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簡述
仫佬族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是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也叫“喜樂願”、“依飯公爺”,有祈神驅邪、保全集福、賀五穀豐登之意,是仫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感恩和祝願色彩。依飯節在立冬後擇日舉行,流行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東門鎮、四把等地。
由來傳說
關於依飯節,流傳著很多傳說,其中最廣為傳誦的傳說是紀念白馬姑娘:據說古時候,仫佬山鄉群獸為害,特別是獸王──神獅,兇猛異常,傷人畜,毀莊稼。正當仫佬人陷入困境時,來了一位白馬姑娘,她力大無比,射死了神獅,解救了萬民,並從獅口中奪回谷種送給人們,又用芋頭、紅薯做成黃牛、水牛為人們犁田耕地,教仫佬後生習武滅獸。從此,仫佬山鄉
風調雨順,
五穀豐登。
為紀念白馬姑娘的功績,每逢閏年立冬日,人們便以“峒”(
仫佬族以血緣聚居,同姓為一家族,族內分“峒”)為單位,集資輪流主持聚會,相沿成習,於是形成依飯節。這一天,仫佬族人要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門,擺上供品,表演持碗舞、持香舞等舞蹈。它表達了仫佬族人民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期望。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另外還有幾種傳說。
其一
傳說
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
其二
傳說宋代
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其三
依飯節是從紀念
仫佬族英雄羅義和羅英父女倆的功德演化而來的。傳說
羅義、羅英父女倆能射獅馴牛,又會墾荒忡地,使仫佬族人豐衣足食。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村村寨寨聚會敲鑼、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為還祖先願的節日。如今人們還在節日裡唱歌、跳舞,舞獅、舞龍、唱彩調,熱鬧的笑聲迴蕩在寨子中。青年們更是高興,他們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他們在山腳邊、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對答。小伙子先唱“邀請歌”,姑娘桿願意與之交流,則唱歌表示答應,至兩情相依時,則唱定情歌。悠揚的歌聲交織著青年們新的嚮往,給古老的依飯節增添了新的活。
主要活動
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
五穀豐收。
依飯祭祀儀式隆重而神聖。祭祀前,將36位神靈畫像掛於堂壁,面具擺放於祭壇桌上。選最長最飽滿的糯稻穀穗,用彩帶紮起,懸於牆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擺滿用
芋頭、紅薯刻成的水牛、黃牛模型,擺上
五色糯米飯,其周圍擺上芝麻、黃豆、
八角、沙姜等12種農產品和雞、鴨、魚、
豬心、豬肝等12種祭品,以示六畜興旺、農漁牧副豐收,不忘神恩祖德。歌師身穿紅衣圍桌邊唱邊舞,歌唱勸人去惡向善的"十勸歌",教人尊父母、敬師長、睦鄰里、誠實為善、信譽行商、勤儉持家、奉公愛國等等,較全面地揭示了仫佬人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追求
完美人生的理想。依飯節結束時,將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給各家各戶。
每逢節日除進行各種慶賀活動外,家家要置辦豐盛食品。如:雞、鴨、魚、肉及
糯米食品,還要按節令製作不同的節令飯菜。糯米製品是各個節日和喜慶日子裡的主要食品。結婚、小孩滿月等均要製作糍粑,此外還要做豆腐,辦酒席。
依飯節的活動內容,除了"峒"內族人聚會和祭祀神靈外,還請來
唱師,敲鑼打鼓,歌舞娛神。全村舞獅
耍龍,唱歌唱戲,連續進行三天,不過因影響生產現已不多見。
儀式
請聖
供放茶葉、柑桔、甘蔗、芝麻、黃豆等十二素“清筵”。由師傅逐一念唱36位神名,同時由另一穿法衣、戴線光童子面具的師公作舞,表示所敬請的神靈已降臨祭壇。
占牲
即牲祭神靈。各家湊36隻雞鴨,由師公宰殺一隻,並懸空書寫“超生度命”四字,然後於天井殺豬、宰雞鴨。
勸聖
請神靈享受供品。供:豬肉、豬頭、尾、內臟及雞、鴨、酒等12葷熟“濁筵”。
唱神
頌唱每位神靈身世、業跡。由一戴引光面具的師公邊唱邊跳。唱到某神,即由戴某神面具的師公上場表演。唱、演形式根據各神的身世和業跡特點而定。他們行罡走步中的翻爬滾打和對陣廝殺的表演都很精彩有趣。兩邊鄉民配合“嗬啊”襯音幫腔助威,氣氛更加熱烈非凡。
合兵
師公咬破紅公雞雞冠,將血滴於紅薯、芋頭牛身、糯米谷穗及酒碗。參加祭祀者每人喝雞血酒一口,按迷信說法,可以受到神靈保護。
送聖
即送梁九。師公送走36位神靈後,對梁九有特殊送別儀式,並具有與民同樂色彩。傳說梁九是維護仫佬人利益的清官,極受民眾愛戴。屆時,一師公戴面具扮梁九,扛一縛公雞的竹竿,持
酒壺,提一吹脹的豬尿泡邊走邊唱或與鄉民對答。內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產、生活瑣事。答不對者,梁九則以豬尿泡擊其頭,念道:公的尿泡敲你頭!引得哄堂大笑,情趣盎然。之後,梁九與祭祀會首互敬四杯酒,迅疾推倒坐椅,燃放鞭炮,表示所有災瘴瘟疫全隨豬尿泡被趕走。這時,鄉民們欣喜若狂地分到紅薯、芋頭牛及糯米谷穗回家供於神龕,以保人畜平安,五穀豐登。至此,祭祀儀式全部結束。
仫佬族依飯節是
仫佬族祭祖、祭神及慶祝豐收、保護人畜平安的隆重傳統節日。各地仫佬族過節的時間略有不同。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羅姓逢農曆
閏年的立冬日過節,每五年舉行一次;四把鄉
謝姓每逢醜、辰、未、戌年的立冬日過節,每三年一次;大梧村和四把鄉
吳姓每逢卯、未、亥年立冬後的頭一個未日過節,每四年一次。其他姓氏與上述略同。依飯節以一至三天為期。新中國成立前,依飯節在祠堂舉行,沒有祠堂的在族頭家舉行。屆時,祠堂門上貼對聯,門楣剪貼紅、黃、綠、藍彩紙九張,分別書寫“奉神”、“集福”、“慶賀”、“依飯”等字樣,堂前以松枝扎三門,堂中設壇,壇前燒香點燭,陳列供品。依飯節儀式的程式依次為“開壇”、“請聖”、“點牲”、“合兵”、“送聖”。整個儀式由兩位司公任司儀。其中一人頭戴面具,身著紅法衣,腳蹬草鞋,專跳請神敬神的舞蹈,稱為“跳師”;另一人著便裝,專唱請神敬神的經文,稱為“
唱師”。依飯節的
祭神儀式宣告結束,族人一起宴飲、唱歌、演對、
耍龍舞獅,歡慶幾個通宵。
傳承價值
新中國成立後,依飯節經過改革,成了
仫佬族人民慶豐收和繼承發揚民族文化藝術的節日,節間的
祭神儀式已逐漸簡化,封建
宗法性的東西棄掉,增加了演新戲、唱新歌、進行體育比賽和經貿活動的內容。
依飯節為仫佬族所獨有,是仫佬族信仰習俗長期積澱的結晶。它體現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進而成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徵。仫佬族的許多傳統民俗日益淡化,依飯節傳承的文化空間逐漸縮小,傳承後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