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蝕土壤

侵蝕土壤,是指已遭受水蝕、風蝕或剝蝕的土壤。根據被侵蝕後殘留的土壤發生層厚度,可將侵蝕土壤劃分為不同的侵蝕等級或侵蝕程度,通常分為無明顯侵蝕土壤、輕度侵蝕土壤、中度侵蝕土壤、強度侵蝕土壤和劇烈侵蝕土壤五級。無明顯侵蝕土壤A、B、C三層保持完整;輕度侵蝕土壤A層保留厚度大於1/2;中度侵蝕土壤A層保留厚度小於1/2;強度侵蝕土壤A層無保留,B層開始出露並被剝蝕;劇烈侵蝕土壤A、B層均無保留,C層開始出露並被剝蝕。侵蝕土壤既反映過去的水土流失程度,也反映目前土壤的肥力水平。由於土壤剖面發生層的流失,土體構型隨之惡化,在侵蝕嚴重的石質山區,基岩風化殼不同程度的裸露地表變成了無土層的岩性土,或稱粗骨土。

中文名稱侵蝕土壤
英文名稱eroded soil
定  義遭受侵蝕作用後殘留的土壤。
套用學科土壤學(一級學科),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二級學科)
西北黃土高原的黃綿土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均是原黑壚土或樓土以及黃壤或黃棕壤的剖面被侵蝕後殘留下的母質型的侵蝕土壤。它們已喪失原土壤的肥力,重新處於幼年土壤階段。侵蝕土壤在中國境內有較大的面積,侵蝕程度則因地而異。侵蝕土壤的研究對土被組合、土壤肥力演變、土壤基層分類以及對土壤的改良利用、制定水土保持措施等均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