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海澤

保爾·海澤

保爾·海澤(1830年3月15日—1914年4月2日),德國詩人、劇作家、翻譯家。

1830年3月15日出生在德國普魯士邦首都柏林。父親是當時有聲望的古典語言學家,與文化界名流如威廉·洪堡等都有很深的交誼。母親是猶太大銀行家的女兒,酷愛文學,精通英、法文,從事過文學翻譯和戲劇活動,她的姊妹中有兩人成了作家,雖然並未取得什麼成就。保爾·海澤不僅自幼受到文學薰陶,而且早早與文藝界發生接觸,詩人、作家如艾沁多夫和凡爾哈根,音樂家如孟德爾頌和李斯特,甚至還有斐迪南·拉薩爾,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爾·海澤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柏林
  • 出生日期:1830年3月15日
  • 逝世日期:1914年4月2日
  • 職業:說家、詩人、戲劇家
  • 畢業院校:柏林大學
  • 代表作品:《特雷庇姑娘》(1858)、《母親的肖像》(1859)
人物生平,幼年時期,青年時期,文學作品,作家集團,抒情詩,戲劇創作,長篇小說,Novelle體裁,中短篇小說,作品特點,內容方面,人物方面,總結,藝術形式,

人物生平

幼年時期

保爾·海澤資質聰穎,8歲即進入文科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優異。與此同時,對於文學的愛好更急劇增長,甚至在上數學課時還偷偷閱讀庫琅的小說和海涅的《遊記》。在中學的最後一年,與三個同學共同組織了一個名為“俱樂部”的文學團體,每周秘密聚會,朗誦各自的詩作,其中被認為精彩的就抄在團體的記事冊上。這本約定對外秘而不宣的抄詩簿,不期卻落在作家埃瑪努伊爾·蓋貝爾手裡。蓋貝爾時年31歲,在文壇上已有相當名聲。讀罷四個中學生寫的詩,他立刻發現保爾·海澤“特別有天才”,遂另眼看待,讓這個16歲的少年成了自己的忘年朋友。這樣,海澤便結識了對他一生的發展產生最重大影響的人。
1847年3月,海澤中學畢業,進入柏林大學攻讀古典語言學。但是不久就心生苦悶,因為他感到,自己的全部心智“都完全集中到了文學事業上”。這時候,是蓋貝爾將他引薦給著名的藝術史家弗朗茨·庫格勒。在庫格勒周圍,聚集著一批年輕的學者和文學家,後來成了德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重要代表的特奧多爾·馮塔納也在其內。庫格勒大力鼓勵海澤寫作,並介紹他參加了柏林的著名文學俱樂部“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四年後,海澤在這裡朗誦了自己的Novelle處女作《馬利昂》和另一篇詩體小說《弟兄們》,並雙雙獲得俱樂部舉辦的徵文競賽的最佳作品獎。

青年時期

1848年3月,柏林同歐洲其他許多大城市一樣,爆發了人民革命,保爾·海澤作為大學生團體的成員,也拿起武器走上街頭,同時發表了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如《古調德語新詩十五首》。3月革命失敗後,海澤於次年春轉人波恩大學繼續學習,但革命熱情不減,當萊茵蘭和巴登爆發人民起義時他深為振奮,曾考慮參加高特弗里特·金克爾教授組織的志願軍前往聲援,只因故未能如願。
1850年夏天,海澤前往瑞士旅行,回來後決定放棄古典語言(拉丁語、希臘語)的學習,改學現代羅曼語言(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等),為日後大量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作品打好了基礎。
但是,成為海澤一生髮展的重要轉折的,是另外一次旅行。1852年,大學剛畢業的海澤獲得普魯士政府資助,到義大利遊學一年義大利古老的文化、美麗的風光和純樸的民情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對他此後的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正式任務是研究考察羅曼語古代手稿,但是成果並不多,且發生一件不愉快的事:梵蒂岡教廷圖書館將他逐出門外,理由一說是他違反規定偷抄古手稿,一說是他1850年寫的劇本《羅馬的弗朗西斯卡》觸怒了教廷,被教廷視為“有傷風化”。然而對於海澤的文學事業,義大利之行的收穫卻太大了。一年中,從北到南,他遍游這個南方古國:在佛羅倫斯,他研究文藝復興的宏偉建築和藝術珍品;在羅馬,他廣交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那不勒斯,他流連忘返於維吉爾墓前;在卡普里,他對漁民的生活進行深入考察;在米蘭……在威尼斯……在比薩……義大利淳樸善良的人民,明媚跨旋的風光,古老悠久的文化和歷史,都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從長遠看,在義大利的經歷不僅為他以後創作的相當大一部分作品特別是中短篇小說提供了素材,而且對他以追求明朗、和諧為主的美學思想和創作風格,也產生了明顯影響。再看直接的具體的結果,就是他在旅途中寫成了反映卡普里漁民生活的《犟妹子》這篇 Novelle。《犟妹子》長僅一萬餘字,只能算個短篇小說,但一經問世卻給作者帶來巨大聲譽,真正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從此,大量的作品便從海澤的筆底涌了出來。
1853年秋,海澤回到柏林,正在考慮是否做專業作家而猶豫 未定之際,突然接到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連二世要他去慕尼黑的邀請。國王答應給他每年高達一千金幣的俸祿,所求於他的不過是參加宮中不太經常舉行的科學文藝討論會而已。原來,和自己的父親路德維希一世一樣,馬克西米連二世也雄心勃勃,企圖把慕尼黑變成為德國科學文化中心,因此,不但大事收羅學者文人,而且自己還出席和主持討論會。年僅23歲的海澤所以能得 到如此一個“美差”,又是先一年到慕尼黑的蓋貝爾大力舉薦的結果。海澤於 1854年移居慕尼黑,在這裡生活了半個多世紀,並與著名作家弗蘭茨·庫格勒的女兒結婚,悠閒而優裕的生活使他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從事創作。並且,他與著名作家庫爾茨、凱勒、施托姆、馮達諾等保持友誼和書信來往。這時,在以蓋貝爾為精神領袖的所謂“慕尼黑作家集團”中,定期討論文學藝術問題,朗誦自己的作品。海澤參加這一團體的活動,並很快成為該團體的首領和作品最多、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與蓋貝爾和後來很快便湮沒無聞的弗里德利希·波登施德特一起,被時人稱為慕尼黑文壇的三巨星。
1855年至1895年,他總共發表中短篇小說集20卷,收入100多篇作品。他力圖保持傳統的藝術價值,使之免受政治激進主義、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的侵蝕。他的作品傾向於理想化,不願描寫人生的黑暗面,並憤怒地譴責當時正在興起的自然主義傾向。
1864年,馬克西米連二世死了,其子路德維希二世要求蓋貝爾和海澤自行提出申請,否則停發年金。二人不予理睬,新國王沒辦法,只好繼續施予“恩澤”。四年後,他終於以蓋貝爾在一首詩中支持普魯士的政策為理由,停發他的俸祿。為表示對國王不滿,海澤也自動放棄了俸祿。不久後,蓋貝爾因病返回故鄉呂貝克,海澤遂成為慕尼黑乃至整個南德文壇的領袖,國內外的重要作家如馮塔納、施托姆、凱勒、勞伯、格里爾帕策、黑勃爾以及挪威的易卜生和比昂遜等,都與他有或多或少的交往和通信聯繫。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海澤的聲譽和影響達到了高峰。
80年代以後,由於自身題材來源枯竭和德國自然主義崛起等原因,海澤的創作開始走下坡路,聲望也逐漸衰落。他這段時間的主要貢獻是在編輯出版、提攜後進和幫助同行方面。例如奧地利大戲劇家和小說家格里爾帕策,就是由於他的介紹才免於湮沒無聞。另外如馮塔納等相當一批作家,則由他提名而獲得各種文學獎金。由於他推薦的人不為官方認可,海澤於1874年和1893年先後辭去了馬克西米連獎金和席勒獎金的評審人職務。1884年,保爾·海澤以劇作《賽拜恩婦女》成為席勒獎金的獲得者,191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雖說姍姍來遲,卻成了80高齡的作家的晚年安慰。瑞典文學院因“他作為抒情詩人、劇作家、長篇小說家和聞名世界的中短篇小說家,在長期創作生涯中所顯示的滲透著理想的非凡的藝術才能”授予他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當時他已80高齡,未能參加授獎儀式。
1914年4月2日,保爾·海澤病歿於慕尼黑

文學作品

保爾·海澤兼為小說家、詩人、戲劇家,從中學時代開始寫作,在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作品是異常豐富的,計有:長篇小說九部,中短篇小說一百八十多篇,大量的抒情詩和政治詩,戲劇近七十齣,此外還有相當多的論文、回憶錄、日記以及與馮塔納、凱勒和施托姆等的文學通信等。不僅如此,海澤還是一位傑出的成就斐然的翻譯家,翻譯出版過西班牙和法國的詩歌,義大利的童話、民歌、喜劇和小說,以及馬基雅弗里·奧里約斯托和莎士比亞等一系列重要外國作家的作品,其譯作很得時人好評。最後,在1871至1903年的三十二年間,他編選出版了《德語中短篇小說寶庫》、《外國中短篇小說寶庫》和《新編德語中短篇小說寶庫》,三套選本加在一起多達六十二卷,可以說集19世紀以前的世界中短篇小說之大成,其貢獻與功績,也不可低估。

作家集團

在德國文學史上,保爾·海澤的名字通常都與所謂“慕尼黑作家集團”聯繫在一起,他的創作被認為體現了這個集團的思想和美學觀點,一般說來,這種看法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他一生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慕尼黑,與該集團成員特別是它的精神領袖蓋貝爾關係密切,思想和創作自然會在不少方面受其影響。但是,作為思想銳敏的天才,他早年又深受以歌德為代表的德國古典主義以及義大利人文主義的薰陶,再加上與國內外的優秀作家有著直接間接的廣泛接觸,其作品,特別是較早期的小說和詩歌,便經常突破了蓋貝爾等的思想和美學實臼。
所謂“慕尼黑作家集團”產生於1850年代中期,其思想傾向和美學觀點乃是liu年革命失敗後德國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中存在的悲觀失望情緒的反映。加之慕尼黑當時還是個行會手工業居於統治地位的落後城市,該集團成員中的小市民氣也比較重。蓋貝爾本人的政治態度則更加保守1848年以前即反對革命,熱衷於鼓吹中世紀的君主制。在美學上,他主張所謂“純藝術”和“為藝術的藝術”,反對文藝干預現實生活,更鄙視革命前後產生的政治詩歌。整個說來,慕尼黑的作家們都傾向於唯美主義和形式主義。
海澤的創作,特別是晚期創作,的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極少,也有過於講求形式的唯美主義傾向和較濃厚的小市民氣,這無疑都與蓋貝爾的影響和保守環境的局限有關。但是,他始終堅持自由民主的信念,忠於人道主義傳統,同情被壓迫民眾,與蓋貝爾等又有著明顯的差別。他早期的成功創作,更與慕尼黑其他作家那些“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語。
保爾·海澤用不同的體裁創作的作品都很多,但是成就卻參差不齊,在當時雖然全得到推崇,真正價值和對後世的影響卻很不一樣。

抒情詩

海澤以寫抒情詩開始創作,早年受浪漫主義詩人艾沁多夫影響,後轉而師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形式與風格多所借鑑,作品雖也傳誦一時,曾為勃拉姆斯、舒曼等一百多位著名作曲家譜曲,但終因缺少獨創性而經不住時間考驗,在今天其價值已遠不如他翻譯介紹的外國詩歌。

戲劇創作

海澤的戲劇創作也對德國古典戲劇傳統和奧地利大戲劇家格里爾帕策亦步亦趨,加之又多以古代希臘羅馬和意、法等異國的題材為內容,在六十多部劇作中涉及德國現實生活的僅《漢斯·朗格》和《巴伐利亞人路德維希》等兩三部,整個說來意義也不大。

長篇小說

在長篇小說的創作中,保爾·海澤則遵循青年德意志派的古茨河夫和施畢爾哈根的路子,但卻被認為沒達到前者的哲學深刻性和後者的政治尖銳性。在他的九部長篇小說里,惟有《世界的孩子們》(1872)和《眾峰之上》(1895)這兩部取得了成功。前一部揭露教會的偽善和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淪喪,出色地塑造了一個被視為“現代塔爾丟夫”的偽君子形象;後一部則有力地批判尼采的超人哲學,鞭撻了殘酷壓迫勞動人民的統治階級。
用以上幾種體裁,海澤都未能創做出具有長遠和巨大價值的傑作,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形式和風格方面因襲多,創新少;二是內容和題材脫離現實,缺乏社會意義。因此,80年代以後,隨著一大批自然主義作家和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登上文壇,海澤即被譏為“專事模仿”和“已經過時”,是毫不奇怪的。

Novelle體裁

保爾·海澤的全部創作,只有Novelle這種體裁成就突出,一些優秀代表作在世界上產生過廣泛影響,至今生命力不衰。
在德國,Novelle的創作有著深厚的傳統,從歌德到托馬斯·曼,一代一代都名家輩出。保爾·海澤進行創作的年代,德國的Novelle正好發展到了最高峰。他不但可以向歌德、霍夫曼、蒂克、克萊斯特等前輩借鑑學習,更可以與同時代的凱勒、施托姆、邁耶爾等取長補短。他與凱勒、施托姆長期通信,主要內容就是就創作問題進行探討、切磋。對於薄伽丘以來的外國中短篇小說大師,他都有深入了解,其中特別推崇法國的梅里美、綴塞、莫泊桑和俄國的屠格涅夫,從他們的創作中顯然也汲取了不少營養。這樣,他在學習借鑑方面便不是困於某一家一派,像在不成功的其他體裁創作中那樣,而是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不僅如此,海澤在創作中還十分注意創新,從而形成了自己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和個性。他既不同於典雅寧靜的歌德,更不同於神秘詭話的霍夫曼,與深刻細膩的凱勒也有顯著差別。整個說來,他的創作以現實主義為基調,同時又有著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在德語Novelle的發展史上,保爾·海澤占有一個獨特的不可取代的地位。享有“中短篇小說家中的莎士比亞”之稱的凱勒,認為他在Novelle“這一體裁內創造出了一些嶄新的東西”。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馮塔納,稱讚他是自己時代“最富於創造力的文學天才”。19世紀丹麥的大批評家勃蘭兌斯,則把他的中短篇小說成就與霍夫曼和梅里美等相媲美。
作為中短篇小說家的海澤之所以獨樹一幟,取得突出成就,是與他對Novelle這一體裁的本質有著深刻的、獨到的理解分不開的。在1871年出版的《德語中短篇小說寶庫》第一卷序言中,他把自己的理解做了系統而生動的闡述,提出了著名的“獵鷹理論”。“獵鷹”一詞典出薄伽丘的《十日談》。在《十日談》中講的每一個故事前面,都有一段簡短的引語,其中第五日第九個故事前的引語是這樣的:
費得里哥為一位太太耗盡了家財,總不能獲得她的歡心,從此只得守貧度日。後來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愛的一隻鷹宰了款待她,她大為感動,就嫁給了他,並且給他帶來豐厚的陪嫁。
從這段引語中,海澤悟出了Novelle的一個基本特徵,要求每一個作者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我的‘鷹’在哪裡?那使我的故事區別於其他成千上萬篇故事的獨特之點在哪裡?”海洋的“獵鷹理論”,對於歌德和施雷格爾兄弟關於Novelle應該講一個“新鮮”、“獨特”、“聞所未聞”的事件的提法,做了很好的發揮,很受人們的重視。應該指出,這種每篇作品都得有自己的“鷹”的主張,就是要求作者刻意求新,標新立異,不僅僅指作品的情節而言,而指作者的整個風格;不僅僅適合於帶有傳奇性質的Novelle,也可以和應該在原則上適合於其他文學樣式,因為,雷同刻板,因襲模仿,平平淡淡,對於整個文藝創作來說都是不可取的。

中短篇小說

在中短篇小說的創作中,海澤看來是自覺地實踐了上述主張,因此他的作品,特別是早期的優秀作品,不論題材內容或是藝術形式都富於個性特色,叫人一讀就被吸引住,讀完後久久不會忘懷。
他最重要的中短篇小說有《犟妹子》(1855)、《特雷庇姑娘》(1858)、《母親的肖像》(1859)、《安德烈亞·德爾芬》(1859)、《安妮娜》(1860)、《麥爾林》(1892)等。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不少詩歌和長篇小說。1872年出版了《詩集》,其中一些詩篇被著名作曲家舒曼、勃拉姆斯和沃爾夫等譜寫成歌曲。他的長篇小說有《世界的孩子們》(1872)、《在天堂》(1875)、《反潮流》(1904)、《維納斯的誕生》(1909)、《眾峰之上》(1895)等。此外,他還寫了不少戲劇,如《科爾貝格》(1865)、《哈德良》(1865)等,但多不成功。在從事文學創作的同時,海澤還潛心於文學研究工作,寫了許多論小說創作技巧以及關於歌德、施托姆、格里爾帕策作品的論文。此外,他又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翻譯家,譯了許多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優秀詩歌。由於他全面的才能,他被稱之為“繆斯的寵兒”。
《安妮娜》

在奧地利南部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山村,村中的居民純樸、善良,過著恬靜、安寧、與世無爭的生活。
安妮娜是村中富戶、村長莫利茨的獨生女,不僅單純、聰明,而且美麗非凡,被父親視為掌上明珠。安妮娜已經19歲了,雖然情竇已開,村中不少小伙子追求她,但她尚未找到意中人。父親也在為她的婚事操心,一心要為她物色一位英俊、能幹、出身名門的未婚夫。
一天,村中來了一個衣著寒酸的年輕畫家。他名叫安德雷帝,來自義大利。又飢又渴的安德雷蒂來到安妮娜家門前,請求安妮娜給他一杯水,並在她家門前的長凳上休息片刻。安妮娜給畫家拿來了水和麵包,並同他攀談起來。當她得知安德雷蒂父母雙亡,到處流浪,僅以給人畫像的微薄收入勉強生活時,對他產生了深深的同情。這時,安妮娜的父親從外面回來,了解了畫家的身世,提出讓他暫時在他家的一間閒置的小屋棲身。
畫家在村中為村民們畫像,出色的技藝和正直的人品很快獲得了大家的好感。安妮娜也漸漸同他熟識起來。畫家提出,要為她畫一幅最出色的像以報答她和她父親收留他的恩情。一次,安妮娜去看望女友途中失足掉進水潭,畫家奮不顧身跳進刺骨的水中將她救起,自己卻差點淹死。此後,他得了肺炎,只是在安妮娜溫柔的照顧和護理下才漸漸痊癒。
在為安妮娜畫像的日子裡,兩個年輕人互相產生了好感,萌發了愛情。但這事很快被莫利茨察覺。他雖然覺得畫家正直、樂觀,救了女兒的命,但讓一個沒有地位和財產的陌生人做女婿卻無論如何不能同意。況且,他已相中了鄰村一位農場主的兒子,一個相貌堂堂的精明幹練的小伙子。
一天晚上,莫利茨同女兒散步時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讓她過幾天同他一起去鄰村作客,同那位小伙子認識。安妮娜聽了父親的話大吃一驚。她告訴父親,自己已經有了意中人,那位流浪畫家。老人非常悲哀,說自己已經老了,唯一的心愿便是為心愛的女兒找到一個中意的丈夫。他請求女兒一定要滿足他這最後的願望,否則他便會傷心而死。安妮娜內心雖然十分痛苦和矛盾,但看見體弱多病的父親那憔悴的臉,想到母親死後他給予自己的愛,還是勉強同意了。
相親進行得很順利,雙方老人商定了婚禮舉行的日期。安妮娜與畫家再次幽會時,把這一切告訴了他。兩個相愛的年輕人淚流滿面地相互擁抱,作最後的訣別。安妮娜告訴他,她雖然身不由己嫁了別人,但她的心是永遠屬於他的。
婚禮舉行的那一天,畫家獨自一人來到山頂,選擇一棵能望見安妮娜家的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安妮娜從女友那裡獲悉這個訊息時,不顧一切地衝出人群,奔到懸崖邊縱身跳進了深深的水潭。

作品特點

內容方面

就內容論,他的小說的題材不論是古代的或是現實的,不論是義大利的或是德國的,都始終重在發掘人性中的善和美。因此,他常常描寫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情(如《犟妹子》)和無私的友誼(如《台伯河畔》),常常歌頌舍己助人(如《死湖情瀾》)和殺身成仁(如《安德雷亞·德爾萊》)這樣的壯舉。他小說中的主人公,幾乎都是心靈純善、氣質高尚、獨立不羈、熱愛自由、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正面形象。對於剝削階級中的偽善、自私、貪婪、殘忍、凌弱餡強這些醜惡性格,他雖也揭露和諷刺(如《安妮娜》和《安德雷亞·德爾勒),卻只是作為陪襯,順便為之而已。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惡人壞人,如密探薩姆埃勒、貴婦人阿迷黛、富商貝佩以及教皇和他身邊的教士等,但多半只像在諷刺漫畫中似的粗粗勾勒出來,形象遠遠不如正面人物典型、充實。這些,一方面說明海澤在創作中堅持西歐資產階級文學的人道主義傳統,是他的一個可貴的優點。但是,另一方面,在自由資本主義逐漸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級矛盾尖銳化,社會道德淪喪,惡之花滋生漫長的19世紀後半期,這樣一味追求美和善有時又不免使他失去堅實的立足之地,墜人唯心主義的理想主義。
在一篇題名《比薩的寡婦》(1865)的小說里,保爾·海澤明確地談到自己創作的上述特點,說:“我從來不能塑造一個身上沒有某些可愛之處的主人公,尤其是從來不能塑造一個女性形象,自己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愛上了她的。”又說,“有足夠的人寧肯去寫醜惡的東西。讓各人愛怎么寫怎么寫吧!”

人物方面

對於自己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海澤的確是懷著愛,努力發掘他們身上的美與善。但與此同時,他並不違背現實,無限制地片面地美化自己的主人公,使其成為“道德的典範”,而是也寫出他們的弱點、缺點,比如勞蕾拉的固執,費妮捷的迷信,安妮娜的軟弱,海倫娜的溺愛兒子,比安基的玩世不恭、生活放浪,安德雷亞·德爾第的相信恐怖手段、脫離民眾等。這樣,海澤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更加像活生生的人,更加富於立體感,更加真實可信。他們身上的好的品質,受到作者的熱情讚揚。對他們的缺點,他則給予善意的譏諷,結果給他的早期代表作《犟妹子》、《特雷庇姑娘》(1855)和《安妮娜》(1860)等,都增加了一種幽默風趣的特色。
保爾·海洋的人物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女性多而出色。在他筆下,婦女的優點不僅僅是一般作者所描寫的美麗、溫柔、善良,而且往往勝過男子,在生活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她們或獨立不羈,或敢作敢為,或聰明賢惠,或忍辱負重(如《失去了的兒子》中的海倫娜夫人)。特別是海澤作品裡的義大利婦女,更為人所稱道。凱勒1859年11月3日寫信給他說:“您用這些義大利少女的形象,塑造出了一種具有古代人式的淳樸和真摯熱情的光輝典型,賦予單純的自然肌體熱烈絢麗的色彩,從而產生出了特殊的魁力。”
還值得注意的是,海澤在創作中對勞動人民表現了相當深厚的同情。他所塑造的正面形象不少都出自下層。人性中的美和善多存在於他們身上,而剝削階級、統治者、教會則往往被描寫成醜惡可厭的。特雷庇山民挺身對抗官府,幫助費妮捷搭救菲利普,羅馬小酒館中下層民眾之間真誠相待,一起歡樂歌舞,這些場 面寫得十分令人感動。

總結

以上內容方面的種種特點,雖然有的也表現了海澤在美學觀點方面的唯美主義傾向,但歷史地看,仍說明他堅持資產階級文學的人道主義傳統,忠於1848年革命時期的自由民主信念。就算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海澤作品中所體現的美和善,也未必都已完全失去價值吧。

藝術形式

要真正了解海澤中短篇小說的特色,不能不注意他在藝術形式方面的追求和創造。與內容上求美、求善相適應,他在形式上也力求和諧、完整。早期,在內容充實、新鮮的情況下,他的確以高超的技巧創造出了一些瑰寶似的藝術珍品。他的構思布局精巧別致,故事情節變化多端,幾乎每一篇較優秀的作品都富有戲劇性和浪漫色彩,都有其出人意表和引人入勝之處,也就是說,都有自己的“鷹”。他的語言純淨、明快,不少時候還詩意濃郁。他對自然風物的描繪特別是對義大利的描繪真實生動,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的作品情節發展起伏跌宕,變化有致,如《安德雷亞·德爾泰》中三次行刺的描寫,由暗到明,由虛到實,一次比一次更加扣人心弦。他小說的結尾也多半頗見匠心,令人叫絕。當然,他的某些作品特別是後期作品,由於刻意求工難免顯出雕琢的痕跡,犯了唯美主義的毛病。他偶爾也有敗筆,如《安妮娜》的開頭和《台伯河畔》的結尾,似乎就可以作為例子。但不管怎么講,像保爾·海澤這樣一位獨具風格的中短篇小說家,他在藝術方面可供我們研究借鑑、閱讀欣賞的地方是不少的。
這個選集收了九篇小說,僅占保爾·海澤所作中短篇小說的一個很小的部分。不過最有代表性的早期傑作都已包括在內,同時也選了兩篇較晚的作品(《死湖情瀾》和《失去了的兒子》),以利於看出題材和風格的變化。保爾·海澤在我國尚屬第一次有系統地介紹,加之參考資料十分缺乏,譯者對他的評介和譯文在傳達原著風格方面都難免有缺點、錯誤,敬請讀者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