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流
黔東南都是一個很難到達、神秘氣息很濃重的地方。
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鄉境內居住著苗、侗、瑤、壯、漢等民族,他們在這裡創造了無比燦爛的文化。無論是物質的
風雨橋、
吊腳樓、古井、
古驛道,還是非物質的
侗戲、
侗歌、
侗繡,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特別是侗族剌繡,古樸自然,顏色艷麗。
侗族刺繡是少數民族優秀
文化遺產的一個
分支,使其走向產業化後,可以使同樂4萬多少數民族民眾受益,同時可以解決約1萬名婦女就業難的問題。項目投資一定資金,使刺繡產業化,對規範刺繡行業、繼承和推廣民族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同樂精神文明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侗族刺繡是觀賞與實用並舉的工藝形式,繡品不僅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裝飾價值,其反覆繡綴的工藝還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侗族刺繡是
農耕文化的產物。
侗族刺繡是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集紡織、印染、剪紙、刺繡於一體的傳統工藝為當地許多婦女所熟練掌握。自古以來,這裡的民眾穿著很有特色,特別是侗族婦女,頭上包著自織的白頭巾,上身穿著對襟花衣,兩邊袖口鑲有寬幅花邊,衣腳衣叉都配有花邊,分層次,胸部另配一塊胸兜,因其部位是最能顯示技藝的地方,極其花樣繁多,有的繡上雙龍搶寶,有的繡上金錢葫蘆,有的繡上牡丹富貴,有的繡上孔雀開屏等圖案,這些就是具有濃厚的原始趣味的侗族刺繡。侗族刺繡的藝術品繁多,頭巾圖案、嬰兒背帶、婦女胸兜、布花鞋、鞋墊、菸袋、挎包刺繡等內容相當廣泛。
技法和造型
侗族刺繡這一民間工藝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嫻熟、系統的製作過程。刺繡是侗族服飾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兒童剛出生後就必須戴的帽子,身上掛的胸兜,背孩子的背帶蓋,到上衣的衣邊、衣叉,男人的綁腿,女人的鞋子、肚兜……都離不開刺繡,長期的、不斷反覆進行的勞動使他們的技術達到了卓越的程度,並使之發展成為一門藝術。
剪紙技法
一件侗族刺繡作品的完成,首先第一步是
剪紙,即需要用紙剪出各種圖案,再按照圖案進行刺繡。剪紙藝人使用小剪刀,在一張空白的硬紙上,根據頭腦中所建構的模式剪出一個個獨立的圖案,由於圖案是用於服飾的裝飾,因此樣式小巧精緻,而不同於北方剪紙圖案的大而繁縟。另外,關於圖案的變化,
博厄斯指出:“在無論任何裝飾圖案都必須安排在一定的面積里的情況下,工匠往往不願意由於面積的限制而把自己畫好的圖案切掉某些部分,而喜歡把圖案加以變化,儘可能把它裝在限定的框框裡。”侗族刺繡的容納面積也是有限的,因此剪紙藝人通常剪的圖案以條狀為主,當面積不夠時,便把圖案變形。比如一朵帶著枝葉的花朵,為了有足夠的空間,便將花朵的枝彎曲包裹著花朵,而且也使圖案顯得更立體。所剪圖案多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線條簡單的花朵、枝藤、鳥和蜜蜂的輪廓,較複雜的圖案是被侗族人稱為金雞的鳳凰。除了獨立的圖案之外,有時候也會剪具有一定情境故事的圖案,當地人再賦予它們自己的解讀。例如在一位年輕的孕婦家中,我們看到她為即將來臨的孩子準備的背帶蓋上,出現了猴子偷桃、老鼠上樹這樣一些“非傳統”的、有動態感的圖案。由於在剪紙之前並沒有用筆去勾勒任何形狀,只要稍微有些偏離或者過長、過短,這個圖案就無法修補,也就是一個失敗的作品,因此完全要憑藉藝人純熟的技巧和良好的形象思維、構圖能力。欣賞剪紙作品,除了要求線條流暢、邊緣圓潤之外,還要形狀規整、寫實。當然剪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幾十年來反覆實踐的結果,相對來說圖案並沒有和以前有太大的變化,自然可以掌握運用自如的技巧和規範的動作。在一個三千多人的村公所中,一般只有十個左右技藝高超的剪紙藝人,而且多為年紀較大的婦女。女孩子可以從十一二歲就開始學習刺繡,但是卻要到三十多歲才開始學習剪紙。另一方面是因為剪紙速度較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供別人使用,而刺繡則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人們便將重心放在刺繡上。
刺繡技法
將剪紙圖案貼到布條上,便可以開始進行刺繡操作。布條顏色的選擇只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在刺繡的時候,左手固定布條,右手自如地上下穿針,對於當地每天都要進行刺繡操作的藝人,她們都會把左手大拇指的指甲留長,以便於更好地固定布條和針。然後以大概60°的角度從背面將針穿出,把線覆蓋在剪紙圖案表面,再以同樣的角度將針穿入背面。每次操作動作必須保持線的距離相等,拉力均勻,才能使得刺繡的表面光滑、勻稱而細密。在刺繡顏色的選擇、搭配上,基本按照事物原本的顏色配給,也是以紅色、綠色、藍色為主,當地人稱這樣的顏色顯得十分喜慶、漂亮,並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這三種顏色都是大自然的動植物顏色當中最亮眼、最奪目、最能刺激人感官的,再將它們與布條的顏色搭配在一起,呈現出繽紛多彩的效果。
構圖
人類基本的感官審美中,總是容易對凌亂的事物產生排斥,而傾向于欣賞排列有序、規整、令人愉悅的事物。藝術品的構造通常會按照一定的規律布局,侗族刺繡在構圖上便嚴格遵循著對稱的原則。首先上衣左右兩邊的衣邊、衣叉、袖口,左右腳上的綁腿圖案,無論是顏色、樣式還是在排列的結構、位置上均是相互對稱的。其次,在一副較大的刺繡作品內部,同樣也恪守著對稱的準則。以兒童的背帶蓋為例。背帶蓋為正方形,四周分別由四條刺繡布帶組成,左和右對稱,上和下對稱,四個角落則由四個三角形的刺繡組成,以上方左右兩邊的圖形為對稱,下方左右兩邊另外再相互對稱。背帶蓋的中間部分由八個小圓圈,圍著中心的一個大圓圈組成,這八個小圓圈以自己的180°角形成了四組對稱。不論圖案有多么的小,或者是一片葉子,或者是一根樹枝,都能從對稱的另一方找到相應的一模一樣的圖案。由於圖案小而且多剪紙,藝人在排列圖案的時候會先尋找一條長帶子或者一個圓圈裡的中心點,再依次向外對稱排列。從背帶蓋的構圖中可以看出當地人對於對稱的要求和追求。
每個民族、每個群體的藝術品都有自己特定的風格,雖然在細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但是總體內部的風格是固定的。人們總是習慣於依賴自己熟悉的樣式,不論是日常用品的使用,還是事物的外在形態,一旦固定之後便很難去接受新的改變,一方面是由於使用上的不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心理的安全感需求,新的事物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被人們所接受,因此人們寧願選擇長期保守一種模式,創新思維自然會受到限制。通過與當地年紀最大(82歲)的一位刺繡藝人訪談得知,至少在她從小所接觸和創作的刺繡作品中,一直到2012年,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變化的。刺繡的樣式由剪紙所決定,而一個寨子的剪紙基本上均出於這幾位藝人之手(其他人都是從這幾位藝人手中購買),因而可以說,刺繡的總體樣式、風格是由這幾位藝人所決定的。
侗繡巧手
陳顯月於1964年出生於錦屏縣平秋鎮平秋村,外婆、母親均是當地赫赫有名的侗繡能手。在陳顯月12歲那年,體弱多病的父親不幸去世,家裡的負擔全壓在母親身上,幼小的她不得不輟學回家,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挖田、砍柴、餵豬,她樣樣在行,閒暇之餘她開始要母親教她刺繡。短短兩年時間,她就把母親掌握的所有刺繡技能學會了。陳顯月說:“對於侗家姑娘來說,學刺繡是沒有專門老師的,靠的是一個人的模仿能力與悟性,以及勤問和勤練。”學完媽媽掌握的刺繡技能後,陳顯月並不滿足,開始向寨上的其他刺繡能手求教,學做侗家背帶、
繡花鞋、寶寶銀帽等。出嫁後,陳顯月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繡花針,並開始學習侗家土布的製作技藝。“侗繡都是繡在侗家自己製作的土布上,要想把侗繡繡好,布料也是關鍵。我們學織布的過程與中原地區不同,要從種植棉花開始,然後紡織棉紗,直至織成侗家粗布。”陳顯月回想當年學藝的情景時,嘴邊仍掛著淡淡的微笑,絲毫不覺得這個過程有什麼辛苦。
侗家小兒背帶製作是最能反映繡女們技藝高低的作品,一塊小小的侗家背帶十分講究,上面要有龍有鳳,有蝴蝶有花朵。陳顯月指著背帶上特別漂亮的“圓”說:“這個圓代表太陽,黃線代表陽光的溫暖,圓裡面的花鳥、蝴蝶和魚等代表自由快樂、吉祥如意和年年有餘等意思。”據介紹,背帶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繡女們要先把圖案做成剪紙貼在背帶上,然後再根據個人愛好,用不同色彩的絲線把這些圖案繡在上面。製作一條較好的背帶,往往需要花上一年半載的時間。據悉,陳顯月除了是製作背帶的能手,少女腰帶、小腿包綁帶、少女披肩、寶寶銀帽及渚綾(侗家婦女盛裝)等這些侗家民族特色刺繡工藝品,她都是行家裡手。
尤為珍貴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後,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願意堅持學習刺繡的侗族姑娘越來越少,但陳顯月在勞動之餘,仍哼著侗歌,苦練刺繡,抒發著自己對人生的美好憧憬,盤軸滾邊繡技藝日益成熟。1995年,陳顯月在平秋鎮上開了一家小店,從事侗家刺繡工藝品及侗家染織工藝品的經營,研究侗家刺繡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內容。同時,她的小店也成了當地喜愛侗家刺繡的婦女們交流技藝、學習刺繡的場所。如今雖已人到中年,但陳顯月仍十分熱心侗繡的傳承工作,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當地婦女。據悉,到2011年,經她培訓的人員已達80人次,並帶出了6個徒弟,這裡的侗鄉人稱其是“侗家最美的月亮”,既無私又亮麗。2010年10月,她被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意義
平秋侗繡,發源於“百里侗鄉”的九寨,集紡織、印染、剪紙、刺繡於一體,整體浮雕感呼之欲出,自成風格,文化內涵深厚,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極高的價值。該繡種僅在錦屏縣平秋鎮及周邊的侗族群體中世代相傳,承載著世世代代錦屏北部侗民農耕文化的理想追求與精神寄託,集中體現了九寨侗族勞動婦女的智慧結晶,己經成為當地侗族文化模式的物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