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譜人之歌》是著名歌手程意演唱的一首歌,謹獻給貴州遵義程氏持之以恆執著一生、無私奉獻尋根修譜人程躍華(字恩聖 號耀華)先生以及廣大家譜研究者、愛好者。2018年10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譜人之歌
- 歌曲時長:0時4分42秒
- 歌曲原唱:程意
- 填詞:程意
- 譜曲:龍奔
- 音樂風格:民通
- 歌曲語言:國語
- 發行時間:2018-10-09
《修譜人之歌》是著名歌手程意演唱的一首歌,謹獻給貴州遵義程氏持之以恆執著一生、無私奉獻尋根修譜人程躍華(字恩聖 號耀華)先生以及廣大家譜研究者、愛好者。2018年10月發行。
《修譜人之歌》是著名歌手程意演唱的一首歌,謹獻給貴州遵義程氏持之以恆執著一生、無私奉獻尋根修譜人程躍華(字恩聖 號耀華)先生以及廣大家譜研究者、愛好者。2018年10月發行。修譜人之歌 - 程意詞:程意曲:龍奔飽經風霜的...
《楊氏家譜史》貴州桐梓楊修禮、楊修國等,1990年據舊譜及其他文獻編纂。修譜人稱為播州楊氏土司始祖楊端第44代孫。譜分三卷,內容較為豐富,重要者有世次記、碑記、姓氏來源、世系源流、譜系、名宦詞、人物事跡、仕居分派史、承續總歌及註解、正宗源流等。該譜自楊端往上溯48代,謬悠難信;白楊端始譜歷47代...
《歐陽家譜》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家譜,出自《歐陽氏譜圖》。作品簡介 家譜是我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而且延續的時間很長。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這是許多家譜的序言中常常提到的話。歐陽氏家族的家譜,傳到宋代歐陽修時,他編寫了《歐陽氏譜圖》,這個族譜與蘇洵所編的蘇氏族譜,被稱作歐、...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譜牒、宗譜等,是記載某個姓氏家族子孫世系傳承之書,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作用,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由官修變為私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作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郡望、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可作為數典認祖...
宗族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一大特徵,家譜(又稱族譜)則是宗族文化的重要體現。一部優秀的家譜,記錄著一個家族的發源、發展及流布的歷史。馬氏家譜,正是一部部馬姓家族的發展史,是一部部維繫馬姓家族的聖物。修譜 中華民族有著追源尋根的優良傳統,表現在國家中,便是重修史書,表現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譜,視修...
“譜牒學”是一門專門研究家譜、族譜的學科。“家譜”是以表譜的形式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員事跡的圖書體裁。譜牒簡介 譜牒是伴隨著家族制度而來的記錄家族血緣關係的文獻,那么它的產生就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經形成,需要譜牒來記錄它內部的血緣關係;二是文字已經產生,並且有了簡單的書寫工具,...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學家為江西吉水周氏家譜寫序。如:解縉的《吉水桑園周氏族譜序》、楊榮的《周氏族譜序》(此譜為明初翰林院編修周敘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譜序》(此譜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彥奇、國子監博士周歧鳳重修)。起源 始祖:后稷 起源主要有四:1.出自周昌、周任之後。《河圖運錄法》載,遠古黃帝軒轅...
至此,胡家分為三個支派,這是支系家祠, 可以從掛線譜看出,胡家的宗譜同績溪其他宗族修譜時一樣都修有一個“輩份歌”,龍川胡氏不脫窠臼,也是五個字為一句,每個字的偏旁嵌有水、木、火、土、金,也是含有五行的,於是便出現下列的掛線:……胡錫燦-胡允源-胡樹銘-胡炳衡-胡增鈺-胡錦濤……。放置祖宗牌...
修譜祭:俗稱封譜,是宗譜編修完竣時的祭祖活動。合族聚會,儀式與大祭同,舊例"封譜"的譜牒,由輩分最低者緘封,由輩分最高者收藏。婚俗 畲族婚俗實行一夫一妻制,初時實行族內遠房成婚,對歌找戀人,自許終身,後來逐漸演變為經媒人介紹,雙方同意後聘禮成婚,現畲漢通婚日趨增多。景寧畲族中間世代傳承的婚俗...
故修譜之事,勢在必行。清同治年間,本族先輩張賡泰曾為家族修譜,因代年遠湮,惜未存世。公元一九九九年(農曆己卯年)夏,本族十九世張彥榮念及余浩大家族無譜,而憑藉自己青年時期閱看舊譜的記憶和訪家問戶,歷盡千辛萬苦修得《涇陽龍泉張氏族譜》一部,為我們張氏家族後世子孫寫下了有據可考的文獻資料...
同時,常州還發現了岳飛屯兵淹城時的兩個手書題詞。一是岳飛給常州蘇東坡後人修譜時的題詞:“眉山蘇氏傳世至寶”,一是岳飛給武進王氏修譜時的題詞:“王氏世寶”。行雍僧獨修茅庵 弘光元年(乙未年,1645年),50多歲的四川行腳僧行雍前往東海龍池,從茅山翻山道後經過武進。偶然聽說武進南部有一古城遺址,淹溪...
並還特地邀請同邑名人殷松年(墨卿)、蔣啟鴻和同支脈的王配坤、王作梅(倆人都是洪巷村人)來協助修譜。在續修“王氏宗譜”的過程中,就有王竹梅(殷松年讚譽他年輕有為是教育界之翹楚)向荊村王氏族人提議:應該將私人家裡的私熟館集中到祠堂里來,這會讓家庭比較貧困人家的子孫也能受到啟蒙教育,以便多出人才...
然修譜之弊有四焉,誕者援引上古以為尊,若淳安汪氏以魯侯為祖,若潘陽吳氏以季札為祖,不幾於誣祖乎?微者依附貴顯以為榮,若杜正倫家世寒微,而自托於城南諸杜,柳自榮出身麼麽,而自稱淮陰諸柳,不幾於謟合乎?且有厭其祖考之憸壬而臧厥名焉,如吳興秦氏恥檜之奸而謂非其祖,浙水蔡氏羞京之佞而孫...
程姓譜書儘管繁簡有別,但就內容而言,和其他姓氏的譜書大體相同,包括序、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規、先祖行狀、家族文獻等。家族世系是家譜的中心內容,為譜書所必備。序言有自序和他序兩種。 自序為修譜人自寫,他序多讓當地的地方官或社會名流撰寫。序言 一般包含以下幾項內容:1、闡述自始祖以來派系分衍和播...
然風雨千載,經絡難數;何以啟後,惟有修譜。家譜繕則宗族親,宗族親則厚風俗。風俗淳則旺家國,家國興則振寰宇。故而世界大同,源於一家之始,吾輩能不修家譜以穆宗親乎?乃賦詩以祝曰:薛氏之宗,車祖奚仲。橫空出世,助推國興。運雖輾轉,不降德行。薛姓綿延,子孫蕃功。追思懿操,百感盈胸。滌潔靜嘉,...
家譜文獻 江蘇江都束氏族譜八卷,(民國)束增富主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補經堂木刻活字印本。始遷祖為[明]束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圖書館。字輩排行 河南項城束氏字輩:培希子松盛,至兆汝本然,唐欽鴻楷照,增鎮法樂天。安徽舒城束氏字輩:玉志克學,永慶傳家寶。江蘇興化、鹽城束氏字輩:子時文定遠,富繼...
蘇家圍蘇氏修譜狀況 蘇氏衍派與分居 河源蘇氏分布及支派 廣東蘇氏分布及支派 蘇圍八景詩 科舉時代蘇家圍的私學盛況 東山學堂和十一所書房 科舉制度對蘇家圍的影響 可字輩無白丁 燒殺以壯軍威不可在蘇圍 蘇家圍的古建築 十八座老屋 老屋的排水系統 古民居幾種設施的作用與功能 古民居的價值判斷 禁止亂搭亂建碑...
家譜文獻 湖南湘巴庾氏家譜三卷,首一卷,(清)庾大醇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庾億續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濟陽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庾氏族譜,(現代)庾裕良主編,2007年計算機雷射照排膠印本。公開出版。現被收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如李姓改稱為李佳氏,康姓改稱為康佳氏,馬姓改稱為馬佳氏,連明代降將尚可喜在修譜時,也將本宗族的姓氏改稱為沙各達哈拉。滿族民族共同體中的漢軍八旗部分宗族,除在這一時期效仿滿洲八旗氏族的姓氏外,許多宗族在先世源流上也加以附會,多將自己的先世溯為女真氏族成員,使世人難以辨別其姓氏的緣尾。在遼東...
本人舉我國厲姓宗譜中編撰較早的東陽宗譜為例:該地第一次修譜於北宋哲宗紹聖三年,即公元1096年,當時距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和蘇洵(公元1009年—1066年)分別創歐蘇譜諜體系未遠,此後至今近1000年,已連續修譜二十餘屆,每屆均撰譜序列於譜前。歷屆譜序中除了介紹修譜緣由,歷代名人外,對厲氏世系源流也作...
從此,他的子孫後代就和木刻活字印刷與修譜結下不解之緣,“梓輯”就成為他們的謀生之技,一代代傳承下來。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王法懋的後裔們也嚮往更安定、更便於賺錢的地方。明正德(1506—1521)間,王家一支派由福建遷至浙江平陽縣浦尾、翔源、仙姑洞一帶。清乾隆元年(1736),年近...
家譜文獻 江西南昌向塘鎮白塘宗氏祖譜一卷(原本,譜邊部分被燒),前後修譜人名次,始修於明洪武辛未歲篆修族譜人(公元1368年)三十二世孫恆孔正(東房),明成化庚寅歲重修族譜人(公元1465年)三十五世孫銳叔穎(三賢),明嘉靖甲寅歲重修族譜人(公元1522年)三十六世孫珊伯華(三賢),白塘始祖尚武,行添三名斌號...
卷首:譜序、修譜名次、凡例;卷一:聖容、聖廟圖考、聖林圖考、祠規、家訓、排行字、姓源圖記、聖跡;卷二:年表、祀典、祭期、歌章;卷三:藝文志;卷四:世系圖、宗派總論、大宗世襲圖、襲蔭;卷五:世紀、流寓支派;卷六:發祥世系、發祥世紀;卷七:家傳、墓誌、壽序、題詞;卷八~二十:世系、世紀;...
家譜文獻 葉赫納蘭氏族譜,(清)常英輯,興泰,玄孫祥安多次修編,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那興泰初修序,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那興泰二修序,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那興泰三修序和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那祥安四修序。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
六修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巧月,由寧國縣廩生洪範撰寫《湯氏重修家譜序》。現存《銀峰湯氏宗譜》,纂修時間為清光緒二十七年巧月,為第六次所修,總計四卷。卷之一為新序,舊序,族諭,凡例,家規,修譜名目,領譜字號,卷號,目錄,排行字樣,祠堂圖,像圖,始祖府祝、白凡世系。卷之二為東湖、羅林、米塢...
據現存家譜記載,該村張氏自永樂由晉遷直,始居於大名府元城縣之前沙河麓村,故後沙河麓東門外有始祖之墓焉,數世後又遷於張莊及南樂張胥平村,又有張莊遷至丁莊,自丁莊遷西付集。百年前居於張莊村的張氏後人,多為周邊富人做長工、佃戶,後成家立業,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張氏家族。河南省南樂縣福堪鄉張胥平...
巫清,寧化人,處州通判,於北宋建隆辛酉二年(961年)主持修纂巫氏族譜,稱創修閩譜,為吾族最先修譜者。巫潛,寧化人,志榮公後裔,進士,廣東懷集縣知縣,宋寶慶乙酉(1225年)年啟修閩譜。巫雙瑞,字祥卿,號雲岩,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庚戌榜、探花及第,並招為附馬,統理諸軍都督府大都督、光祿上...
又據平川區《吳氏家譜》載:張、趙、吳本是一族之人,互不得通婚。後明軍徐達繼續清剿,於黑虎岔東上岔與昴空發生遭遇戰,昴空長子陀喊被徐達一箭射中而亡,且徐達提走了陀喊首級。昴空痛失長子,揮淚就地捏了個蕎面頭顱掩埋長子殘軀於上岔里東山下(遺址今仍在)。眼看元朝大勢已去,遂無心再戰,解甲歸牧,...
主要集中於仙桃(前沔陽)、天門、潛江、洪湖、監利、漢川、武漢等地,其中仙桃市別姓最多,1992年修譜統計約3500多人。仙桃市原為沔陽,因沔水(今稱漢水、襄河)流經而得名,歷代建制為州、府治所。元末,沔陽人紅巾軍領袖陳友諒稱帝號大漢,與朱元璋於鄱陽湖交戰被射殺,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沔陽並大舉移民。沔陽...
)家譜文獻 字輩排行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楊姓歷代名人805名,占總名人數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楊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數2.02%,排在第六位;楊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楊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2.12%,排在第十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