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

倭人

倭人(wō rén)是一個漢語辭彙,是指對日本人的稱謂。

語出《漢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倭人
  • 拼音:wō rén
  • 日本語:倭人(わじん)
  • 詞性貶義詞
詞語釋義,史籍記載,晉書記載,研究成果,

詞語釋義

倭人
倭人
倭人
1我國對日本人的稱謂。
《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

史籍記載

中國的史籍開始較為詳細記載日本國情,如《魏志.倭人傳》(成書在先)和《後漢書.倭傳》(成書稍後)等,都沿用更早的《漢書.地理志》,稱日本為“倭”國。秦漢以來,史家多以音譯給四裔國家命名,他們大多奉“華夷之辨”為圭臬,獨尊中原,鄙夷四裔,音譯漢字多寓貶義,如“身毒”(印度)、“匈奴”(中亞諸國,古稱“鬼方”、“獫狁”)、“狗奴”(日本島小國)、“狗邪”(朝鮮半島小國)等。《漢書.地理志》“燕地”條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樂浪”在朝鮮半島,漢武帝時所置郡,其海中之國當指日本無疑,這可能是現存文獻中以“倭人”指稱日本人的最早記錄。《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提到“燕南倭北”,稱“倭屬燕”,而燕地舊時領屬部分半島地區,“倭”當在其中。鑒於《山海經》保存了很多周秦原始史料,很有可能“倭”的名稱起源於秦漢之前,原為半島南部的地名或部族名。後來有學者落實“倭”原先當指半島古國“加耶”(即狗邪),後來延及日本,因此以“小倭”稱加耶、“大倭”稱日本加以區別。
加耶為朝鮮半島最南端的一組小國,四世紀初從三國的弁韓脫離出來,直到六世紀中消失。因為和日本島隔岸相望,為半島和日本交流的最前線,《日本書紀》記載日本曾在該地建立過政權機構“任那日本府”,為古代朝日關係最為密切的地區,如果“倭人”先指該地區的半島部族,然後延指日本,也不無可能,只是“倭”名成立,早在加耶成國之前數百年。《魏志.倭人傳》未曾提及加耶,其中也確實有“大倭”一名,但細繹其義,似指有地位的“倭人”,並非特指日本島上居住的一般“倭人”。“倭”很有可能起源於指稱“加耶”及其先族,但《倭人傳》的傳主卻是專指日本人無疑。

晉書記載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謂太伯之後,又言上古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於會稽,繼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沈沒取魚,亦文身以厭水禽。計其道里,當會稽東冶之東。其男子衣以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綴。婦人衣如單被,穿其中央以貫頭,而皆被發徒跣。其地溫暖,俗種禾稻糹寧麻而蠶桑織績。土無牛馬,有刀楯弓箭,以鐵為鏃。有屋宇,父母兄弟臥息異處。食飲用俎豆。嫁娶不持錢帛,以衣迎之。死有棺無槨,封土為冢。初喪,哭泣,不食肉。已葬,舉家入水澡浴自潔,以除不祥。其舉大事,輒灼骨以占吉凶。不知正歲四節,但計秋收之時以為年紀。人多壽百年,或八九十。國多婦女,不淫不妒。無爭訟,犯輕罪者沒其妻孥,重者族滅其家。舊以男子為主。漢末,倭人亂,攻伐不定,乃立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
宣帝之平公孫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帶方朝見,其後貢聘不絕。及文帝作相,又數至。泰始初,遣使重譯入貢。

研究成果

至於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倭”族起源於何處?近年來很多人類學者和考古學者都在加以研究。鳥越憲三郎在1992年出版的《古代朝鮮和倭族:神話解讀和現地踏查》,提出過倭族起源於七千年前長江下游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其中一支後來北上,通過山東半島進入朝鮮半島,征服了島上原住的濊族和貊族,於紀元前三世紀、二世紀之間,在半島南部建立其最早的政權“辰國”。辰國是“三韓辰韓的前身,也有研究者認為其餘兩韓“弁韓”和“馬韓”也起源於辰國。戰後不久,江上波夫提出了著名的“騎馬民族國家”說,指稱日本古代國家起源於東北亞的“騎馬民族”,他們在四五世紀之際渡海征服日本,建立了統一國家“大和王朝”。一部分學者進而指稱“騎馬民族”便是來自起源於“倭”族的辰國,其中一係為日本皇族的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