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改什麼、怎么改?

供給側改革:改什麼、怎么改?

《供給側改革:改什麼、怎么改?》是2016年4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佐軍。

基本介紹

  • 書名:供給側改革:改什麼、怎么改?
  • 作者:李佐軍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 ISBN:978711153453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
第一章“正確理解供給側改革”,重點分析了供給側改革的涵義、實質、特點、內容和著力點,提出了對供給側改革可能形成的誤解,探討了供給側改革與結構性改革、供給側力量的關係,從經濟學的頂層分析方法中找到供給側改革的方法論基礎,對供給側分析框架與需求側分析框架進行了對比分析。
第二章“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從六個方面討論了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和意義,得出:供給側改革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迫切需要,是推進結構調整的基本手段,是全面改革的題中之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供給側改革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有豐富的國內外實踐經驗。
第三章“反思需求管理政策”,首先分析了“三駕馬車”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然後分析了“三駕馬車”需求管理理論的五大缺陷,最後從四個方面得出供給管理政策帶來的後果:帶來了“投資依賴症”,帶來了“低效增長症”,加劇了資源環境壓力,帶來了經濟泡沫。
第四章“從供給側尋找新動力”,在分析經濟發展動力是一個包含一般性動力和特殊性動力在內的動力體系基礎上,分別從制度變革釋放改革紅利、結構最佳化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要素升級是經濟發展重要動力三個方面,得出供給側“三大發動機”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還從通過創新驅動尋找新動力、解放思想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兩個方面分析了供給側的新動力。
第五章“推進供給側改革”,主要闡述了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對策,包括供給側改革三十六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改革本身的創新和推進全面創新等。
第六章“做好供給管理”,按照2015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等方面做好供給管理。從調整存量來看,“去產能”是重中之重;從培育增量來看,重點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補短板重點是補好生態和農村貧困短板。同時,還不能忽視“去超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正確理解供給側改革
一、理解供給側改革的幾個要點
(一)供給側改革的含義
(二)供給側改革的實質
(三)供給側改革的特點
(四)供給側改革的內容
(五)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
二、避免對供給側改革的誤解
三、供給側改革包含結構性改革
四、供給側改革要利用供給側力量
(一)企業的數量和質量、企業的活力
(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人力資本)、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資本積累和資本運用效率
(四)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
(五)工業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六)制度變革和制度創新
五、供給側改革有經濟學方法論基礎
六、供給側分析框架與需求側分析框架形成鮮明對比
(一)需求側分析框架
(二)供給側分析框架
小結
第二章 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一、供給側改革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迫切需要
(一)需求管理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
(二)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後遺症越來越大
二、供給側改革是推進結構調整的基本手段
(一)中國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
(二)結構調整不可避免的陣痛表現
(三)推進結構調整、應對結構調整陣痛要靠供給側改革
三、供給側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題中之義
(一)推進供給側改革與推進全面改革是吻合的
(二)解決各種問題的出路唯有改革
(三)正視推進全面改革的新挑戰
四、供給側改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提高各主體的供給能力是擴大國內有效需求的前提
(三)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供給能力決定一國的競爭力
五、供給側改革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供給理論與經濟學歷史一樣久遠
(二)供給學派因使用了供給這個詞而成為最鮮明的供給側經濟學理論
六、供給側改革有豐富的國內外實踐經驗
(一)美國、英國的供給側改革和供給管理實踐經驗
(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多數改革都是從供給側進行的
(三)中國當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特殊背景
小結
第三章 反思需求管理政策
一、“三駕馬車”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三駕馬車”是什麼
(二)“三駕馬車”不是什麼
(三)過分依賴“三駕馬車”有許多副作用和後遺症
二、“三駕馬車”需求管理理論的缺陷
(一)“三駕馬車”需求管理理論的問題
(二)用“五個相結合”彌補需求管理理論的缺陷
(三)需求管理理論和政策被過度重用的原因
三、需求管理政策帶來了“投資依賴症”
(一)過分倚重投資拉動經濟會帶來“投資依賴症”
(二)中國已出現明顯的“投資依賴症”
(三)從根源入手擺脫“投資依賴症”
四、需求管理政策帶來了“低效增長症”
(一)不可忽視的“低效增長症”
(二)“低效增長症”的主要表現
(三)痛下決心加快治理“低效增長症”
五、需求管理政策加劇了資源環境壓力
(一)資源環境形勢日趨嚴峻
(二)造成資源環境問題的根源
(三)資源環境惡化帶來的挑戰
六、需求管理政策帶來了經濟泡沫
(一)投資拉動帶來了經濟泡沫的累積
(二)正視經濟泡沫累積帶來的風險
小結
第四章 從供給側尋找新動力
一、經濟發展動力是一個體系
(一)一般性動力
(二)特殊性動力
二、供給側“三大發動機”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用“三大發動機”取代“三駕馬車”
(二)“三大發動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三)制度變革是根源性發動機
(四)從兩個層面實現增長動力轉型
(五)轉型要依靠“三大發動機”
三、制度變革釋放改革紅利
(一)改革是最重要的動力
(二)改革釋放紅利的機制
(三)改革通過多種途徑釋放紅利
四、結構最佳化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
(一)“結構最佳化生產力”是經濟成長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結構最佳化釋放生產力的機制
(三)中國還有巨大的“結構最佳化生產力”
五、要素升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要素升級不同於要素投入
(二)要素升級既重要又緊迫
(三)要素升級面臨的障礙
(四)推進要素升級要採取綜合對策
六、通過創新驅動尋找新動力
(一)創新驅動刻不容緩
(二)創新驅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根源
(三)創新驅動要靠改革
(四)創新驅動關鍵靠人
(五)創新驅動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七、解放思想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思想是影響經濟發展的根源性因素
(二)思想通過各主體影響經濟發展的機制
(三)開啟“第三次思想解放”
小結
第五章 推進供給側改革
一、供給側改革三十六策
(一)六大主體對策
(二)六大要素投入對策
(三)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策之一——四大制度變革對策
(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策之二——四大結構最佳化對策
(五)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策之三——四大要素升級對策
(六)六大存量調整對策
(七)六大增量培育對策
二、在全面改革基礎上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一)推進全面改革
(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正確方向
(三)2016年的重點改革領域
三、推進改革本身的創新
(一)改革要有新觀念
(二)改革要有新理論
(三)改革要有新策略
(四)改革要有新突破口
(五)改革要有新招數
四、推進全面創新
(一)為何要推進全面創新
(二)如何推進全面創新
小結
第六章 做好供給管理
一、調整存量:“去產能”是重中之重
(一)中央經濟工作明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
(二)“三去”是一場存量革命
(三)“三去一降一補”可擴展為“六去”
(四)去產能是重中之重
(五)“去超建”同樣刻不容緩
二、培育增量:重點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培育增量的重點內容
(二)產業轉型升級是供給管理的重點
(三)從“供給側”尋找發展動力:以汽車業為例
(四)做好煤炭主產區的轉型升級工作
(五)推進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
三、降成本:應對“高成本時代”帶來的挑戰
(一)“高成本時代”悄然來臨
(二)企業“高成本”之困
(三)應對“高成本時代”的挑戰
四、補短板:重點補好生態和農村貧困短板
(一)補好生態短板
(二)補好農村貧困短板
五、配套政策:十方面工作重點轉變和五大政策支柱
(一)十方面工作重點轉變
(二)五大政策支柱
六、地方對策:地方政府如何做好供給管理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