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以繁麗的大背光烘托一佛二菩薩的造像形式,代表了東魏佛教雕刻的新風尚。主尊面相豐碩,表情端嚴,身軀壯實魁偉;那淺淺的衣褶紋理若飄蕩的水波,均衡流暢,給人以優雅,清麗的美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件以繁麗的大背光烘托一佛二菩薩的造像形式,代表了東魏佛教雕刻的新風尚。主尊面相豐碩,表情端嚴,身軀壯實魁偉;那淺淺的衣褶紋理若飄蕩的水波,均衡流暢,給人以優雅,清麗的美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名稱:佛石像 類型: 石刻 年代:北齊 館藏地:上海博物館 內容: 釋迦牟尼佛肉髻,袒胸,身披袈裟,赤足立於蓮花座上。背有火焰狀寶光,上飾蓮花、火焰紋等。造像刀...
佛石像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這件以繁麗的大背光烘托一佛二菩薩的造像形式,代表了...
北齊釋迦牟尼佛石像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石像上釋迦面相豐潤,稍稍內收的唇角,蘊含著...
石佛堂石像 位於石佛鄉石佛村北的初級中學校院內。一磐石上,雕刻大小佛像近百尊(部分埋於地下) ,形態各異。磐石露出地面部分高約2.4米,東西寬約2.2米,南北長...
東魏佛石像表情莊嚴安詳,身披袈裟,輕薄而貼體。疏朗而平行的褶皺恰如其分地表現出衣物的柔和,並使造像在靜謐中帶上了隱約的動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哈佛雕像底座刻著三行字「約翰哈佛,建校者,1638年」。底座左側並刻有哈佛校徽:用倒三角形排列三本打開的書,書上刻有七個拉丁字母「VERITAS」,意為「真理」。...
大盧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 盧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佛智的佛身。 “盧舍那”...
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第十五窟,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第...
福清瑞岩彌勒佛造像,元代尊崇佛教,因此元兵入閩時雖大肆破壞,但各地的寺觀卻未受損害。被譽為“江南第一佛”的瑞岩彌勒佛石像,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年)...
據《南安縣誌》載,石佛雕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系依整座天然山岩雕琢而成,高6.32米,寬2.4米,是迄今為止我省所發現的最大宋代立佛石像。
石刻阿彌陀佛像頭部為寺內收藏的舊物,軀體為南京藝術學院張祥水根據北朝石刻用石膏製作後著色仿舊,該石佛頭部長顏廣頤,疑為梁朝臨川靖惠王蕭宏所造無量壽佛石像...
南趙佛造像出土於廣饒縣小張鄉南趙村,系北魏造單體立佛石像,整石作蓮花瓣形,高2.23米,寬1.20米,厚0.36米,主佛像立於蓮花座上,背光呈舟形,身著通肩式...
菩提樹下立有紅砂石板金剛座,據說是阿育王置放於此,以示佛陀成道處和表示佛的智慧。金剛座長約2.3米,寬約1.47米,高0.9米,其上安置佛陀石像,當前被信徒...
塔共八角十三層,高約49米,塔基須彌座呈蓮花形,塔內原有一尊燃燈佛石像。塔原高48米,基圍44米,磚木結構,密檐實心,八角形十三層,須彌座,雙束腰,各面均嵌磚雕,...
釋迦牟尼石碑雕像 釋迦牟尼佛石像龕 釋迦、彌勒造像碑 石雕脅恃菩薩殘像 趙安香造阿彌陀佛石像 趙照金造釋迦石坐像 菩薩石像 德何造像 石雕三尊菩薩...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羅漢洞鄉羅漢洞村紅沙岩壁上,有上下兩層。 [1] 羅漢洞石窟特點 編輯 在長約600米的地段遺存40餘個窟龕。石窟入口處遺存北魏立佛石像一...
寺內有大彌勒佛石像,寺外有隱鶴洞、鋸開岩、濯纓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勝景。 大乘寺,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
(1202)的交城七佛岩白雲寺連座帶背光的坐佛石雕像,造於明昌三年(1192)的祁縣西六支惠安寺的觀音、大勢至菩薩石雕像頭部,共同展現了金代佛教寺廟造像的風格面貌...
這尊摩尼光佛像是中國僅存完整的摩尼佛石雕像,也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摩尼雕像。雕像特徵 編輯 草庵石刻(3張) 草庵寺建在一高台上,後依巨石作壁。寺內正壁天然石...
仗八佛景區坐落在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處。仗八佛石雕像是單單體,通體高7.1米,,雕造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是我國平原地區目前所發現的最大的單體圓雕石造像...
彌勒佛石像,雕鑿於懸崖絕壁之中,歷時約30年才全部雕成,是中國早期石窟像在南方僅存的偉跡。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闊15.9米,兩膝相距10.6米,...
打開隱門後,裡面是隱藏近千年的甬道,進入甬道,看到一座佛龕,佛龕上方擺放著石匣,左右有跪拜式捧真身菩薩、東魏時期的彌勒佛石像等。石匣里有金棺、水晶瓶、七寶...
起初,這裡只有五米高的阿彌陀佛石像一尊,是浦江默修法師出淨資雕刻,於2007年觀音菩薩成道日,由岱上村民及眾信弟子合十方善信之力恭立於村中“鯉魚山”上。從此...
三層置旃壇功德佛石雕像再上四層,則無佛像,每層各繞以護欄,在於供登塔者憑欄遠眺。來雁塔濱湘江而護雁城,巍峨擎天。不少名人學子,在陸路交通還不發達年代,南行...
而在另一處臥佛石像前,被密密麻麻刻下了認命和到此一游留念等字樣的痕跡。隨後,從雲南省安寧市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發現網上曝出的法華寺石窟損毀的...
(唐)、阿彌陀佛造像(唐)、十一面觀音造像(唐)、阿彌陀佛石像(唐)、崇唐觀老君造像(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唐)、妙法蓮花經石幢(唐)、桃花峪經幢(唐)...
武則天在洛陽紫微城造大佛銅像通天浮屠、在龍門奉先寺雕刻大佛石像盧舍那大佛的訊息,由入唐求法僧傳至日本。天平十二年(740),在參拜完河內國大縣郡(今大阪府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