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做最好的自己:內心淡定的力量》講述從最窮的人成長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鋼鐵大王卡內基演繹“窮小子奮鬥史”,此書獻給所有自認為是窮人和所有想成為富人的年輕人,如果你不是富二代,那就讓自己成為富一代。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第1章 家庭給我的童年
對一個人來說,在哪裡出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同的環境和傳統會刺激和形成小孩不同的潛在趨向。
第2章 離開家鄉到美國
那天早晨,我們離開深愛著的丹佛姆林,坐在汽車裡,沿著去查爾斯頓的運煤鐵軌向前賓士。
第3章 只是一個打工仔
迄今,我已經賺了億萬的錢,但這些錢所帶給我的快樂,都遠不及我工作第一個禮拜所賺到的1美元20美分。
第4章 書籍是最好的財富
他給了我對文學的品位和鑑賞力,而這些,即便是人們斂集了百萬資財,我也不願與之交換。
第5章 抓住被提拔的機會
這是他們的孩子的第一次成功,明確證明了他是值得被提拔的。
第6章 鐵路公司
如果一個年輕人與高層領導有了接觸,那么他的事業之戰就已經贏了一半。
第7章 成為領導者
我正處在一個自以為能勝任一切的年齡,但我沒有想過別人也會認為我現在能勝任安排好的任何工作。
第8章 內戰時期的磨礪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為了讓通向南方的交通順暢,我夜以繼日地工作。
第9章 開創第一項事業
因為缺乏新的軌道,美國的鐵路很快變得危險。這一狀態促使我在1864年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家鐵軌製造企業。
第10章 做自己的主人
即便當他成為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他也很難是自己的主人,除非他掌控自己的股票。
第11章 謹慎的頭腦與敏銳的眼光
如果他要明智地裁斷哪些問題會持續在他面前出現,他就必須在腦海中保持平靜和自由。
第12章 謹慎的頭腦與敏銳的眼光
在商海中航行,沒有比簽署商業契約更危險的礁石了,一著不慎,便可能觸礁身亡。
第13章 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直到這時,商界都認為我是一個大膽無畏,甚至是一個不計後果的年輕人。
第14章 最重要的是合伙人
合伙人來自不同的行業,雜亂地聚集在一起,這是不可能建立好一個成功的企業的。
第15章 馬車旅行和結婚
給自己放個假,從繁忙的商務中擺脫出來,讓我保持住年輕和高興的心情,這勝過世界上所有的良藥。
第16章 技術讓我們成為領軍者
我們形成了各種鋼材的生產能力,從一個小小的線釘到20英寸直徑的橋樑。
第17章 解決荷姆斯泰德罷工
我一直積極地致力於協調我們和工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之間關係融洽,令人滿意,這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情。
第18章 老闆與員工的平衡
在我的商業生涯中,有很多的事件表明,勞資衝突並不只是單單與工資有關。
第19章 急流勇退開始慈善事業
我決定停止積累,開始一項無止境的、更為嚴肅和困難的事業——合理而又明智的捐款。
第20章 教育和撫恤基金
資助美國的
高等教育機構是我經常想著的一個問題,但是我認為像哈佛和哥倫比亞等大學已經夠大了。
第21章 為和平與公益奉獻
如果我連為了和平事業都不願意奉獻自己,那還有什麼事值得我去奉獻呢?
第22章 我和我的朋友們
當一個人在他的朋友圈中很有名,那他肯定是因為他講的故事而出名的。
第23章 英國的政治領袖
我還是堅持認為英國消除政教合一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
第24章 華盛頓外交
他厭惡戰爭,認為戰爭是“人類最殘忍和最愚蠢的行為”。
第25章 面見德國皇帝
他是一個很好的夥伴,我認為他也十分真誠,是個熱切地期盼世界和平與進步的人。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譯者:康子興
安德魯·卡內基,美國著名企業家、鋼鐵大王。他受教育不多,自學成才,並靠個人奮鬥興辦鐵路、開採石油、建造鋼鐵廠,終於成為億萬富翁。晚年他熱心於慈善事業,著有《財富的福音》等書。
專業推薦
美國有兩位最偉大的企業家。一位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位就是“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卡內基用自己創造的財富改變了整個世界。——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儘管所受教育不多,但是安德魯·卡內基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更難得的是,他就像獲取財富一樣以同樣的熱情和創造力致力於文學、政治和慈善事業,他比其他受到眷顧的人更理解財富的意義,更懂得利用財富創造價值。——美國《福布斯》雜誌
安德魯·卡內基言如其人,不管他所做的決定是否比其他人所做的更加明智,但是這個熱愛讀書的人所捐贈的數百座圖書館,卻為我們的民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他獲取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財富,而他利用這些財富讓自己、讓整個國家都變得更好。——美國《華盛頓郵報》
序言
從積極而繁忙的商務活動中退休之後,我丈夫開始不時地草草記下關於他早期的回憶。回想那些早期的時光讓他感到愉悅,由於他的寫作,他過去的生活又再一次復活了。
他過著一個人在中年時期並且是相對年輕的中年時期過的生活,每天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游泳,有時候這三項內容會在他的同一天裡出現。他總是很樂觀,淡定地看待財富得失、時代變遷,甚至在面對那場世界大災難、他的希望破滅的時候,他還是努力保持積極向上。
先卡內基幾個月去世的、他的一位同時代的人說,他永遠都無法承擔老年的重負。對於那些了解他的親密的人來說,也許卡內基生命中最讓人振奮的東西是他忍受“老年重擔”的方式:總是富有耐心、平和淡定、考慮周全、高興而愉悅,對任何很小的樂趣和得到的服務都心懷感恩,從來都不考慮他自己,但總是相信更好的一天即將到來。他的精神世界總是日益明亮,直到“他被神帶走,不存於這個世界上”。
在他手稿章節後的空白處,他親手寫下的是這樣的話:“在我整理的這部用記憶寫成的書中,可能只有很少的內容是公眾所關心、想要讀的。但是我的親友將會很高興地讀到其中大量的材料。我想,我不時寫出來的東西應該被疏忽。不管是誰來整理這些筆記都應該小心謹慎,不要讓公眾背上太重的閱讀負擔,能承擔這項工作的人須有心並且睿智。”
那么,有誰比我們的朋友約翰·C.達克博士更勝任這項工作呢?當他看到手稿時,他說:“要是這本書付梓出版,其準備將是一份需要愛的工作。”這時候他並沒有看到卡內基寫的那段註解。選擇在這裡是雙向的,他在校對整理這本書時所顯示出來的態度證明了選擇的智慧—出自一段美好友誼所作出的選擇。
路易斯·懷特菲德·卡內基
紐約
192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