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義》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星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教義
- 作者:星雲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定價:122.37 元
- ISBN:9787532624584
《佛教教義》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星雲。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幾經演變。佛陀及其直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著他在世時的慣例。由於佛陀在世時於不同場合對不同的對象有著不同的說法,弟子們對此便產生不同的理解。約在佛滅後100年,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稱根本二...
卷五有詳細說明。慧 又稱增上慧學,亦即佛教教義。慧就是有厭、無欲、見真。擯除一切欲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門。三學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獲得慧的手段。只有獲得慧,才能達到最終解脫的涅槃境界。
佛教教義 《佛教教義》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星雲。
產生並流傳於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為核心的宗教哲學。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印度。佛教興起時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奴隸社會,但有的地方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的殘餘;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有很大提高,農業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手工業已從...
從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到唯識學如來藏,三乘佛法一以慣之卻在博大精深程度上節節增上,構成了完整的佛教體系。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與實踐,強調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靈活開放、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貼近生活。佛在古印度傳播佛教教義,其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
日蓮宗於13世紀在日本興起,奉《妙法蓮華經》。創始人僧人日蓮認為《法華經》是佛教教義的精華,主張以佛教安邦定國。日蓮死後不久,弟子日興另立新派,名曰蓮正宗。1925年靈友會興起於日蓮宗內部。1938年從靈友會中分裂出立正佼成會。日蓮正宗另一組織創價學會創於1930年。相傳禪宗由南印度僧人菩提達摩於520年左右...
【輪迴(samsara)】《 中國大百科全書(佛教篇)》 lunhui 佛教教義。又作流轉、輪轉等。音譯僧娑洛。謂眾生於六道中猶如車輪旋轉,循環不已,流轉無窮。印度婆羅門教、耆那教等都採用這種理論作為它們的根本教義之一。輪迴的思想最早見於“梵書”,在“奧義書”中有比較系統的闡述。“奧義書”認為,一個人的靈魂...
說到藏傳佛教不得不說具有藏傳佛教特色的天葬。從傳統的角度看,天葬風俗與佛教十分吻合,是與佛教的發展息息相關的一種藏俗。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捨。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標誌之一,它直接關係到信徒未來能否成佛得道的關鍵,而“布施”之中的最高境界是“施捨”。按照佛教教義,人死以後,靈魂便離開肉體...
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的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的心靈寄託。基本教義 主義 阿含經所說根本佛教之基本教義,即:無明(梵avidya^ )、行(梵sam!ska^ra )、識(梵vijn~a^na )、名色(梵na^ma -ru^pa )、六入(梵s!ad...
《教義卷》對整個佛教基本教義的形成、思想意蘊和哲學內涵等分門別類地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析與評述,使人們對佛教義理的思想內容和哲學意蘊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人物卷》對中國佛教史上較著名大德高僧之生平活動、思想特質、譯經弘法、道行德操等的報導,既客觀公允,又深入具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佛教...
大乘這種對了義和不了義的劃分,學界一般認為,後起的佛教改革派的新發明,作為一種思潮,對推動大乘教義的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與不了義 一、宣講的必要 佛經浩渺無垠、博大精深,佛經的表達方式與陳述內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實的地方。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引,沒有適當的方法,僅憑自己的智慧去抉擇,就無法...
《四教義》,佛教著述。十二卷。原書無序跋和撰時。是有關天台宗“判教”學說的論著。作品目錄 全書分為七部分:一釋四教名、二辯所詮、三明四門入理、四明判位不同、五明權實、六約觀心、七通經論。闡述內容 分別闡述了藏、通、別、圓四教之名與教義,並以各種觀點解說四教異同等,其目的是為確立天台宗一...
佛教法,古印度時期佛教屬人法的總稱。形成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後盛行於整個南亞次大陸,並逐漸向外傳播。主要淵源是“三藏”,此外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岩石法亦為佛教法的重要淵源,但其中包含了一些世俗的內容。思想基礎是佛教教義。早期佛教教義是“四諦”說,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而佛教法就是...
佛教教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佛教的戒律和清規中。其思想是在佛教氏期發展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早期佛教注重個人的解脫,故其倫理思想和道德規範偏重於個人的身心修養,以五戒(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瞋、不邪見)...
教派廣論,全稱《宗輪詳論,最極詳明論述自他諸宗甚深妙義普賢剎日教理大海能滿眾願》。藏傳佛教教義經論。嘉木祥協巴著。全書一帙。著重記述各派對基、道、果位的見解、理論等。對印度和藏傳佛教各派的歷史、傳承均有敘述。尤詳于格魯派的產生、發展、教義等。為研究格魯派的重要參考資料。以木刻版傳世。
四諦(梵文:Catursatya)又作四聖諦,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指苦、集、滅、道四諦。“諦”為佛經中所指的“真理”。佛教認為,人世間一切皆苦,叫“苦諦”;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叫“集諦”;斷滅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後進入理想的境界,即“涅槃”,叫“滅諦”;而要達到最高理想“涅槃”境界,必須長期修...
因門六義,全稱“緣起因門六義”。中國佛教華嚴宗教義之一。用以說明“法界緣起”的主要原理之一。中文名 因門六義 別名 緣起因門六義 即將四緣中的因緣(現象的根本因)按其“體”之“有”、“空”,“用”之“有力”、“無力”,“緣(指形成現象的輔助條件, 即四緣中的其他三緣)之“有待”(需有條件)、“...
佛諦是佛教教義。意謂真理或實在。主要有四諦、二諦、三諦等不同說法。基本概述 佛教教義。意謂真理或實在。主要有四諦、二諦、三諦等不同說法。四諦信息 1、苦諦。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
十種義是一個佛教術語。十種義,教義名數。亦稱“十種句義”。《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依十種義說“第一義實智境界、佛性差別”。“何等為十?一者體,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行,七者時差別,八者遍一切處,九者不變,十者無差別”。其中“體”,或稱“實體”,即如來藏;“因”指...
佛性五義,教義名數。出處及解釋 據《佛性論》卷四:“為顯佛性,有五義應知。”此“五義”為:(1)“真實有”。(2)“依方便則可得見”。(3)“得見已,功德無窮”。(4)“無初不應相應㲉”。此中“無初”者,指無始以來之“煩惱、業、報”;“不應”者,指煩惱等三“違逆法身”;“相應”者,指...
中文名 四法三願 概述 日本淨土真宗的教義大綱 四法 教、行、信、證 三願 行、信、證 目錄 1佛教術語 2淨宗要義 佛教術語 播報 編輯 所謂‘教’,一般多指記載釋尊所說教法的典籍,然上列四法中的‘教’,則如《淨土文類聚抄》所云(大正83·644a)︰‘教者,則大無量壽經也。’即專指《大無量壽經》...
早期佛教的禪思想促使佛教教義里三個主要部分(戒、定、慧)中定學的形成。印度後來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了早期佛教中所形成的這方面的內容。但在佛教的發展中,禪思想的一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和佛教的其他學說密切結合,特別是注重把禪定與對事物的實相或最高實在的體悟結合起來。而且,在佛教中...
三、優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眾。這些信眾雖然沒有出家,但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教義加以約束,遵守“三皈五戒”。四、優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眾。她們與優婆塞同樣,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比丘、比丘尼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