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夫子墓

來夫子墓,史稱來徵君墓,民間省稱來子墓。位於梁平縣城西外15華里,地名福德鋪,原西大路右側,現318國道左側。並跨路建有“聘君仁里”石坊一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來夫子墓
  • 地址:梁平縣城西外15華里
墓亭簡介
墓亭始建何時,史無記載。據現存墓志銘碑記載,重修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邑令符永培籌資重建。筆者少壯時曾常過其旁,遠見黃燦燦的琉璃瓦享亭,惜未親去一觀。1994年6月,隨縣政協各位文史委員,對遺址作現場考察,並邀請當地的村幹部及老農座談,作成筆錄,並會同查勘遺址,作成平面圖,以作文物資料。現將原記錄錄後,以供讀者參考。
據82歲的原任村黨支部書記陳善國回憶說:
夫子墓地由大路右邊上九步石梯進入石欄桿走廊(界欄),靠左進入中門大石壩,石壩兩邊各建有對稱的五間廡房,豎有來夫子家族世系碑和各地名人憑弔的石刻詩文。廡房左右外側,各建有石雕的莊嚴華表各一座。石壩盡頭是四柱三門的精緻大石坊。再上三步石階,就是莊嚴肅穆的享亭了。享亭是用黃色琉璃瓦料蓋成。亭子的寶頂做得更好、像寶瓶一樣插在亭頂,六方都是彩脊翹角,瓦面各塑一隻靈獅,用鐵鏈牽引著系在寶頂上,輝煌壯觀覆蓋墳頭。墳頭是四柱嵌花聯合組成的石門,很是莊嚴,豎立著“明翰林院待詔來公瞿唐夫子墓”墓碑,墓碑右邊刻有邑令符永培撰寫的墓志銘,兩邊墓柱上刻有夔州知府林烇章撰寫的墓聯:
“半畝佳城生宿草,候芭負土竟誰屬;
一丸太極悟先天,揚子草元總不如。”
墓尾左右各建一亭為管理房。現農機站是墳頭,蠶房是墳尾,占地五畝。墓地從前松柏茂盛,碧綠一片,隱現著黃琉璃建築的享亭,白鶴成群,幽靜宜人。
每年春節初一二日,來氏後代聚族拜奠。
他略為休息之後,搔搔頭繼續說:
挖毀來子墓是1965年“破四舊,立四新”的“四清”運動中乾的。我當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挖墳的時候我責任所在,守在那兒,一步也未離開,眼看墓地挖開,內棺是用石砌的,長方形有一尺多高,黑漆棺材沒有貼著泥土,是用鐵環吊著的。棺材打開,穿的衣服看來是完好的,只是見風(空氣)就粉(朽)了。
骨架依然完整平臥,棺廓墓室中沒有一絲一毫金玉陪葬品,使少數想發“地財”的人夢想落空。只有廓前有幾塊石碑,估計是初葬時的墓碑,誰也未重視,至今下落不明。
筆者云:墓中毫無陪葬品,可見夫子兩袖清風的高尚品德。然也難逃“除四舊”揚屍棄骨的浩劫!
另據71歲的農民黎萬儒回憶說:
民國二十五年(1936)梁山縣長楊晴航,曾鳩工修葺夫子墓煥然一新。並題享亭顏額一匾,文曰:遠紹周孔。
民間傳說:
筆者昔日常聽人說:夫子墳是一處風水“牛眠吉地”。那樣在一座土墳,不是用人工挑土壘起的,是龍脈好,地氣足,慢慢自然長大的。舊時風水先生便奉承說:“白日千人拱手;夜晚萬盞明燈”。因為梁山在未修川鄂公路前,上省(成都)西大路,必順從夫子墳左側繞過。在走過福德鋪平橋後,必順上幾步緩坡石梯,行人面向夫子墳,便附會是“白日千人拱手”(像作揖禮拜樣);晚上若立在夫子墳前,福德鋪及縣城的萬家燈火盡收眼底。便是“晚上萬盞明燈”的興旺發達景象了。
(摘自梁平縣政協編《梁平文史》第五輯,田光國撰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