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英(1907年1月17日—1935年1月20日),革命烈士,四川省鹽亭縣人。1922年,考入柏梓鄉高等國小堂,1925年,就讀於三台潼屬聯立中學;1927年,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政治講習所。學習結業後,任該軍宣傳處宣傳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三台黨小組長,開展工運、農運、學運等活動;1929年4月,參與鹽亭黨的籌建工作,後奉調回四川省委從事軍運工作;1930年6月,被派往合川、廣漢了解駐軍情況;1932年被派往二十八軍混成旅開展工作;1933年10月,負責省委軍委的工作;1934年4月,擔任邛大蒲中心縣委書記兼游擊區軍事委員,同年12月,由於叛徒出賣,他與妻子被捕,敵人勸降不成,便施以酷刑,終未能使他屈服,1935年1月20日,被秘密殺害於邛崍西河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伯英
- 外文名:Hou Boying
- 別名:本名侯登仁,又名侯服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7年1月17日
- 逝世日期:1935年1月20日
- 職業:中共四川省軍事委員、省軍委秘書
- 主要成就:組建中共三台地方黨小組
建立中共鹽亭特支 - 出生地:四川省鹽亭縣靈山鄉王家壩
早年經歷,思想轉變,投身革命,廣漢起義,殫精竭慮,壯烈犧牲,
早年經歷
侯伯英的父親侯暢如膝下子女六個,侯伯英排行老二,是侯門祖孫三代的男兒。公婆、父母對他倍加喜愛,尤望他長大成才,光耀門楣。侯伯英七歲發蒙讀書,天資聰慧,刻苦用功,私塾幾年,他除讀完了當時必讀的"四書"、“五經”外,而且研讀群書,無論小說、劇本,如《三國》、《水滸》、《聊齋》等,什麼都讀。
1922年春,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柏樣鄉高等國小堂。在學校里,他發奮苦讀,從不貪耍。1925年,高小畢業後,就讀於三台潼屬聯立中學。
青少年時代的侯伯英,性格倔強,待人誠實,遇有大同學欺負小同學,他總是挺身扶助幼弱,遇到誰家有苦難,他總是樂於接濟相幫。因而,深得大家的讚美。
侯伯英酷愛文藝,才貌出眾,演《四郎探母》,他扮演楊四郎;演《郾城大戰》,他扮岳飛。他說:“岳飛是忠臣,救國救民,應向他學習"。墳坪里的大石板,碾子溝的土台,是他的天然舞台,一演出,時常吸引不少觀眾。鄰近一個有錢人知道了,硬叫為他演出專場,娃娃們化裝演出了,侯伯英登場唱道:"本帥在駕下為臣,你這些烏龜王八,不做莊稼來看戲,個錢不給還把你老子看倒……”氣得有錢人瞪眼跺腳,趕上台去打時,他們已溜跑光了。這台戲,至今在人們的心裡還留著永難忘懷的印記。
思想轉變
當時,四川軍閥割據,連年混戰,勒派戰費,拉夫拉丁,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和痛苦。侯伯英家也深受其擾。有次過兵,一些士兵鑽到他家,搶走了家裡的豬肉等物,還用刀把多病的母親打倒在地。又一次過兵,國民黨部隊又拉夫,又搶糧,還把他的父親捆在柱頭上痛打一頓。侯伯英耳聞目睹軍閥割據,兵荒馬亂,滿目瘡痰的時局,滿腔怒火,憤慨地對老人們說:“這主要是世道不好,我長大了一定改它!”
作宣傳工作,侯伯英感到很理想,他遵循孫中山先生"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諄諄教誨,在實踐中領悟出,要喚起民眾,必須面向社會,面向民眾,面向工農兵,面向現實,有針對性地,深入淺出地宣傳民眾,喚起民眾覺醒。所以,侯伯英等人除寫文章辦牆報外,還到街頭、茶館、酒店,演出歌劇、話劇、活報劇等。一次以他主演的反映日本侵略朝鮮,奴役朝鮮人民的話劇《山河淚》,劇情扣人心弦,表演生動真切感人,圍觀者數不勝數。當地民眾喜聞樂見,很受民眾歡迎。
侯伯英潛心研究學習理論,研究歷史,正視現實。他讀了不少經濟、政治方面的書籍。一本名叫《對華的門戶開放主義》的小冊子,記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清王朝腐敗無能,中國日益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對他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以至後期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年,正值天旱,赤日炎炎,熱浪滾滾,禾苗枯萎,農民眼看秋收無望,生活無著,紛紛到縣府請求賑濟,縣府視若無睹,置之不理。此時,二十九軍軍部政治部主任蔣特生生日,各機關單位官員卻大送其禮,大擺宴席,賓客滿堂,演戲三天三夜,揮金如土。此情此景,侯伯英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他忿忿不平地指責這是:“為富不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刮民黨”。以後,他終日沉思、探索、尋求改造社會的途徑。
投身革命
余楨後任連長。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接觸,余楨對侯伯英的思想和活動逐步了解熟悉,成為知己,非常關心他的學習與生活,有意識地培養他,經常借給他革命進步書籍閱讀。侯伯英如獲至寶,久旱逢甘雨,如饑似渴地攻讀這些書籍。他所讀的《共產黨宣言》、《嚮導》、《新青年》等給他指出了方向。
於是,侯伯英提出了入黨要求,經組織考察,這年夏天,侯伯英、范洪先、羅定中被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經過他們共同努力,組織建立了中共三台地方黨小組,由侯伯英同志任組長。在中共三台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當地民眾革命社團如“涪波社、赤潮社、赤衛社、讀書會、學術研究會、農民之友社、農民協會、兒童團等,在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潼屬聯中、縣立國中、縣女中及部分鄉場”,象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競相發展,他們率領民眾開展了工運、農運、學運等活動。
1929年4月,侯伯英因公務回鹽亭(鹽亭屬二十九軍防區),上級黨藉此機會也派侯伯英籌建鹽亭的黨組織。侯伯英在鹽亭縣城,將范洪先早已在縣師校物色培養過的10多個學生,經過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後,建黨條件已成熟,分別舉行入黨宣誓儀式,於5月1日勞動節,成立了中共鹽亭特支,由范洪先任書記,虞國正任組織,侯伯英任宣傳。
鹽亭地方黨組織建立後,黨員分別串連和發動積極分子成立農民協會。龍潭、玉龍等國小成立"今天社"、“小陽社”。縣城各界人士和學生成立“工余俱樂部”、“磨灘社”。宣傳發動民眾同反動勢力開展鬥爭。
不久,侯伯英返回三台二十九軍軍部,一天,他回想過去,展望未來,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提筆寫了"共產黨萬歲"的標語貼在牆上,以抒發其內心的感情。敵人發現標語,大為驚恐、四處查尋懷疑對象,在軍部內大搜查。侯伯英面無俱容,沉著自若,敵人什麼也沒有查到。事後,他認真思索,勇敢而要注意鬥爭策略,謹慎細心。
夏天,侯伯英和軍部宣傳隊的10多個同事到成都。他找到了在三台二十九軍講習所一起學習而建立了愛情關係的女友黃作芸,向她談到了國民黨反動派叛變後,祖國暗淡的現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處境。中國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才有出路。並明確表明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一個職業革命者。他將拋棄金玉其外的飯碗,投身到火熱的鬥爭中去。希在革命的征途上,隨時給他督促和鞭策,黃作芸欣表支持。
為全力從事革命活動,侯伯英返三台即向二十九軍政治部交了辭職申請。政治部主任蔣特生批示:“愛生言切,希仍留部”。侯伯英見未批准,便大造要到南京去的輿論,而實際是已經奉調四川省委從事軍運工作。
廣漢起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四川省委根據中央指示,決定積極配合全國暴動,將黨團工會合併為各級行動委員會,領導各地武裝起義。並發出第十八號通告,調派了大批黨、團員和骨幹,分別安置在軍隊和地方工作,領導民眾鬥爭,發動游擊戰爭和農民暴動,創建新蘇區。
侯伯英調到省委後,即被派到合川,了解合川的軍運情況,因合川革命力量薄弱,起義條件尚未成熟。他向省委匯報這一情況後,省委派他到廣漢,幫助廣漢駐軍起義。
這以後,四川省委先後派出多人到該旅搞軍運工作,到1930年,已發展黨員一百多人。全旅三個團八個營,半數以上有中共黨的組織,不少連隊都有黨員。起義在積極地準備著。省行委派廖恩波參加兵變領導,實際由劉連波、徐昭俊負責。侯伯英參加了醞釀,討論起義的有關事項。
10月25日(農曆9月初4日)夜,起義開始了,起義人員占領電話局和電燈公司,控制了通訊和照明系統,砸開武器庫,奪取了槍枝彈藥,扣押了旅部秘書等可疑人員,擊斃了對抗起義的軍需處長和幾個值勤官。26日,全城平靜,改編部隊為工農紅軍二十六軍第一路,打出紅軍旗號、向綿竹方向挺進。起義開始很順利,幾天后遭到敵人合力圍擊而失利。
殫精竭慮
廣漢起義失敗後,侯伯英返成都。這時,他已經擔任省軍委委員、省軍委秘書,工作更忙。既要應付自己的社會職業(當時以報社校對,軍內文書作掩護),又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革命工作上,宣傳民眾、組織人員及士兵譁變參加紅軍,搞武器彈藥等等。他往往是清晨出去,午夜才歸,聯繫工作,接頭交換情況,多在茶館進行,較多的是"陸羽茶社"。
這一時期,全川軍閥混戰加劇,各地民眾鬥爭普遍開展。侯伯英受省委和省軍委的派遣,又先後到過廣安、永川、灌縣等地方檢查軍運工作,發動、組織兵變和農暴,迎接紅軍入川,一次,他給黃作芸寫信談他在外的艱苦,天氣酷熱,有時一天步行一百二三十里,救急藥品如十滴水等都得帶在身上。路上受了熱,病了,吃點藥,又抱病冒暑前進。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向川陝邊區挺進。侯伯英常常拿出報紙和地圖,從中了解紅軍的部署,行軍路線。常說:“徐向前是很有才能的軍事家,我們這一代人受苦難,等到下一代就可過上幸福生活了”。
為從人力、物力、財力、武器、醫藥等各方面大力支援紅軍,四川省委和省軍委做了大量工作、侯伯英的工作更忙,為了配合紅四方面軍的鬥爭,侯伯英到駐防崇寧縣(現鄲縣唐昌鎮)的二十八軍第六混成旅開展工作。在交往中,他結識了二團二營六連少校連長李奇柱(又名李鵬)。李奇柱是當兵出身,懂得軍事,社會交往寬廣,上至軍部,下至排班很有名氣。於是,他發展了李奇柱入黨。在這個部隊以後發展黨員,建立組織、聯繫敵軍中、下層軍官以及掌握敵軍狀態、發動民眾、擴大紅軍影響起了一定作用。1935 年1月,該旅被派往劍閣嘉陵江前線圍截紅軍,有兩個連舉行兵變,擊潰敵軍一個營,肢解了兩個連,給紅軍輸送了彈藥、醫藥,為紅軍渡江打下了良好基礎。1932年冬,侯伯英調走後,省委又派葉伯剛來該旅接替工作。這期間,侯伯英給紅軍和游擊隊,籌集輸送了不少武器彈藥。有一次,他隻身一人從校場壩二十九軍一個營長處,弄回手榴彈和武器。這些手榴彈、槍枝、子彈,每次都是分別裝進胡豆瓣罐、藥箱等器具內,外面貼上標籤偽裝起來送出去。
1933 年9 月,劉湘派出大批叛徒、特務在成都市內各交通要道及城門口暗設哨卡,大舉"清鄉"。在叛徒點水後,即對我地下黨黨員和革命分子進行跟蹤逮捕。我黨、團省委及成都市的領導機關先後被破壞。天空烏雲密布,日夜腥風血雨。侯伯英目睹此情,毫不膽怯,他同省委書記廖恩波,省軍委書記覃文等,堅守戰鬥崗位,頂逆風,戰惡浪,積極地為黨工作著。
侯伯英對黨的事業嚴肅認真,只要對黨有利的事,他就主動去乾,毫不推卸。省軍委機關管經費的人懾於白色恐怖動搖出走了。他自動收了幾次上級給"沈均偉"(即省軍委)寄來的津貼,每次二、三百個銀元不等,他馬上分發到同志們手裡,以便開展工作。有一次,一個同志因工作需要用錢,而組織上一時又沒有,侯伯英把自己的一床被蓋當了,把錢交給了這個同志。又一次,他動員愛人賣掉了結婚的一隻金戒指,他說:“現在為革命吃點苦,將來革命成功了,會比現在幸福十倍、數十倍”。有的同志生病了,或者負傷了,侯伯英總是滿腔熱忱地照料,親自找醫生看病、買藥,送湯送飯,照顧病員,望他們儘快康復,投入戰鬥。如遇有人見革命處於低潮而灰心喪氣,侯伯英總是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他說:“革命不是一帆風順,是會遇到逆流和艱難險阻,有時是高潮,有時是低潮,但終歸誰也阻止不了革命的前進”。他語言懇切,說得一些人充滿信心,又勇敢地踏上了戰鬥崗位。
侯伯英火熱的階級情誼,把同志們團結得緊緊的。當時,趙影梅(覃文的愛人)說侯伯英“沉靜得象個大姑娘”。覃文說:“在同志面前,他溫順得象大姑娘,對付敵人他卻十分猛勇、堅強”。
就在這個年頭,侯伯英家接連遭到了不幸,婆婆死,二弟亡,父親、祖父也去世。他得知訊息實為痛惜,多想回家看望親人,但因工作不能脫身,只好把懷念埋在心裡。
1933年10月,覃文被捕犧牲,廖恩波調中央蘇區,省委緊急決定組織臨時省委,由史伯康代理省委書記,組織殷自強,宣傳曾海雲(張守恆)。軍委侯伯英、葉伯剛,在省委領導下,當時全川的武裝鬥爭,"是在敵人前方,左右翼、後側組織兵變與建立新的游擊隊來瓦解敵人隊伍,:粉碎敵人對蘇區與紅軍的圍剿”。因此,特別“注意了前線的兵變與恢復邛大的游擊隊"。
邛大游擊隊,先為抗捐軍,是1932年成立的。活動工於邛崍、蒲江、名山、洪雅及大邑、蘆山一帶,抗捐、抗款、懲治惡霸,聲勢浩大,當時,反動政府十分恐懼,多次派兵對抗捐軍進行圍追堵截,使抗捐軍處於困難的境地。為了配合紅四方面軍行動,對付敵人圍剿,加強對抗捐軍的領導,1934 年4 月,省委派侯伯英到邛(崍)、大(邑)、蒲(江)一帶,指揮抗捐軍的活動,還先後派余宏文、何曼修、閔一涵、曾海雲到邛崍地區工作。
侯伯英到邛崍,以做茶葉生意作掩護,住在東街吳家染房。他任邛大蒲中心縣委書記,兼游擊區軍事委員,何曼修任宣傳,閔一涵管組織。抗捐軍正式改編為川康邊中國工農紅軍 游擊大隊,余宏文任大隊長,兼邛大游擊區區委書記,曾海雲兼任省委駐司令部特派員。隨即組織建立了12個黨支部,設定了6 個交通聯絡點,整頓游擊隊,使各地隱蔽的游擊隊逐漸恢復了活動。
這裡是武裝鬥爭前線,鬥爭十分複雜。侯伯英既管地方工作,又管武裝鬥爭。為工作起見,他每到一處不得不更換一個名字,侯玉州、侯伯勛、朱建文就是他曾用過的名字。他扮著茶葉商人,來回奔走於邛崍、大邑、蒲江等地城鄉,組織和領導民眾,開展鬥爭活動。一次清鄉,敵人將侯伯英抓住,他說:“我是做茶葉生意的,認識陳二娘。”敵人押他去問陳二娘,陳說:“我認識,是做茶葉生意的,我擔保。”由於侯伯英沉著機警,敵人又未掌握任何證據,只得將他釋放。
在中心縣委的領導下,邛大游擊隊日益壯大,侯伯英先後布置和指揮了幾次游擊戰,如雞公洞之戰,攔截敵人汽車一輛,繳獲一車武器彈藥和其他物資,蔣山之戰,打死清鄉軍10多餘人,余敵在一陣梆梆聲、喊殺聲中驚慌逃竄。在邛大蒲蘭縣交界的游擊區內,農民鬥志旺盛,成立了蘇維埃政權,組織了農協會、婦女會、少先隊、兒童團,還劃分階級成份,搞過土地革命,進行抗糧抗捐,追繳契約債券的鬥爭。石頭鄉還當眾火化佃契、當契和債契。
游擊隊活動頻繁,土豪劣紳紛紛逃遁,軍閥官府深感不安,他們在《新新新聞》上驚呼:“游擊隊在由邛州至雅州方向之馬路右邊一帶,所占幅員縱長70餘里,橫廣六、七十里。其 中居民五千多戶,已被匪赤化”。他們“組織嚴密,平時宣傳抗捐抗租,號召誘惑。一遇軍團,化整為零,分竄各地,故軍團一無所獲”。雖屬“星星之火,深恐為燎原之勢,再演成通南邑之慘劇”。於是,四川軍閥政府委派李家鈺為剿共總司令,先後糾合邛蒲周圍十五個縣的駐軍和團防隊,於1934年秋冬,又一次對游擊區進行圍剿。
鬥爭空前激烈,游擊隊堅持苦鬥,與敵人周旋於深山密林中。11月,曾海雲在一次反圍剿戰鬥中,為掩護同志和民眾撤退,不幸被捕英勇就義。面對敵人暴行和地主惡霸還鄉團的反撲,侯伯英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以高昂的革命意志,誓為勞苦大眾獻身。
他頂風冒雨,跋山涉水,廢寢忘食,終日奔走在游擊區內,一面組織游擊隊員和民眾,捕捉戰機反圍剿;一面親自書寫標語、傳單、布告,四處張貼散發,擴大游擊隊的政治影響。與此同時,他還籌集武器彈藥。將子彈、手榴彈、槍枝裝在易於隱蔽的麻罐子裡頭,上面裝上皮蛋等物。運給夾關、平落、石頭、鄭西山的游擊隊。在鬥爭殘酷時刻,大家見到了老侯,倍覺黨的溫暖,極大地鼓舞了游擊隊員和民眾時鬥志。
壯烈犧牲
審訊是個別進行的,敵人想勸降侯伯英,侯伯英卻神色不動,把陰森的審訊室變成宣傳革命的陣地。他揭露國民黨的罪行,自豪又激昂地指出:“共產主義必勝,資本主義必亡,中國革命必勝,國民黨必亡!”審訊者惡狠狠地叫道:“你未必不怕死”!
侯伯英斬釘截鐵地回答:“共產黨人是斬不盡,殺不絕的,怕死不革命,革命是不怕死的!”
第二天,侯伯英被帶上了沉重的腳鐐手銬。由城防部監獄轉到縣監獄,遍體鱗傷,精神不支,飯也無法吃,但他咬緊牙關,不哼不叫。又過了幾天,他懷著對黨的深厚感情和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給閔一涵寫了一張條子;“財產要保護,同志要照顧,平兒及芸亦希關注”。他預料到敵人對他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