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有餘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遷入韶州曲江縣武溪,是為余氏入粵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氏淵源
- 出自:姬姓
- 實質:黃帝的後裔
- 發祥地: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
基本介紹,歷史來源,
基本介紹
余姓起源有四
⒈來源於祖先由余名字中的“余”字演變而來。相傳,其遠祖黃帝數傳至周武王,有子叔虞,被封於唐,後來其子又移封於晉,為晉侯。叔虞裔孫晉哀公,生子由余,避亂於西戎。後來出使秦國,見秦穆公,深為折服,遂拜為上卿。秦穆公有了由余的輔佐,一舉滅掉西戎十二國。成為西方盟主。由余去世以後,他的子孫便以余為姓,以示出自這位名賢之後,並以此來紀念自己的祖先。
⒉出自大禹之後。夏朝時,夏主少康的庶子無餘被封為越王,無餘的子孫中也有人以他名字中的余為姓。
⒊出自大禹的第三子空(又名罕),被封為余度王(一說餘慶王),其後代以祖先爵號為姓。
⒋春秋時,齊國有人以“余丘”為姓,後來又簡化成余。
安徽繁昌余氏,以族譜按,繁昌(舊稱繁陽)排沖之餘氏出自秦之由余公,其子晉以王父字為姓故氏余。初居雷州後遷歙州再遷婺源再遷南陵再遷繁陽排家沖。又考出自雷州海康縣擎雷山長矛余氏之後,先祖夏禹王第三子余侯愇罕者封塗山以塗有餘遂以為姓。
歷史來源
余氏早期在陝西、甘肅一帶繁衍,秦漢以後開始遷到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發展為大族,分別成為新安(今安徽歙縣)、下邳(今江蘇睢寧縣西北)、吳興(浙江今縣)的郡望。唐代初期,余氏開始遷往福建、廣東、湖南。
唐末有餘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遷入韶州曲江縣武溪,是為余氏入粵始祖。余淵海的五世孫余靖是余氏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他是北宋韶州曲江縣人,舉進士。當范仲淹被貶時,朝中諫官御史皆不敢言,唯有餘靖上書反對,也被貶逐,由此知名;他通曉契丹語,曾三次奉旨出使遼國,不辱使命;官至工部尚書,後人稱他為忠襄公。廣州市曾建有“八賢堂”,尊他為廣東八賢之一。韶關市保存著余靖墓和明代為他建築的風采樓,是該市最重要的文物古蹟。所以,廣東余氏大都尊余靖為先祖,其後人分布在梅州的五華、梅縣區、平遠、大埔、紫金、惠州的惠陽區等縣市。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余名欽自歸善縣(今惠陽區)三多竹黃嶺圍移居開平,稍後再遷鶴山縣定居,初在黃茅壁落腳。其後人在道光30年(1850年)再遷四堡大坪村,後代又遷至小洞老屋立祠。1963年,因修築四堡水庫的關係,余氏村民全部遷往其他地方。這一支余氏從余名欽開始,排出字輩如下:
名(16世)集尚、維(同為18世)兆、秀(同為19世)
君、立(同為20世)能、全(同為21世)鳳(22世)
時逢開泰(26世,1997年續修族譜記載至此)
余氏子孫目前住地較分散,在鶴城三堡白坎有326人,潮邊坑、營信村,址山四堡新村各有一百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