就撰寫了《國畫源流述概》(22歲)、《摹印學》(23歲)、《中國繪畫變遷史綱》(26歲)之類具有深厚學術修養的專業論著。  1933年,傅抱石在徐悲鴻先生的幫助下得到了赴日本留學的機會。1935年,傅抱石在老師金原省吾及當時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大力幫助下,在東京舉辦了《傅抱石書畫篆刻個展》,取得了很大成功。  同年,傅抱石因母親病故,由日本返回中國,並應徐悲鴻先生之邀到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戰爆發後,傅抱石隨中央大學遷至重慶,在中央大學及國立藝專授課,同時從事抗日宣傳工作。  傅抱石在重慶待了8年,在這期間,傅氏在授課及抗日宣傳之餘,仍繼續進行他的美術史論研究(尤其是對石濤的研究)。此外,在篆刻及繪畫創作方面也在全力進行實踐。8年之中,曾在重慶、成都、桂林等地多次舉辦畫展,展出作品以其全新的畫風與獨特的個性,得到海內外人士的讚譽。  新中國成立後,傅抱石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1960年成立江蘇省國畫院,傅抱石任院長。同年傅抱石率江蘇國畫寫生團,歷經六省一市,共二萬三千里,結束後在北京舉行《山河新貌》寫生畫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後,傅氏又進行了東北寫生、浙江寫生、江西寫生、湖南寫生等,再加上1957年率中國藝術家代表團訪問東歐(捷克、羅馬尼亞)期間所作的大量寫生,傅抱石留下了大量歌頌祖國、歌頌大自然且具有創新意義的國畫作品。  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腦溢血逝世,終年61歲。在這短暫的一生中,傅抱石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業績:他留下了數千枚印章和數千幅繪畫作品,還有二百多萬字的學術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