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國家級創新平台進行最佳化整合後,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批覆的首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22年9月17日
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國家級創新平台進行最佳化整合後,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批覆的首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國家級創新平台進行最佳化整合後,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批覆的首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研究方向面向傳染病、神經與精神疾病、骨關節與代謝疾病、皮膚與免疫疾病、腫瘤等重大疾病,以“精準...
吉林省移動平台探測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抗腫瘤藥物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潔淨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個體化醫學檢測技術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內皮功能及基因診斷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肝膽胰疾病轉化醫學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肝癌早期診斷技術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診療技術工程實驗室 ...
⑤促進和監督個體化用藥和精準醫療的健康發展。組織機構 首屆秘書處設立在國家微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每兩年輪值一屆且由輪值會員成員擔任,並主持任期內相關學術會議的舉辦。第一屆人事組織任免 理事長:賀林 副理事長:周宏灝、詹啟敏、陳超 理事秘書長:陳超 副秘書長:秦勝營、張偉、戴鵬高 ...
支撐平台:生物醫學材料儀器共享平台、醫學電子儀器共享平台、電磁兼容檢測與技術研究平台 依託單位:呼吸與危重症診療技術與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生物醫學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免疫生物材料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 學術交流 2022年1月15至16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
中心以骨幹研究人員(PI)課題組為基本單元,按照研究方向設立4個由首席科學家牽頭的協同創新團隊,每個團隊由5-8個PI課題組組成。中心以腫瘤個體化醫學為突破口,擬建立人群風險評估模型,推動高危人群篩查;創新分子分型技術,指導開展腫瘤個體化診療;闡明腫瘤異質性的生物學機制並鑑定干預新靶點,研發個體化診療產品...
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中南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和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承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湖南爾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友芝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千山製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新雅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宏...
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年4月,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2021年7月16日,不再擔任南京醫科大學校長。2021年12月,任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公共衛生分委員會召集人 2022年7月,任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黨委常委(兼)。2023年10月,任第一屆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標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徵集指南是一項由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檔案。中文名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徵集指南 外文名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項目徵集...
武漢市複雜食管疾病個體化診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武漢市複雜食管疾病個體化診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科研平台。主管部門 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所屬地區 湖北省武漢市
該次學術盛會由中國藥學會主辦,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國際控釋協會中國分會、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中南大學、湖南省藥學會、個體化診療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侯惠民研究員擔任名譽主席,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陸偉躍教授、藥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6. 腫瘤微環境細胞的高通量分選、高效率轉染及無標記檢測系統平台(國家科學儀器重大專項) (課題負責人)7. 胃癌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技術(863)8. 胃癌的"組學"整合研究(863)9. 嚴重創傷機體重要組織和器官損傷修復與再生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基金)Peer review papers(發表的英文論文)1. Liu X,...
徐兵河,男,漢族,1958年2月13日出生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腫瘤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1982年,徐兵河畢業於湖北醫學院(現武漢大學醫學部)獲學士學位;1984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84年至1987年,就讀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畢業後獲碩士學位...
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及整體等層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推動醫學向預測、預防和個體化診療等新的方向加速發展;醫學影像、分子診斷、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微創手術、組織工程、生物醫用材料、靶向藥物治療、無創檢測、實時監測、數位化醫療、遠程醫療、移動醫療等新技術不斷發展,疾病防治手段和醫療服務水平不斷進步;...
(4)能力目標:大幅提升我國醫療器械創新和產業化能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建立20-30個技術研發平台,新建1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完善我國醫療器械標準、測試和評價體系,發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作用,推動產學研醫深度結合,切實保障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表1...
曾子晏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細胞診療及細胞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藥物基因組學與個體化診療產品開發、微生態與腫瘤、慢病的關聯性研究、腫瘤多肽藥物研發,涉及腦白質疏鬆症(Leukoaraiosis)、腺癌(adenocarcinoma)、不孕症(A-/Oligo-zoospermia) 等多個領域,曾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
活躍於套用系統生物學研究領域,特別是癌症相關研究領域,CST深知使用高特異性和高穩定性抗體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持自己生產所有的抗體,並在多種套用中進行嚴格的驗證。同時,生產這些抗體的CST科學家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並幫助他們設計實驗,排除問題,以獲得最可靠的結果。我們這樣做,是因為如果我們在實驗室...
2016年,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7年6月— 2023年3月,擔任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2019年1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3年3月—,就職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2024年1月,入選2023年度“年度科技新銳”榜單。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呂琳媛利用...
6. 湖南省科技廳創新平台與人才計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基地)“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創新能力建設” (項目編號2019SK2334,2019.09.01-2022.08.31,500萬)7. 湖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畫——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研發項目“精神分裂症個體化診療技術研究協同網路建設”( 項目編號2018SK2133,2018.07.01...
參與或組織多項國內外基礎科研及套用開發大型合作項目,是863項目、973項目和國自然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等多個項目的核心成員;在肺癌多組學數據構建中國患者群體遺傳特徵,遺傳性腫瘤家系及高危人群研究,多組學數據套用於癌症早期檢測的技術開發,基於基因組學技術的癌症個體化治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成果。
1989年,薛伯壽由中國中醫研究院推薦赴荷蘭神州醫藥中心創辦“西歐高級中醫提高班”,任主講教授兼臨床指導,任職兩年,期間培育了20餘名針藥兼用的醫生。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薛伯壽為傑出的臨床家,行醫六十載,注重個體化診療,以仁者之心,恪守醫德,始終為患者考慮,處方輕靈,價廉 效佳。”(中國中醫科學...
1986年7月至1995年11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原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相繼擔任神經內科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從2004年至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 [2];2021年4月至今受聘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研究員及...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2009年02月—2019年06月,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流行病學部主任、研究員、教授。2015年07月—2019年06月,擔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01月,南京醫科大學“顧東風院士工作站”簽約暨揭牌...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及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建立多學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醫藥重點領域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在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框架下,研究設立國家中醫藥科技研發專項、關鍵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和國際大科學計畫,深化基礎理論、診療規律、作用機...
1.開發穿戴式腦電設備,研發精神疾病定量診斷和個性化精神健康防護診療新技術;2.基於穿戴式生理信號監測的學生課堂學習狀態評測研究;3.個體化糖尿病健康管理體系及資料庫構建;4.軍事心理學套用研究:包括軍人睡眠、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情緒、認知功能等。學術成果 從事跨學科醫學與信息技術相關研究,與多個科室的醫生合作...
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位化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催生的適宜中醫“臨床科研一體化”特點的新臨床科研範式將會把辨證論治個體診療過程中蘊含的中醫對疾病認識、治療效果、創新方藥、創新理念等,從渾然一體、難解難分的“一體化”中分辨出來。2.3 “以人為中心”是真實世界中醫臨床科研範式的根本特點 中西...
承擔或參與國家十一五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首都發展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課題等課題10項。參與撰寫論文及著作已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著作獎二等獎及第五屆中國老年腫瘤大會大會論文特等獎各1項。共發表論文24篇,已主編及參與編寫醫學著作11部。擅長治療 中晚期腫瘤的中西醫綜合治療,如乳腺癌...
主要從事兒童腎小球疾病研究,強調中西醫思維的融匯和藥物的結合;提出腎病患兒藥物治療、營養協調、適當鍛鍊、免疫調節、家庭護理和心理疏導相結合的全息化治療方法。負責和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8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0篇,SCI文章2篇。參編書籍三部。2010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1年獲中華中醫...
博士後流動站工作期間,師從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學專家)——王永炎教授、中醫個體化治療與療效評價的奠基者——劉保延首席研究員。研究方向:中醫個體化診療及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的研究與套用。參與了國內首箇中醫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及相關技術平台的研究和開發、基於結構化電子病歷系統的2型糖尿病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