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里村是榕江縣北部“七十二寨”侗族地區的一個侗族聚居村,共826戶人家、3320人、共15個村民小組。村轄面積29865畝,其中林地面積23023畝、總耕地面積5080畝、稻田3千於畝,本里村距離縣城79公里。距離鎮政府5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氣溫20c0年、日照時間長、氣候溫和,非常適合農業種植。交通便利南連樂里通榕江,北接兩汪鄉通劍河縣西上雷山出凱里,東出朗洞入黎平,村內的森林植被保存得非常完好,有名貴的禿杉樹群和紅豆杉樹群,並有2500畝的白岩山原始生態林區。村里民族風情濃厚,素有熱情好客、以歌會友、以歌樣心等優良傳統。本里村自上個世紀90年代始,就由村民組建一支自己的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隊伍,對“七十二侗寨”的歌謠、蘆笙、刺繡工藝等民間文化進行發揚,為村裡的文化旅遊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在2011年被縣文化局授予了“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的稱號。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本里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本里村
- 外文名稱:benli cun
- 別名:本里七十二侗寨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7205
- 地理位置: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樂里鎮本里村
- 面積:29865畝
- 人口:3320
- 方言:侗話
- 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18°
- 車牌代碼:貴H
村情介紹,族史沿革,教育發展史,旅遊開發,侗歌民俗文化,服飾刺繡文化,地圖信息,
村情介紹
七十二寨是指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公山東緣及榕江縣西北部以樂里鎮為中心的侗族村寨,包括有樂里、本里、瑞里、保里、勒里、往裡以及高平、歸基、興隆等地,其中各地又包含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幾個自然寨。
貴州榕江縣樂里鎮本里村是七十二寨內最大的侗族聚居行政村,現有大寨、王寨、宰本、舊寨、友寨、路邊新寨、孖生七個自然寨,共826餘戶,3320餘人,全為侗族。村轄總面積29865畝(其中林地面積23023畝);總耕地面積5080畝(其中稻田3000餘畝,旱地2000餘畝)。距縣城榕江79千米,距黔東南州府凱里125千米,南連榕江上廈蓉高速、貴廣高鐵;北接劍河通台江;西上平陽小丹江出凱里、貴陽;東出朗洞入黎平飛機場;海拔為750米,光照適度,雨熱同季,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年日照時數約1300小時左右,年無霜期約300天。
族史沿革
說明:以下部分內容來自社會調查報告——悠遠的歷史 不變的民族
本報告調查於2012年6月16日筆者在本里村作“陽光工程——特色工藝民族刺繡”工作期間,調查過程中,得到了本里村兩委和本里國小原校長張林祖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謝。
本里村及榕江縣侗族是從外地遷入的。現尚存於榕江車江口寨村的一塊碑文寫道:“此我村雞卦神壇地也。始祖由浙右之粵,移徙雷州星縣沿河而寄跡於斯。自車(寨)、魯(章魯)、及月(寨)、墨(寨)等處共十二姓。越元明至清,因不知來何年,先代祖始立寨於王甲螺形之半山,迄茲故垣基址。至今在益平原,樹木掩翳,深林密滿,難以居人,至明始入平地而居。逆未辟以來,緣本設立有此,迨雍正平成後,乃遷居於是焉。”而榕江縣平永鎮孖堯侗族《祭祖歌》中也說他們的祖先是甲午年(公元1414年)從膽(地名)出發,乙未年到孖堯落籍的。苗蘭、宰盪以及七十二寨一帶的侗族都口傳自己的祖先至少是在宋代至明、清時期,由不同地點陸續遷入榕江落籍的,迄今至少也有十九代人了。
關於侗族,據史書記載,秦時稱侗族為黔中蠻;漢代稱武陵蠻;魏晉南北朝稱僚;唐代在稱僚的同時又稱僚滸或烏滸;宋以後分別稱為仡伶、仡佬、仡僂、苗瑤等;明代始有峒人或峒蠻之稱;清代則多稱洞苗,民國時期多稱侗家或泛稱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侗族人民的意願,將族名統一稱為侗族。
教育發展史
民國初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國民教育制度開始建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貴州與西南成了抗戰的大後方,國內淪陷區的許多知識分子疏散到貴州,榕江因水路暢通便利,使外來人才大量增加而促進了貴州省包括榕江在內的教育事業發展。當時榕江縣興辦國立師範學校、國立廣西大學、國立漢民中學和桂林兒童教養院等也疏遷榕江,於是縣城內的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初級師範,中級師範、大學等一應俱全。榕江城裡教授學者雲集,文化和集貿繁榮,本里教育便是在這一崇文大氣候下於1939年創立起來的。
從1939年開始,隨著時局變化,社會變革,鄉紳林澤玉辦了兩年私塾後,於1940年在現在的校址,由地方名人志士牽頭,民眾出工出力,伐運樹木,修建了一棟三間兩層木質瓦房作教學樓,1941年開始,本里“國小”便現雛形,正式成立。抗戰勝利後,由於內戰,社會動亂局面使得物價飛漲,教育經費枯竭,本里教育事業雖受到嚴重影響,但卻從沒停辦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榕江縣人民政府於1951年接收了本里國小,並採取了“維持現狀,立即開學”的辦法,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的規定。堅持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和生產建設服務,學校面向工農子弟。從此,本里國小的教育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由於“重男輕女”現象嚴重,一直到1956年後學校才結束只有男孩的歷史。
1957年下半年後的“右派”、“右傾”、“大躍進”運動,學校師生因校辦農場勞動過多,課堂教學被忽視,隨意改變學制及教學計畫,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管理混亂,教學質量一再下降,直至1961年,根據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教育方針,同時貫徹了國家頒發的“小教四十條”後,本里教育又走上了恢復發展的道路,為地方建設和上一級學校培養輸送人才奠定基礎。
十年動亂,學校停課鬧革命,“貧管會”成了學校的決策組織,使本里的教育發展步入歧途。在這種對教育發展十分不利的形勢和條件下,本里國小時任校長陳元章和村乾們,帶領師生和地方乾群,於1967年至1968年,修建了一棟兩層8間教室的仿榕江師範教學樓造型的半工字形木質教學樓,這一積極而富於遠見的興教行動,為1969年本里國小的初小升完小提供了前提條件。1977年,本里增辦了戴帽國中。1978年10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教育戰線經過撥亂反正,端正了辦學方向。
1983年,鄧小平提出的“教育三面向”問世後,各級黨政對教育的重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1990年後,學校領導班子主動探索地方教育發展出路,在如何使民眾真正了解支持學校建設的問題上,以改善學校與村委協力辦學的親密關係為突破口,以經常保持工作聯繫為紐帶,以支持協助村級工作為校方誠意,於是,一場地方支教,黨政重教的教育發展翻身仗,在本里全面鋪開。
跨入新世紀,本里教育首先著力於教育的縱向發展問題,把目光聚焦於向上一級學校儘可能地輸送合格人才。為此。本里國小從1990年開始辦學前班。同時,也在處理教育橫向發展上大做文章,把掃盲、勞動力崗前培訓結合起來一齊抓,讓村民個個都具有種養植等相關的知識,加強村民的國語教育,儘量能用國語與外來遊客溝通。
旅遊開發
榕江是“兩高”(夏—蓉、貴—廣)大通道在貴州境內交匯於城區的少數縣之一,本里區位剛好在以台江、雷山為代表的“雷公山苗族原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和以黎平、榕江、從江為代表的“侗族原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主幹道上。榕江縣委縣政府圍繞“兩高”(貴廣高鐵和夏蓉高速)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大力發展民族生態旅遊業,建設旅遊休閒度假基地,本里村的經濟發展隨著全縣基礎建設的發展,把生態旅遊和民族風情旅遊當為首選。
成立了“民族法制文藝宣傳隊” 、全國首例“無訴訟村寨”、“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同時中科院、中央財校、鄉村旅遊開發專家等單位和專家學者對本里村侗族手工造紙和民族風情、自然生態的作了考察,“新農村村寨建設”規劃實地測繪已完成。
侗歌民俗文化
侗族歷史故事中,本里侗族遠徙前曾在中國南方嶺南一帶定居,由於戰亂紛爭、水災瘟疫、族群爭鬥,導致侗族先民在嶺南、江浙粵一帶無法生活下去,被迫溯珠江逆水而上,幾經輾轉顛簸,最後到達荒無人煙的現本里定居下來,同時,將自身歷史、典故等編成史詩或敘事歌謠等,用傳唱的形式得以延續,這也是今天七十二寨侗族音樂有不少音律和樂器同廣東嶺南一帶的民間音樂相似的原因。
侗族以歌交際、以歌傳情,素有“飯養身,歌養心”之美譽,著名的七十二寨情歌、七十二寨琵琶歌、牛腿琴情歌、踩堂歌、爬窗探妹、蘆笙舞等絢麗多彩;“侗族大歌”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深蘊的民族音樂文化價值作為侗族人民的聲音,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富涵民族特色的侗族吃新節、架橋節、種棉節、禾兜節(侗族大年)和侗族姑娘出嫁禮儀等更為古樸奇特;侗族手工造紙術,傳承了華夏造紙術文明遺風,富於傳奇色彩的民間奇人佚事、民俗鄉醫、信仰崇拜等更是讓人對遠古產生無限神秘的遐想。
本里侗寨是七十二侗寨中最大的村寨,這裡的石刻古井眾多,有特色的高保坎杉木吊腳樓建築。在民族習俗方面,至今仍保存著侗族古老的婚嫁習俗和節日禮儀,其中“爬窗探妹、隔窗對歌”的戀愛習俗和“攔路對歌、攔路喝酒”的迎賓禮儀形成了當地侗族文化的特色,還有侗族山歌、情歌,侗族蘆笙舞、侗族琵琶歌等音樂藝術,如在一年一度的“吃新節”、“侗年”里,他們用最隆重歌舞儀式邀請四鄰八寨的親友共歡度,慶賀新的一年的開始和豐收的喜悅。
本里七十二侗寨保留著原滋原味的侗族風情、高保坎、侗家特有的雕房以及古老的吊角樓房屋建築。走近七十二寨,恍惚走進了大自然,放眼望去,原始植被覆蓋了侗家山寨,花橋、吊腳木樓隱隱約約掩映在竹林環抱之中,構成了特有的綠色的天然屏障。沿著青草鋪就的山路來到寨門,你會看到熱情好客的侗家人,他們守著寨門唱起“攔路歌”,姑娘們的“迎賓曲”會讓你情不自禁地喝上兩口她們親手釀造的純香糯米酒,吃上一塊肥香肉和香醃魚,然後在眾人 “阿嗬”的歡笑聲中走進侗寨。
服飾刺繡文化
本里村侗族剌繡是婦女群體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女孩從記事起,針線就從未離過手,婦女人人都會刺繡,沒有婦女不會做針線活的紀錄,只有做多做少的區別。
本里村侗族剌繡圖案以龍鳳、雲彩、花鳥、蟲魚等為元素,偶有廟宇、鼓樓。圖案所表現的意境是侗族始祖母帶領族群海中謀生遇險、白龍顯靈化彩橋逃生、沙灘抗敵、祖母為掩護族人身遭不測、族人草葬祖後及遷徙定居的過程。
剌繡場所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由老人或能手幫帶,幫帶的作用一是指點工藝要領,刺繡的同時教唱侗歌等。侗歌的內容有歷史敘事、禮儀、倫理歌、情歌、苦歌、迎賓歌等;藉此講述剌繡圖案的文化內涵來口授侗族獨有的歷史典故和道德禮尚。侗族女孩臨出嫁的一段時間裡,母親在傳授剌繡技巧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教導女孩要敬重祖先、崇拜自然、恪守本份、相夫教子、與人為睦、農時栽種、勤儉持家等。
當地侗族婦女盛裝,刺繡工藝圖案精美,色彩艷麗,做工精細,侗家人說“無衣不花,無花不繡”,一針一線浸透了侗家女人的心血,是他們心智的結晶。這裡的琵琶歌、木葉情歌委婉動聽、韻味悠長。
本里村侗族婦女服飾最為顯著的是衣襟和袖口部都鑲有精緻的刺繡花邊,夏秋兩季服飾顏色為白色或淺藍色外衣。本里村侗族刺繡技法主要有平繡、盤線繡、辮繡、破線繡、貼花、滾邊等。該村侗族服飾的保存完整,一套盛裝侗衣的刺繡圖案,由多種刺繡方法結合而成。色彩有青、蘭、紅、白、黃、綠、紫等,這些色彩在侗族服飾的刺繡中彩素結合,冷暖相宜,侗族婦女將這些色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並自如運用於每一組圖案或一幅圖案中,達到富於層次變化,突出主體,陪襯和諧,構圖完整的審美藝術效果。尤其在刺繡品上用金絲銀線滾邊,點綴許多亮片,更顯得花團錦簇,燦爛奪目。侗族婦女的盛裝和刺繡工藝圖案的精美,成為七十二侗寨景區最為典型的代表。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目前該村刺繡工藝品“非物質文化”產業發掘力度不夠,民族刺繡品缺乏“現代設計元素”,沒有附加值,資金短缺,精品技藝無法實現經濟產出。該村缺少一個比較完善的醫療機構,生活質量特別是學生的飲食營養有待於提高,一些生活陋習如吸菸嗜酒必須戒除。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