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黑星病

佛手瓜黑星病

佛手瓜黑星病,是佛手瓜種植中的一種常見的在整個種植過程中都易發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瓜枝孢,屬於半知菌亞門類型的真菌。主要為主要表現為葉片染病,病班圓形或近圓形。通過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方式可以有效預防該種病害。

基本介紹

為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因素,地理分布,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為害症狀

僅見葉片染病,病班圓形或近圓形,大小1~2毫米,褐色,四周組織常為黃色,病葉不平整,病部生長緩慢,後穿孔,一般葉不枯死。未見果實症狀。
佛手瓜黑星病病葉佛手瓜黑星病病葉

病原特徵

瓜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除基部外不膨大,長400微米;分生孢子形成分枝的長鏈,多單胞,圓柱狀或橢圓形至紡錘形,光滑或有微刺,大小4~25×2~6微米.

傳播途徑

南方病菌在病株上輾轉傳播蔓延;北方引種的地區則以菌絲體在病部或病殘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從葉片、果實、莖蔓的表皮或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南方露地栽培或北方在棚室栽培條件下,與降雨量和降雨日數多少有關,如遇降雨量大,次數多或棚室濕度大及連續冷涼條件下易發病。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地下害蟲、線蟲多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用易感病種子易發病。
4、陰雨天或清晨露水未乾時整枝打杈,傷口難於癒合,或蟲傷多易發病。
5、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低溫、高濕、冷涼、多雨、日照不足易發病。
6、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或葉面結露易發病。

地理分布

南北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4、高畦栽培 ,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育苗移栽,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殘體。
8、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9、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0、避免在陰雨天氣進行農事操作;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防治,並清除病葉、病株,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1、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14避免在陰雨天氣整枝打杈。
12、地溫高於10℃,北方棚室以4月上旬播種為宜,苗期20~30天,生長勢強利於抗病。
13、加強栽培管理。尤其定植後至結瓜期控制澆水十分重要。保護地栽培,儘可能採用生態防治,尤其要注意溫濕度管理,採用放風排濕,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濕度,減少葉面結露,抑制病菌萌發和侵入,白天控溫28~30℃,夜間15℃,相對濕度低於90%,可減輕發病。

化學防治

1、用粉塵法煙霧法於發病初期開始用噴粉器噴撒10%多百粉塵劑,每667m1kg或施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00~250克,連續防治3~4次。
2、棚室或露地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荊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一10)水劑150倍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667m2噴藥液60~65升,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3、加強檢疫,嚴防此病傳播蔓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