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姓
- 屬於:遼東滿族氏族
- 讀音:Nuó,Nā
- 類型:姓氏
滿族那姓,那姓起源,起源一,起源二,起源三,起源四,起源五,起源六,起源七,起源八,起源九,起源十,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聚集地,遷徙分布,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那鑒,那彥成,那木拉,那啟剛,那學榮,那岩,那姓用聯,四言用聯,五言用聯,六言用聯,七言用聯,
滿族那姓
遼東的那氏滿族宗族,是以氏族宗譜中所載,以一世祖納齊布為祖先的納拉氏後裔,即明代中後期的哈達、烏拉兩部納拉氏氏族。除此以外,在海西女真其他部中的納拉氏氏族,與此部納拉氏氏族,並無血緣關係連帶。如輝發部納拉氏在遼東《納拉氏譜書》中將其姓氏的冠用業已說明。“輝發部先世,原系黑龍江東海岸窩集部尼瑪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其始祖昂古理、興濟理二人,自黑龍江載木植主獲利,移遷於察魯居焉!察魯地有扈倫國納拉姓噶楊阿、圖莫圖二人平素結好深厚,俱由察魯移居張地,四人聚約修睦,昂古理、興濟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納拉。
從上述資料記載中,民間納拉氏存藏的史料已將納拉氏的宗族血緣關係闡述清楚,即海西女真四部中,輝發與葉赫兩部的納拉姓氏族,與哈達、烏拉兩部的納拉氏氏族先人,不屬同宗。由史料記載中可以得知哈達、烏拉兩部的納拉氏先世,原居住地為黑龍江中下游,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進行了兩次規模較大的遷徙,於明末遷至興京地區。
明代時期的納拉氏氏族姓氏是由音移變化而來的。這一姓是納蘭產生的音移變化。在此之前,金、元時期女真的納蘭姓氏為納刺姓,部名為納喝。納喝部在歷史上曾居住在今吉林省葉赫河流域。而在金代,納刺氏的女真姓氏漢譯過來為康姓。由此可知,今日遼東滿族那氏的姓氏演變,一直是沿用原始姓氏音移的方式演變下來,直至清代中期冠漢字姓至今。
那姓起源
起源一
那姓源於春秋時期,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楚武王滅掉權國(今湖北沙洋縣北),改置為縣。公元前676年,權縣尹斗緡率領權人舉行暴動,被楚武王鎮壓下去。楚武王把權人遷往那處(湖北沙洋縣西南那口城,有些人後來就以地名"那"為姓,稱那(Nuó)氏。
起源二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那縣,屬於以地名為氏。漢朝時期,西北地區有個那縣(今寧夏固原),在當地的少數民族中,有按漢俗以地名稱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三
起源四
源於羌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東漢時期,西北、西南地區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漢化過程中,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姓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ē。
起源五
起源六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納賴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rai Hala,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稱奈曼氏,源於遼國時期蒙古乃蠻部,以部為氏,世居敖漢(今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im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顏吉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ikite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
⑷.蒙古族納雅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為姓,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
⑸.蒙古族納伊氏,世居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i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那氏、納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其他像納賴氏、鼐奇特氏、納雅氏、納伊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
起源七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中的那姓,有三個主要的來源:
⑴.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左右)率族人入附明朝。後徙居安徽全椒衛所,改漢名為陳景通。在其裔孫中,後有冠漢姓為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
⑵.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在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中期(公元1442年左右)入附明朝。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授職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卒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子一輩時,有人改漢姓為那氏,有人改漢姓為郁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
⑶.滿族中的查喇拉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那氏,清朝中期該族人中有入伊斯蘭教者,將那氏帶入回族之中。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
除了回族查喇拉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以外,其他回族那那罕後裔、那罕帖木兒後裔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
起源八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夸爾達氏,亦稱夸爾那氏、夸哈那氏,滿語為Kuwarda 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所冠漢姓為那氏、桑氏等。
⑵.滿族那勒加氏,滿語為Nalgiya Hala,滿族脫譜姓氏,亦稱那爾加拉氏,北京市滿族有此姓,世居地待考,後多冠漢姓為那氏。
⑶.滿族那木圖氏,滿語為Namutu Hala,世居諢都和色(今地待考),人口極其稀少,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⑷.滿族納塔氏,滿語為Nata 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坦部,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那氏、白氏、納氏等。
⑸.滿族囊佳氏,滿語為Nanggiya Hala,源為海西女真的後裔,世居綽爾河流域,所冠漢姓即為那氏。
⑹.滿族訥哷氏,亦稱那爾氏,滿語為Nere Hala,世居黑龍江兩岸,所冠漢姓為那氏、春氏、康氏等。
⑺.滿族烏魯哩氏,亦稱吳魯哩氏,滿語為Uluri Hala,漢義“獼猴桃”,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那氏、石氏、趙氏、吳氏等。
⑻.滿族諾拉氏,滿語為Nora mongu,是著名的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少,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後多冠漢姓為那氏。
⑼.滿族納拉氏,亦稱那拉氏、納喇氏,滿語為Nara mongu,在文獻《遼東納拉氏譜書》中有記載:海西女真四部輝發部的先世,原系黑龍江東海岸窩集部尼瑪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伊克得里氏,滿語為Ikderi Hala),其始祖為昂古理、興濟理二人,自黑龍江載木植主獲利,移遷於察魯居焉!察魯地有扈倫國納拉氏噶揚阿、圖莫圖二人平素結好深厚,俱由察魯移居張地,四人聚約修睦,昂古理、興濟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納拉氏。清朝中葉以後多稱那氏、納氏、康氏等。
⑽.滿族葉赫氏,滿語為Yehe Hala,漢義“盔頂”,本葉赫河之名。葉赫部的先世系蒙古土默特部,始祖興懇達爾漢,奉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命,率其部民兵等衛守開原界北圍場,後興懇達爾漢滅了扈倫納喇部,兼併其民眾那拉氏(納喇氏),遷徙至葉赫河兩岸(今吉林葉赫河),改稱為葉赫部,以部為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因此有族人稱葉赫那拉氏(如慈禧太后即其後裔)。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那氏、葉氏、納氏等。
⑾.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章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新賓章京河畔)、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馬爾墩(今遼寧新賓上夾馬爾敦村)、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蒙古族那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所冠漢姓為那氏、張氏、尹氏、章氏、杭氏、車氏、英氏、寧氏、桂氏等。
除了滿族諾拉氏、葉赫氏、納拉氏、章佳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以外,其他滿族夸爾達氏、那勒加氏、那木圖氏、納塔氏、囊佳氏、訥哷氏、烏魯哩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
起源九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鄂溫克族那克塔氏,世居郭絡羅(今內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kt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那氏。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
⑵.鄂溫克族那哈密瓜塔氏,亦稱納哈塔氏,源出金國時期鄂溫克納合部,世居郭絡羅溝(今內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扎羅木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hat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該支那氏正確讀音是Nā。
起源十
源於彝族,出自明、清時期雲南彝族那氏土司,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雲南彝族那氏土司,源出雲南彝族羅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後裔,由明太祖朱元璋賜姓為那,在明朝時期出任沅江軍民府土知府。
得姓始祖
子元(權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兒、依克得里·昂古理(納拉·昂古理)、依克得里·興濟理(納拉·興濟理)、納拉·噶揚阿、納拉·圖莫圖、默特·興懇達爾漢(葉赫·興懇達爾漢)、那直、那天鳳。
郡望堂號
郡望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為知府。那嵩沿襲祖職為沅江土官,嚴格遵照國家法令,循法無過。
聚集地
遷徙分布
那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八十一位門閥。
今安徽省的泗縣,遼寧省的新賓縣、瀋陽市、蓋縣、岫巖、大連市、西豐縣、鳳城市、本溪市,吉林省的安圖縣,山西省的孝義市,江蘇省的江陰市,浙江省的金華市,四川省的德陽市、劍閣縣,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市,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甘肅省張掖市等地,均有那氏族人分布。
家譜文獻
葉赫納蘭氏族譜,(清)常英輯,興泰,玄孫祥安多次修編,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那興泰初修序,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那興泰二修序,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那興泰三修序和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那祥安四修序。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蘭氏八旗族譜,(清)額騰額,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納蘭氏八旗族譜二十二卷,(清)葉赫納蘭·額騰額輯,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拉族氏譜,(清)祥安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那拉氏宗譜,(清)延升編,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滿蒙旗姓葉赫那拉氏宗譜,(民國)庚延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瀋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遼寧鳳城那氏家譜一卷,(民國)那壽山纂,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鳳城縣檔案館。
四川省那氏族譜一卷,民國那兆甫撰,1930年手抄本,現被綿陽市科技局那順貴個人收藏。
字輩排行
雲南大理那氏字輩:“仕子品維正”。
雲南鳳慶那氏字輩:“義朝國建家(嘉)”。
- 四川劍閣那氏字輩:“景仲萬仕芳霄維,可安純元明顯通,順天文耀宗光祖,家珍孝友國寶忠,君欽相用邦基定,治續玉成德化隆,良才繼起懷先正,子胤昌榮福祿崇”。
遼寧岫巖那氏字輩:“曾承宏基業萬世可景昌勤儉榮華遠富貴永吉祥”。
吉林長白山那氏字輩:“必是文員登金榜學禮書傳家”。
黑龍江那氏一支字輩:“洪槐萬瀛恆兆”。
那氏一支字輩:“興再正順家永秀廷宗”。
遼寧瓦房店那氏一支字輩:“連寶成榮貴,家傳百世昌,宏才興學業,立志做忠良”。等
歷史名人
那鑒
明朝時雲南土官。嘉靖中他殺其侄知府那憲,奪其印,密約交趾蠻族叛亂。後被朝廷招安,不久又再次叛亂,兵敗後自殺。
那彥成
那木拉
男,1948年10月生,內蒙古烏蘭浩特人,蒙古族。主任編輯。中共黨員。畢業於內蒙古大學中文系。現任呼倫貝爾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系內蒙古記協理事。20多年的新聞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88年以來成功地組織拍攝了諾敏塔拉迎春晚會、首屆呼倫貝爾草原之夏電視節;成功地組織拍攝了“馬背上的水手”等數十部反映呼倫貝爾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人文地理專題片,其中與孟和、朝克、小平等合作拍攝的《呼倫貝爾草原》1990年獲中國電視委員會頒發的三等獎。1996年在呼倫貝爾人民廣播電台成立四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稿“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在《內蒙古廣播電視》雜誌上發表;論文“淺談廣播工作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在《人民日報》新聞座談會上榮獲三等獎。1997年,在第四屆中國廣播獎廣播新歌徵集優秀作品評選中,監製的歌曲“阿爸的草原”榮獲銀獎。有領導才能和前瞻意識,勇於改革,開拓創新。1994年率部門主任南下考察,尋求改革良案,合作撰寫《學習考察報告》。1995年開始成立調頻台的工作,廣播改革取得顯著成績。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那啟剛
男,1943年生,遼寧省鳳城市人,錫伯族。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於遼寧師範學院畢業。現任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兼物理研訓員。中共黨員。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二、三、四、五、六屆政協委員。曾有十餘篇教育科研論文在省市縣獲獎。其中《根據桓仁山區特點開展教學研究》一文被縣科協評為優秀論文。《發揮教研員在物理教研中的作用》、《當前教學工作中應著重抓好常規教學管理》等五篇論文獲市級優秀論文證書。《試論1986年遼寧省國中升高中物理試題》、《實施素質教育,繼續教育是關鍵》二篇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證書。《貫徹調整意見的幾點做法》一文在省級刊物《教學研究與指導》上發表,在編者按中給予高度評價。提交的《關於對我縣實施素質教育的建議》建議案,在縣政協第六屆二次會議上宣讀,得到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由於在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中成績突出,遼寧教育學院於1999年5月在桓仁召開“遼寧省國中物理教師教學基本功表演賽暨繼續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充分發揮參培教師的主體作用,扎紮實實搞好學科基本功培訓》的成果匯報和經驗介紹。大會對桓仁的經驗,對十幾名物理教師的成功表演和全體物理教師的成果展示給予高度評價,並號召全省學習桓仁的經驗和做法。
那學榮
女,1959年生,新疆人,滿族。共產黨員。1980年到奇台縣圖書館工作,曾先後在自治區和昌吉州舉辦的培訓班系統地學習圖書管理業務。曾承擔分管圖書的分類編目和外借、清理本圖書館建國以來歷史書刊、清理歷年各類畫報、清理歷年報紙等工作。還在承擔清理建國以來館藏圖書工作中具體負責分類、排架、著錄工作。另負責參考諮詢並指導全縣各文化站的工作,使8個文化室的圖書管理工作走上規範化軌道。1990年擔任奇台縣圖書館館長一職,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從確定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入手,對圖書館各項工作全面進行科學化管理。同時對鄉鎮文化站負責人和圖書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從而促進了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和發展。在為新建圖書館大樓籌資問題上,知難而上,不畏勞苦,帶病奔波,終於使一幢嶄新的圖書館大樓拔地而起。連續六年被評為圖書館支部和縣直機關黨委的優秀黨員;在單位業務考核中,連續八年被評為優秀。在其正確的領導下,奇台縣圖書館被評為1996年度昌吉州先進單位、1997年度縣治安模範單位。1998年被命名為國家三級圖書館,自治區二級圖書館,縣文明單位。
那岩
那岩,「科技美學」團隊創始,手機測評師,青年畫家。2012年以前活躍在漫畫及插畫領域,為百萬暢銷書《藏獒》創作全本插畫;2012年末創辦獨立測評團隊[科技美學],2013年起推出數碼產品的視頻測評。
那姓用聯
四言用聯
姓啟那處;望出丹陽:全聯典指那氏源流和郡望。
五言用聯
惠德及庶民;功績著遼西: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揚州刺史那椿諾事典。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
六言用聯
七言用聯
丹心一片為百姓;陽光萬尋照九州: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那氏望族居住地“丹陽”二字的嵌名聯。
遼左著軾熊之績;維揚貽琴鶴之風:上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揚州刺史那椿諾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