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為醫療保健名詞。脾主運化,喜燥惡濕,若為濕所困,則運化失常,表現為大便稀溏,腹滿腹漲,不思飲食,噯腐吞酸等,其病機為濕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濕。常用療法有:食療、藥療、外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健脾祛濕
  • 性質:中醫治療保健方法
  • 時間:多在春季
  • 方法:食療、藥療、外洗等
原因,外濕,內濕,日常調理,健脾祛濕,食療法,外洗法,

原因

濕邪可以分為外濕與內濕。外濕就是人體之外自然界的濕邪,內濕才是人體內的濕邪。

外濕

夏季自然界的濕邪就是暑濕之氣,“暑多夾濕”。產生的原因是:夏季天氣炎熱,如果近期不斷下大雨,雨過天晴,暑熱會使地上的雨水濕氣蒸騰、彌散到天空,形成自然界的暑濕。暑濕天氣人們常常感到頭脹悶、胸悶,汗粘,不清爽,乏困、四肢睏倦等。

內濕

內濕有濕熱濕邪之分。
首先,夏季天氣炎熱,熱傷氣,脾胃之氣相對不足。夏季酷暑難耐,人們常常有這種感覺,天氣越熱越不想吃飯,越乏困。這是暑熱導致人體出汗過多,氣隨汗泄所致,即暑熱傷到了人體的陽氣與陰液,所以人會出現乏困、不想吃飯等脾胃功能受抑制的症狀,脾胃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體內水濕的運化失常就會導致濕邪內生,而頻繁的飲水也會加重水濕內停。
其次,飲食習慣的改變也導致人體出現濕熱和濕邪阻滯的兩種情況。吃烤肉、火鍋等辛辣刺激之品常常會引起濕熱內盛的表現:口苦、口粘、胸脘痞悶、頭腦不清醒,睏倦、大便粘滯不爽、舌苔黃膩等。而過度的貪涼飲冷則會出現頭重如裹、不欲飲食、腹脹、便溏、舌苔白膩等濕邪阻滯的症狀。
濕邪是自然界的暑濕與人體的濕熱相結合的產物。人體內外的濕邪相互勾結,一般會出現兩種結果:在脾的濕邪與在胃的濕熱之邪,正所謂“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在脾的濕邪主要表現為舌淡苔白膩,頭蒙如裹,口不渴、脘痞、腹脹、四肢睏倦重濁、大便溏泄。在胃的濕邪表現為舌紅苔黃膩,頭腦不清醒,咽部不適,口粘、口苦,納差、胸悶、胃部不適、口渴不欲飲,大便粘滯不爽等。

日常調理

首先,夏季多濕是一種自然現象,是自然界陰陽轉化的一種正常偏性。“春溫夏熱秋清涼,冬氣冷冽令指長”。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已經適應了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所以在暑濕季節,只要規律生活,濕邪不會給人造成多大的問題,隨著季節的變化,濕邪自然就會消退。
其次,部分人需要通過食療來去除體內的濕邪。對於濕熱邪氣如舌紅苔黃膩,頭腦不清醒,口粘、口苦,口渴不欲飲,大便粘滯不爽等症狀可以喝生薏米和綠豆粥,或吃西瓜;濕氣重的人則需要注意不要簡單祛濕,還有注意同時調理腸胃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對於濕邪嚴重的如舌淡苔白膩,頭蒙如裹,口不渴、脘痞、腹脹、四肢睏倦重濁、大便溏泄等症狀可以用葛奕湯,不但能去除濕熱和濕邪而且對健脾胃都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的濕邪通過食療不能緩解的話,需要到醫院就診。尤其是有消化道慢性疾病的人,夏季的濕邪阻遏了脾胃的運化功能後,如果誘發原有疾病加重更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健脾祛濕

脾虛濕困時,應健脾去濕,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濕困的最好途徑。溫補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懷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時堅持喝治療祛濕飲品。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食療法

薏米冬瓜湯
材料:薏米50克,冬瓜150克。
準備: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3小時。冬瓜去皮,切厚片備用。
健脾祛濕
做法:先把薏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停火,燜30~50分鐘,然後開小火,煮熟至開花。然後放入冬瓜,轉大火燒開轉中火煮2分鐘即可。如果你感覺味道太淡,可以加點鹽、蔥花等調一下味道。
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後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薑10克,稍滾三分鐘。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濕,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此方補脾胃甚好。
田艾煲鯽魚
材料作用
田艾30克,鯽魚250克,生薑10克,煲湯飲用。此方不僅健脾去濕,還可以預防蠶豆病。
砂仁苡米淮山粥
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濕。
淮山、薏米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米60克,淘洗乾淨後與小米共煮成粥,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納差,肢體無力。

外洗法

方法:用生薑100克、陳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
作用:可以暖脾胃、去濕、解困,如覺得煩瑣,可以用此水泡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