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

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

《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是弗利爾於1910年考察洛陽龍門石窟時留下的珍貴文字及圖像記錄。這部現今保存在美國國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檔案室的日記長達六十二頁,五萬多字,是他本人所寫的文字中篇幅最長的。由於弗利爾的這次考察是以走訪歷史遺址、探尋藝術寶庫為目的,所以在日記中其描述和記錄的重點是這些歷史遺址的藝術價值,並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資料,如位於開封的宋代佑國寺塔,鞏縣的北宋陵墓以及龍門賓陽三洞等。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 Thousand Graces:Charles L.Freer's 1910 Pilgrimage to Longmen Buddhist Cave Temples
  • 書名: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
  • 作者:查爾斯·蘭·弗利爾 霍大為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頁數:236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書畫出版社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9083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中的歷史舊影真實再現了龍門石窟等遺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查爾斯·蘭·弗利爾(Charles L.Freer) 譯者:李雯 王伊悠
查爾斯·蘭·弗利爾(1854—1919年),美國19世紀晚期、20世紀早期最重要的中國藝術鑑藏家。1906年,弗利爾將其部分收藏捐獻給美國國家博物館一史密森博物學院,並出資創建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在其去世之後,他的近萬件藝術藏品悉數捐贈給史密森博物學院,其中三千餘件為中國藝術品,成為弗利爾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核心和基礎

名人推薦

美國大收藏家弗利爾的中國古代藝術之旅具有不可複製的唯一性,他有效地使用了1910年這個特定的歷史時間。我們只能藉助他的心靈和眼睛,實現與這一歷史時間的龍門石窟的精神際會。
——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

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查爾斯·蘭·弗利爾先生是美國最重要的中國藝術鑑藏家。他珍貴的中國之行日記以及留下的精彩照片,不僅體現了他對中國藝術與建築的熱愛,還對美國與中國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利安·瑞比,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弗利爾·賽克勒)館長

後記

2009年初,弗利爾與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的檔案部主任霍大為先生髮現了一些照片和日記,其中記錄了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查爾斯·蘭·弗利爾先生1910年中國之行的情況。雖然之前有些學者看過這些材料,但還沒有人能夠全面地對它們進行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當時沒有人對照片進行過科學的整理和鑑別,沒有整理過的日記只不過是一些零散的個人筆記和對事件的觀察記錄。霍大為負責對日記手稿進行梳理和研究,並把照片和文字仔細地進行對照,使日記的閱讀連貫順暢,而且考證了日期和地名。這項艱巨的工作也得到了他團隊的支持。
我們要感謝弗利爾與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的志願者團隊。弗利爾日記手稿中的文字十分零散、難於辨認。在這個項目的初期,他們對文字進行辨識和謄寫,這項工作十分繁複瑣碎。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我們的後續工作就無法開展。日記的中譯工作也很有挑戰性,不僅僅需要了解中國歷史、佛教藝術和建築,還需要熟悉弗利爾的寫作文體、他對藝術和宗教的獨特視角以及他的幽默感。我們要感謝李雯小姐提供了中譯的初稿。
我們還要特別感謝弗利爾研究領域最頂尖的學者一一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的前任館長羅覃博士。在這個項目的全過程中,他一直關心鼓勵我們。我們也十分感謝上海書畫出版社的編輯王劍女士、眭菁菁小姐,美編岳文婧小姐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這本重要書籍的出版離不開他們的熱忱和敬業。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用中文與中國的讀者分享弗利爾先生留下的這份寶貴遺產。
霍大為 王伊悠
2014年8月4日

序言

1910年秋天,美國著名藝術收藏家、實業家查爾斯·蘭·弗利爾先生(1854—1919年)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中國。儘管弗利爾在1894年至1 895年就已經第一次出訪亞洲,但這次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最長。他此時亞洲藝術收藏的重點已經轉向中國古代繪畫。1909年,他也來過中國。1910年至1911年的這次中國之行和上次一樣,他在北京、上海與古董商們打交道,了解私人收藏,來尋找市場上最精美的藝術品。弗利爾在1910年10月13日寫信給他的好友、火車製造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弗蘭克·荷克爾(1846—1927年),提到他的藝術收藏在中國備受矚目的情況。
……在北京,幾乎所有的駐華外交使團都請我吃了晚餐或午餐。當然這樣的關注真是太抬舉我了。而且你知道,我對這些真的不大在乎。外交界的人知道,去年還有最近我在中國找到了一些藝術品。他們覺得我不是聖人就是傻瓜。我猜他們是想知道究竟是前者還是後者。在各種社交應酬和藝術收藏活動之外,弗利爾還在制定旅行計畫,打算訪問中國內地的古都和文化中心。他最初計畫訪問的地點有開封、洛陽、西安和杭州。本書的資料來自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即弗利爾與賽克勒藝術博物館)所藏的查爾斯·蘭·弗利爾檔案,書中珍貴的老照片和日記是首次出版,這些資料詳盡地記錄了他從1910年10月19日到11月14日近一個月的中國旅程,高潮是對龍門石窟的考察。一路上,他在開封、鄭州和洛陽短暫停留,但此行主要的目的是考察龍門。他花了近兩周的時間觀摩研習龍門石窟豐富的北魏和唐代佛教造像。他為何下定決心前往在當時外國人看來十分偏遠的地區呢?其中有不少原因。1909年,著名法國漢學家愛德華·沙畹(1865—1918年)m版了龍門石窟建築和佛教造像的照片,極有氣勢。弗利爾的朋友一一巴黎古董商馬塞爾·賓(1875—1920年)同年也去過龍門地區,但路遇土匪,被洗劫一空,在借來一匹馬後才勉強回來。或許這些故事和經歷對弗利爾有所啟發,激發了他對探險和藝術鑑賞的濃厚興趣。
此時的弗利爾已經五十六歲了,他對中國藝術的熱愛與他審美觀的演變息息相關。1854年,他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哈德遜河谷邊的小鎮金斯頓。出身貧寒的弗利爾沒能讀完中學。他最初擔任辦公室職員,當地一家鐵路公司的經理弗蘭克·荷克爾看中了他的才華,雇他擔任公司的會計。1870年代,荷克爾的生意迅速擴張,一直重用弗利爾作為自己的得力幫手。倆人最終成為了平等的生意夥伴。他們經營的企業利潤極其豐厚。1 885年,荷克爾與弗利爾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成立了半島火車公司,製造鐵路機車。公司的成功還得益於精明的商業投資。1890年代中期,弗利爾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使他有條件大規模地收藏藝術品。
初涉藝術領域,弗利爾收藏的是歐洲大師的版畫,趣味比較謹慎和保守。這也是當時發家的年輕人常見的消遣方式。但弗利爾的藝術品位很快成熟,大力發展自己的收藏強項,成為亞洲藝術以及美國繪畫的收藏大家。他的美國藝術藏品里有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1834一1903年)和其他美國畫家的作品。他最初收藏的亞洲藝術品是當時比較流行的門類.如日本浮世繪版畫和陶瓷。
隨著弗利爾對亞洲藝術的興趣轉為熱愛,他開始向恩斯特·芬諾羅薩(1854—1908年)這樣的亞洲藝術著名學者和賞中國繪畫手卷時,他就用這些來作別致的鎮紙。這足以說明弗利爾對龍門深厚的感情。
在最後一次中國之行中,弗利爾與中國、中國藝術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開封寫的一封信中提到:
和更多的中國人打交道,讓我對他們更加尊重,更
有信心。有朝一日,他們會恢複數世紀以前的地位,在
眾多方面引領世界。[弗利爾寫給弗蘭克·荷克爾的信,
l910年l0月24日。]
此外,對古蹟的考察也讓弗利爾對破壞和搶掠文物的情況更為擔憂。1912年,弗利爾創建了美國考古學院中國分校。學院以北京為總部,為有發展前途的中國和美國的年輕學者們提供中國考古相關的設施和培訓。學院的宗旨是與中國機構合作,來研究有考古與文化價值的物品,並由中國和國外的博物館對它們進行保護。但好景不長,學院停辦,並沒有很大的成效。部分原因是當時的中國政局發生了惡化,加上一些其他的外國考古活動不過是打著幌子大規模盜竊文物,引起了中國人民的牴觸和仇視。但弗利爾的這個項目使日後成立的弗利爾藝術博物館成為了一所定位獨特的機構,它不是去掠奪中國的藝術遺產,而是致力於對它們的研究、保護和推廣。
弗利爾畢生致力於藝術收藏。他的收藏代表了各種文化和各個時期,體現了他和諧統一的美學理念。在最後一次中國之旅中,他拍下的照片、寫下的文字,說明他對中國藝術的熱愛可能還有精神和個人方面的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