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余氏部分字輩。主要是收集整理有關余氏家族的資料信息。主要是重慶,四川,貴州等地的余氏家族。從中可以了解到姓氏余的由來,也可以了解一些與之有關的傳說,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余氏部分字輩
- 地區:西南
- 姓氏:余氏
- 類別:輩分
重慶開縣,重慶北碚,四川犍為,四川廣安,四川鄰水縣,四川儀隴立山瓦子,貴州思南,貴州道真,陝西安康,相關傳說,相關記載分析,
重慶開縣
一、竹溪、鎮安
派字:世啟良國獻 性有克秉允 其楚守時正 邦自尚嘉本 仁愛心和睦 德厚富貴昌 萬古常斯萃 百代享安康
備註;祖上懋公、恕公、忠公後裔目前在湖北新洲區居住。 (目前缺第6修譜,只有第5修總譜4本)重慶雲陽的一支宗親祖上可能是從現在的湖北新洲汪集余家樓遷徙而來,開縣的一支有可能是從現在的新洲陽邏余家集遷徙過來的,根據2010年10月14日左右訪問重慶開縣竹溪鎮團鳳村時年87歲的余永濤老人回憶說祖上有一個名諱叫余良貴(音guei,具體哪個字不清楚)的先輩,獻字派的有三個先祖名字,分別叫:余獻章、余獻達、余獻明。
備註;祖上懋公、恕公、忠公後裔目前在湖北新洲區居住。 (目前缺第6修譜,只有第5修總譜4本)重慶雲陽的一支宗親祖上可能是從現在的湖北新洲汪集余家樓遷徙而來,開縣的一支有可能是從現在的新洲陽邏余家集遷徙過來的,根據2010年10月14日左右訪問重慶開縣竹溪鎮團鳳村時年87歲的余永濤老人回憶說祖上有一個名諱叫余良貴(音guei,具體哪個字不清楚)的先輩,獻字派的有三個先祖名字,分別叫:余獻章、余獻達、余獻明。
二、(未知) 派字:師天文光顯 洪昌正學崇 永清安大道 至德遠興隆 先代傅心久 宗支世澤同 守成能克駿 福祿爾康中 若要家聲振 相會合符通
備註1:清康熙年間 余浩、余睿、余君藩訂立,後兩句原文為“欲知來茲緒,充周始復通。”後經余顯猷修改
備註2:我現在這本余氏族譜是“道光八年余氏族譜”複印件,後來九七年修訂過的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cherry)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備註1:清康熙年間 余浩、余睿、余君藩訂立,後兩句原文為“欲知來茲緒,充周始復通。”後經余顯猷修改
備註2:我現在這本余氏族譜是“道光八年余氏族譜”複印件,後來九七年修訂過的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cherry)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重慶北碚
派字:天開科甲仕 輔國忠良選 仁任永在心 朝中道志明 光輝維德柱 信義本人成
提供:余洋
來源:余氏家族
提供:余洋
來源:余氏家族
四川犍為
派字:永道亨隆 謙厚昌達 松柏長春 世有鴻儒
起用:一譜中定十六字以定後代取名庶不至紊亂排行,班次今自貫公(餘一貫)下二十世排行
宗支:四川省犍為縣一貫公
提供:yucc,yuyc
來源:四川省犍為縣一貫(餘一貫)公後人所修之《余氏族譜》
起用:一譜中定十六字以定後代取名庶不至紊亂排行,班次今自貫公(餘一貫)下二十世排行
宗支:四川省犍為縣一貫公
提供:yucc,yuyc
來源:四川省犍為縣一貫(餘一貫)公後人所修之《余氏族譜》
四川廣安
派字:世則旦上功 澄江進啟龍 士文明永繼 萬代顯承宗 道達人心泰 真元會測通 英華傳志美 錦繡著雍容 貞烈超奇見 宏光應妙鐘 恢先觀令緒 十大慶昌窿
提供:餘波
來源:QQ群1355826(嶺南余氏宗親會)
備註: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地名沙灣這是我的祖先地址,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即現在的湖北省麻城市(黃岡市管轄)
提供:餘波
來源:QQ群1355826(嶺南余氏宗親會)
備註: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地名沙灣這是我的祖先地址,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即現在的湖北省麻城市(黃岡市管轄)
四川鄰水縣
派字:斌福積玉有 士師日大成 宏才經濟遠 萬代永昌隆
提供:余章成
備註:據《余氏家譜》記錄,余氏一脈至有熊氏(黃帝)傳三子元囂,元囂傳撟元,撟元傳帝,約公元前1970年傳至1 4世湯葉,約公元前1180年30世傳至周文王,文王封武王三子叔虞於晉,叔虞傳30餘世約公元前657年至由余,當時秦穆公封由余為余姓,後經數世傳至端,端傳數世約618年至欽,欽傳數世約875年至一世祖寅。 一世祖寅在唐僖宗時(約公元875年)居福建泉州同安縣新安村十五子山。二世祖因黃巢起義和公元907年前的五季海寇之變遷法州分寧,遷浙江錢塘,遷廣東紹雲(韶關)曲江縣拔萃坊。善寶祖時還遷至閩汀上杭沈孟里青石街,生珊祖 (太一郎)三兄弟,到明朝成化元年太一朗之妻攜六子於1465年復移居閩鄂花州乳源縣深源鄉。二年後斌、周隨母蘭氏搬到離乳源縣城120里之梅花鎮石代村,聰隨母黃氏遷至湖廣宜章縣馬頭下。1716年清朝康熙季年,日字輩17人同時入川。當時祖輩余日舒,號儀山,是余氏斌字輩祖先的第八代子孫余師權的第三個兒子。康熙13年(1674年 )出生在廣東省乳洲府乳源縣乳源鄉。明末清初,征戰頻繁,四川人口銳減。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採取措施,移民填川。1716年,42歲的余日舒帶著一家六口(老婆杜氏、18歲的大兒子大震、10歲的大兒媳林氏、15歲的二兒子大霈、11歲的二兒媳梁氏)到了四川,在鄰水縣牟家村落戶。
提供:余章成
備註:據《余氏家譜》記錄,余氏一脈至有熊氏(黃帝)傳三子元囂,元囂傳撟元,撟元傳帝,約公元前1970年傳至1 4世湯葉,約公元前1180年30世傳至周文王,文王封武王三子叔虞於晉,叔虞傳30餘世約公元前657年至由余,當時秦穆公封由余為余姓,後經數世傳至端,端傳數世約618年至欽,欽傳數世約875年至一世祖寅。 一世祖寅在唐僖宗時(約公元875年)居福建泉州同安縣新安村十五子山。二世祖因黃巢起義和公元907年前的五季海寇之變遷法州分寧,遷浙江錢塘,遷廣東紹雲(韶關)曲江縣拔萃坊。善寶祖時還遷至閩汀上杭沈孟里青石街,生珊祖 (太一郎)三兄弟,到明朝成化元年太一朗之妻攜六子於1465年復移居閩鄂花州乳源縣深源鄉。二年後斌、周隨母蘭氏搬到離乳源縣城120里之梅花鎮石代村,聰隨母黃氏遷至湖廣宜章縣馬頭下。1716年清朝康熙季年,日字輩17人同時入川。當時祖輩余日舒,號儀山,是余氏斌字輩祖先的第八代子孫余師權的第三個兒子。康熙13年(1674年 )出生在廣東省乳洲府乳源縣乳源鄉。明末清初,征戰頻繁,四川人口銳減。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採取措施,移民填川。1716年,42歲的余日舒帶著一家六口(老婆杜氏、18歲的大兒子大震、10歲的大兒媳林氏、15歲的二兒子大霈、11歲的二兒媳梁氏)到了四川,在鄰水縣牟家村落戶。
四川儀隴立山瓦子
派字:元龍大恆昨 上景胙偉光 千在長聚慶 百代永流芳 本身萬年勝 枝茂五世昌
提供:余鈺
來源:余氏家族
提供:余鈺
來源:余氏家族
貴州思南
一、 派字:自從廷天家 紅明文尚登 朝正德興旺 連國遠真祥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烏江餘子)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二、 派字:道啟文明學大成 才登國治振家聲 修齊化定光先德 永紹芳名萬事興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future611)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烏江餘子)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二、 派字:道啟文明學大成 才登國治振家聲 修齊化定光先德 永紹芳名萬事興
提供:佚名(宗親論壇ID:future611)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貴州道真
派字:尚辰國龍永 宗傳萬世長 洪恩親沛澤 後德善舒昌
備註:我們老家在江西吉安。元末明初逃難到貴州道真,長居浣溪大岩頭。父親告訴我說祖上傳言吉安老家有良田數千畝,宅院數座
提供:余洪森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備註:我們老家在江西吉安。元末明初逃難到貴州道真,長居浣溪大岩頭。父親告訴我說祖上傳言吉安老家有良田數千畝,宅院數座
提供:余洪森
來源:余氏宗親論壇
陝西安康
派字:華朝永遠興發登高照成氣朝元茂盛佳
提供:余照軍
來源:余氏家族
提供:余照軍
來源:余氏家族
相關傳說
鐵木魚傳說
鐵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個兒子都中了元朝進士,後來他招的一個女婿也中了進士,所以有“九子十進士”的說法。元順帝時民不聊生,發生紅巾軍起義,此時鐵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書、太守等要職,聲名顯赫,朝中奸佞小人誹謗說鐵木家族要造反,皇帝接到告發後欲除去鐵木一族。於是鐵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輾轉到達瀘州鳳錦橋。為了避免人馬過多暴露目標,大隊人馬決定分散逃跑川內各地,並相約改姓為余。他們在瀘州分散後流落到了今天的重慶、瀘州、富順、納溪、青神、榮縣、樂山等地。鐵木健九子一女分散逃離時,為了讓後人記住自己是元朝皇族,吟詩一首,作為日後認親的憑證。詩曰:“本事元朝宰相家,紅巾作亂入西涯。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杈。否泰是天還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十人識別歸何處,散時猶如浪卷沙。余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附錄:余氏家譜考,鐵改余是成吉思汗之後裔?
附錄:余氏家譜考,鐵改余是成吉思汗之後裔?
相關記載分析
四川、雲南、貴州、重慶乃至湖南、安徽、江西迄今為止都還有一種自稱為元太祖鐵木真後裔的鐵改余氏族人,雲貴川渝的該族人甚至還在計畫編纂一本《中華鐵改余通書》。對此一現象歷史學界和民族學界早已重視,社科院民研所白濱研究員、內蒙古民委副主任榮盛先生、雲南民族學者杜玉亭先生、元史專家方貴齡教授、四川民族學者李紹明先生、元太祖二十九世孫那楚格教授等都曾對此有過研究,並發表過專論。目前學術界對此主要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鐵改余氏是元太祖後裔無疑但世系不能理清,另一種認為鐵改余氏是元朝党項人安慶守將余闕的後裔或其同族之人。但經過深入研究雲貴川渝及江西等地多種余氏族譜後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成立,鐵改余氏實際上是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後裔。
四川西昌禮州《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元朝東路不花元帥,敕贈兩平王……”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載:“吾祖元朝東路不花元帥鐵木兒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縣《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兒系元成宗鐵木耳同母之弟也,職任東路不花元帥,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譜》載:“吾余氏啟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鐵木建封殖湖廣……”雲南霑益《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南平王也,職任東路蒙古軍元帥……”寧蒗《余氏族譜》載:“先祖鐵木耳元太祖鐵木真後裔也……”巧家《余氏族譜》載:“先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也,世鎮遼東鐵龍山……”重慶《鐵改余氏宗譜》載:“始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主軍事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遠、青神、洪雅、仁壽、內江等地《余氏族譜》和犍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從上述各種譜碟的記載來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東路蒙古元帥這一點應該是可以確定的。而不花元帥中的“不花”兩個字則應該是人名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官銜,以上看來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鐵木見或不花鐵木兒。其封號為南平王或兩平王、西平王尚難確定,但其封號中或許有一個“平”字。中國人家譜中記載的內容未必都是事實,但必然也有是事實的部分。
《元史》中東路蒙古軍元帥見於史載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鐵木兒之叔父不花鐵木兒,此外不見其它記載。東路蒙古軍元帥一職亦於燕鐵木兒家族敗落後即撤消,從該職物的設定沿革來看始終與燕鐵木兒家族有密切關係,他人莫能染指,燕鐵木兒擅權後更是將其歸入自己領導的大都督府軍事系統中。此東路蒙古軍元帥不花鐵木兒曾主持過對雲南大都派諸王的討伐戰爭,因功授封武平王知樞密院事拜太尉,而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記載其始祖南平王鐵木兒曾參與平定雲南諸王之難,正與此人情形吻合。另外,燕鐵木兒、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勢曾先後擔任文宗、順帝兩朝的宰相,成為元末最顯赫的宰相世家。這正與鐵改余族譜中“吾本元朝宰相家”的記載相吻合。又燕鐵木兒之封地在江南太平、撒敦之封地在廬州、幼弟答鄰答里之封地在南京句容、其祖土土哈之封地亦在江南、因此不花鐵木兒之封地也應該在江南,這又與青神譜所載“祖籍江南入西蜀”的情形吻合,而後來其九子一女更是在江南廬州分手。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鐵改余氏並不是居住在廬州的党項人余闕的族人,因為《明史.俞通海傳》中稱:“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而俞廷玉據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記載就是九子十進士中的秀一公,廬州分手後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
又四川長壽《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鍵……其子侄在朝中為相者名余登閣……自祖以後,入朝弟兄皆秉性溫良保守,上皇歸天順帝即位時,值春月元,順帝在宮偶得一夢,夢見九根槍矛立於朝。次日早朝,帝將夢命各大臣圓,朝有奸相龐悲奏到,主人龍夢得見九槍矛,乃鐵也,想是鐵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顯,恐有謀反之心,順帝信之乃命奸相龐悲掛帥帶大將堅崇尚出兵要誅元臣,鐵氏族人自知乃誅九族之罪,遂在鳳錦橋邊折柳為記,改姓埋名各散一方。”又有“歷系原來是鐵家……因有奸臣害我意,改姓余氏活生涯。”從元史上來看,順帝即位後政權實際上掌握在燕鐵木兒與伯顏兩大丞相家族手中,兩派鬥爭激烈,後燕鐵木兒家族發動政變被伯顏剷除,這正與該譜的記載吻合。但元順帝並未因此將欽察人燕鐵木兒家族斬盡殺絕,欽察人在朝中的勢力很大,連皇帝的衛戍親軍都有一半掌握在他們手中,而燕鐵木兒家族就是他們的首領,因此元順帝為了安撫欽察人必須縮小打擊面,儘量網開一面,避免把欽察人全部逼來造反,《元史》中就有順帝下令將唐其勢、答鄰答里之後發往邊地的記載,當然其它的燕鐵木耳(玉里伯牙吾氏)家族成員同樣也不可能在朝中立足了,九子十進士當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返回江南封地的。
元末紅軍亂後,他們逃到廬州可能是要與撒敦的後人匯合。從俞廷玉逃入巢湖又成為水師首領這一點來看,當時逃入巢湖的便絕非俞廷玉單槍匹馬一人,必然帶有相當勢力。而當時在廬州逃散的也絕非九子十進士當還有其它宗族、扈從乃至別的欽察人。四川彭水縣向家壩的譚、張二姓便極有可能是當時隨九子十進士逃跑的欽察人中的一支。燕鐵木兒其先世為欽察王族,姓玉里伯牙吾氏,九子十進士要易族更名不可能姓玉,因為漢族中沒有姓玉的,只能取其偕音改姓余或俞、於,目前這三個漢族姓中都有人自稱是九子十進士的後人。其中余姓最多,廣泛分布在雲、貴、川、渝、湘、贛,俞姓則分布在皖、蘇、川三地,而于姓則僅見於渝、川兩地。從上述多種史料、掌故來判斷,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鐵改余氏就是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後裔,其始祖也就是元朝武平王東路蒙古元帥不花鐵木兒,鐵改余諸譜中之鐵木見顯系繁寫兒字誤作見字之故。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西南鐵改余氏雖然出自於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但不能否認其祖上在元末已經融入蒙古貴族這一基本事實。《元史》上記載土土哈以蒙古貴族女子弟塔倫為妻,其子床兀兒以元朝公主為妻,至其孫燕鐵木兒更是以泰定帝皇后八不罕氏為妻且又尚宗室女子四十餘人。燕鐵木兒之女則為順帝皇后,其子塔喇海為文宗養子,文宗之太子帖古思則又被燕鐵木兒收為養子,其三個姐妹也嫁與皇室成員。這就是鐵改余氏的祖先在修宗譜時為什麼總要和元朝皇室攀扯在一起的原因。又據《元史》記載欽察玉里伯牙吾氏本為早期東蒙古遊牧部落,後隨契丹貴族西遷中亞,再進入歐洲伏爾加河下游欽察草原的,至元太祖討伐欽察不過三世。因此嚴格說來,欽察王族玉里伯牙吾氏應該是早期蒙古人西遷歐洲的後裔。
燕鐵木兒家族先祖最早屬武平北折連川按答罕部族,在今遼寧、吉林、內蒙古交界的通遼、雙遼、通榆一帶生活。自先祖曲出徙居西北玉里伯里山,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西的欽察草原。以玉里伯牙為氏,號其國曰欽察。曲出生唆末納,唆末納生亦納思,世為欽察國主。鐵木真征服蔑里乞部後,因亦納思收留蔑里乞部汗公都被鐵木真伐兵征討。亦納思之孫忽魯速蠻之子班都察審時度勢舉族迎降與元憲宗。隨後班察都率部從征麥怯斯,從元世祖征大理、伐宋。中統元年,班察都與其子土土哈隨世祖北征,戰功卓著,其才不凡。班察都死後,土土哈襲父職,備宿衛。土土哈在平定北邊宗王海都構亂、諸王脫脫木、失烈吉叛亂等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深得世祖、成宗帝的賞賜。至元十九年(1283),授昭勇大將軍、同知太僕事。至元二十年,改同知衛尉院事,兼群牧司。至元二十二年,拜鎮國大將軍、樞密院副院使。二十三年置欽察親軍衛,兼都指揮使。至元二十五年,世祖將也只里女弟塔倫公主嫁予土土哈為妻。成宗帝大德元年(1297),拜銀青榮祿大夫、上國柱、同知樞密院事、欽察親軍指揮使,奉命還北邊。二月,至宣德府(今宣化)卒,享年61歲。贈金紫光祿大夫、司空,追封延國公,謚武毅,後加封為升王,子八人。
其子床兀兒,即燕鐵木兒之父,昭勇大將軍、左衛親軍都指揮使。襲父職領北諸軍帥師獄逾金山(今阿爾泰山),攻八鄰之地。因其屢建大功,大德三年(1299),拜上將軍、僉樞密院事,欽察親軍指揮使,太僕少卿。大德七年,拜驃騎衛上將軍,樞密院使,大德十年拜榮祿大夫,同知樞密院士拜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欽察左衛親軍都指揮使。仁宗即位(1312)年特授光祿大夫,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左衛親軍都指揮使。床兀兒備受仁宗尊重。英宗至治二年(1322)死,享年63歲。累封楊王,子六人。燕鐵木兒答刺罕,太師,右丞相,太平王;撒敦,左丞相;答里,襲封句榮郡王。
燕鐵木兒,統攬軍政大權,恣意專橫,家霸天下,嚴重地威脅了伯顏集團的政治利益,致使伯顏集團借用元順帝的皇權來剷除燕鐵木兒集團。1333年,燕鐵木兒死後,其弟答里、妹(皇后)、其子唐其勢、塔刺海及其朋黨先後被殺,燕鐵木兒家族危在旦夕。符合“元順帝聽信讒言欲誅殺,九子一婿被迫逃亡”的特徵。
元順帝時期(1335年10月),燕鐵木兒弟答里、子唐其勢以及晃火鐵木兒等之子孫被流放於邊地。又因燕鐵木兒家族的封地大都在今安徽合肥、江蘇蘇州、南京、上海、江西上饒等地,其子孫被流放、逃匿南方的可能性大。
《余氏宗譜》中“鐵木健”曾被封為“東路蒙古元帥、南平王”之記載,又《元史》中任東路蒙古元帥一職的只有不花鐵木兒一人,他是燕鐵木兒之叔,至順元年(1333)被封為武平王、拜為太尉等基本符合“鐵木健”的特徵。故可推定“鐵木健”應為不花鐵木兒。
既然鐵改余的先祖是燕鐵木兒家族不花鐵木兒,那么《余氏宗譜》為何要寫成“鐵木健”、是顯宗四子呢?這裡隱藏著一個六百多年鮮為人知的秘密,一個除了先祖們外後人如果不認真研讀《元史》也永不知曉“鐵木相府”曾被當作逆臣的秘密。在封建門閥觀念、忠孝仁義盛行的社會裡,誰會把一個逆臣家族成員認作自己的祖宗呢?其實,先祖們並不希望子孫們將錯就錯以訛傳訛,他們頗費心智巧妙隱藏“不光彩”歷史的同時讓後人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虛擬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物“顯宗四子、南平王鐵木健”令人費解,霧裡看花。傳記了“余本元朝宰相家”“東路蒙古元帥”“聽信讒言被追殺逃亡”真實史事。一虛一實,使子孫們不得不去研讀《元史》解讀秘密,尋覓先祖們真正的足跡。
人們或許要問:燕鐵木兒家族流放於南方的時間是1335年,“紅巾反亂”是1351年,兩者相隔十六年,這與“紅(洪)軍趕散入西涯”有何聯繫呢?從時間上看,他們在流放南方途中根本不可能遇上“紅(洪)軍”。那為何有“紅(洪)軍趕散入西涯”呢?也就是說,在入西涯之前,先祖們就已經隱姓埋名生活在今安徽、江西等地了。《余氏宗譜》里先祖們改余之前的鐵姓及名字都已是漢姓漢名可以證明這一點。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殺,只要把原姓原名換掉就可以了,即改為鐵姓。入西涯分手時為何還要改呢?這可能是由於時間不同而目的不同。第一次改姓時,南方的疆土仍屬於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改姓換名以躲避朝廷的追殺。第二次改姓時,元朝即將滅亡,天下將是漢人的天下,改姓換名則是逃避“紅(洪)軍”的追殺,如果仍姓鐵,漢人容易與“鐵木真”之蒙古人相混淆,招來殺身之禍。
四川西昌禮州《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元朝東路不花元帥,敕贈兩平王……”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載:“吾祖元朝東路不花元帥鐵木兒是也,敕封南平王……”石棉縣《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兒系元成宗鐵木耳同母之弟也,職任東路不花元帥,封西平王……”成都《余氏族譜》載:“吾余氏啟自元朝,始祖南平王鐵木建封殖湖廣……”雲南霑益《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見南平王也,職任東路蒙古軍元帥……”寧蒗《余氏族譜》載:“先祖鐵木耳元太祖鐵木真後裔也……”巧家《余氏族譜》載:“先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也,世鎮遼東鐵龍山……”重慶《鐵改余氏宗譜》載:“始祖鐵木建元朝東路不花元帥,主軍事征伐……”此外四川大邑、合江、威遠、青神、洪雅、仁壽、內江等地《余氏族譜》和犍為余氏《蒙族源流》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從上述各種譜碟的記載來看,余俞氏始祖系元朝東路蒙古元帥這一點應該是可以確定的。而不花元帥中的“不花”兩個字則應該是人名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官銜,以上看來其始祖可能叫不花鐵木見或不花鐵木兒。其封號為南平王或兩平王、西平王尚難確定,但其封號中或許有一個“平”字。中國人家譜中記載的內容未必都是事實,但必然也有是事實的部分。
《元史》中東路蒙古軍元帥見於史載者唯一人,即元文宗朝丞相燕鐵木兒之叔父不花鐵木兒,此外不見其它記載。東路蒙古軍元帥一職亦於燕鐵木兒家族敗落後即撤消,從該職物的設定沿革來看始終與燕鐵木兒家族有密切關係,他人莫能染指,燕鐵木兒擅權後更是將其歸入自己領導的大都督府軍事系統中。此東路蒙古軍元帥不花鐵木兒曾主持過對雲南大都派諸王的討伐戰爭,因功授封武平王知樞密院事拜太尉,而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記載其始祖南平王鐵木兒曾參與平定雲南諸王之難,正與此人情形吻合。另外,燕鐵木兒、其弟撒敦、其子唐其勢曾先後擔任文宗、順帝兩朝的宰相,成為元末最顯赫的宰相世家。這正與鐵改余族譜中“吾本元朝宰相家”的記載相吻合。又燕鐵木兒之封地在江南太平、撒敦之封地在廬州、幼弟答鄰答里之封地在南京句容、其祖土土哈之封地亦在江南、因此不花鐵木兒之封地也應該在江南,這又與青神譜所載“祖籍江南入西蜀”的情形吻合,而後來其九子一女更是在江南廬州分手。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鐵改余氏並不是居住在廬州的党項人余闕的族人,因為《明史.俞通海傳》中稱:“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而俞廷玉據西昌姜坡《俞氏宗譜》記載就是九子十進士中的秀一公,廬州分手後匿巢湖投金花姐水寨。
又四川長壽《余氏族譜》載:“始祖鐵木鍵……其子侄在朝中為相者名余登閣……自祖以後,入朝弟兄皆秉性溫良保守,上皇歸天順帝即位時,值春月元,順帝在宮偶得一夢,夢見九根槍矛立於朝。次日早朝,帝將夢命各大臣圓,朝有奸相龐悲奏到,主人龍夢得見九槍矛,乃鐵也,想是鐵氏弟兄九人在朝官高爵顯,恐有謀反之心,順帝信之乃命奸相龐悲掛帥帶大將堅崇尚出兵要誅元臣,鐵氏族人自知乃誅九族之罪,遂在鳳錦橋邊折柳為記,改姓埋名各散一方。”又有“歷系原來是鐵家……因有奸臣害我意,改姓余氏活生涯。”從元史上來看,順帝即位後政權實際上掌握在燕鐵木兒與伯顏兩大丞相家族手中,兩派鬥爭激烈,後燕鐵木兒家族發動政變被伯顏剷除,這正與該譜的記載吻合。但元順帝並未因此將欽察人燕鐵木兒家族斬盡殺絕,欽察人在朝中的勢力很大,連皇帝的衛戍親軍都有一半掌握在他們手中,而燕鐵木兒家族就是他們的首領,因此元順帝為了安撫欽察人必須縮小打擊面,儘量網開一面,避免把欽察人全部逼來造反,《元史》中就有順帝下令將唐其勢、答鄰答里之後發往邊地的記載,當然其它的燕鐵木耳(玉里伯牙吾氏)家族成員同樣也不可能在朝中立足了,九子十進士當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返回江南封地的。
元末紅軍亂後,他們逃到廬州可能是要與撒敦的後人匯合。從俞廷玉逃入巢湖又成為水師首領這一點來看,當時逃入巢湖的便絕非俞廷玉單槍匹馬一人,必然帶有相當勢力。而當時在廬州逃散的也絕非九子十進士當還有其它宗族、扈從乃至別的欽察人。四川彭水縣向家壩的譚、張二姓便極有可能是當時隨九子十進士逃跑的欽察人中的一支。燕鐵木兒其先世為欽察王族,姓玉里伯牙吾氏,九子十進士要易族更名不可能姓玉,因為漢族中沒有姓玉的,只能取其偕音改姓余或俞、於,目前這三個漢族姓中都有人自稱是九子十進士的後人。其中余姓最多,廣泛分布在雲、貴、川、渝、湘、贛,俞姓則分布在皖、蘇、川三地,而于姓則僅見於渝、川兩地。從上述多種史料、掌故來判斷,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鐵改余氏就是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後裔,其始祖也就是元朝武平王東路蒙古元帥不花鐵木兒,鐵改余諸譜中之鐵木見顯系繁寫兒字誤作見字之故。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西南鐵改余氏雖然出自於元朝欽察人玉里伯牙吾氏,但不能否認其祖上在元末已經融入蒙古貴族這一基本事實。《元史》上記載土土哈以蒙古貴族女子弟塔倫為妻,其子床兀兒以元朝公主為妻,至其孫燕鐵木兒更是以泰定帝皇后八不罕氏為妻且又尚宗室女子四十餘人。燕鐵木兒之女則為順帝皇后,其子塔喇海為文宗養子,文宗之太子帖古思則又被燕鐵木兒收為養子,其三個姐妹也嫁與皇室成員。這就是鐵改余氏的祖先在修宗譜時為什麼總要和元朝皇室攀扯在一起的原因。又據《元史》記載欽察玉里伯牙吾氏本為早期東蒙古遊牧部落,後隨契丹貴族西遷中亞,再進入歐洲伏爾加河下游欽察草原的,至元太祖討伐欽察不過三世。因此嚴格說來,欽察王族玉里伯牙吾氏應該是早期蒙古人西遷歐洲的後裔。
燕鐵木兒家族先祖最早屬武平北折連川按答罕部族,在今遼寧、吉林、內蒙古交界的通遼、雙遼、通榆一帶生活。自先祖曲出徙居西北玉里伯里山,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西的欽察草原。以玉里伯牙為氏,號其國曰欽察。曲出生唆末納,唆末納生亦納思,世為欽察國主。鐵木真征服蔑里乞部後,因亦納思收留蔑里乞部汗公都被鐵木真伐兵征討。亦納思之孫忽魯速蠻之子班都察審時度勢舉族迎降與元憲宗。隨後班察都率部從征麥怯斯,從元世祖征大理、伐宋。中統元年,班察都與其子土土哈隨世祖北征,戰功卓著,其才不凡。班察都死後,土土哈襲父職,備宿衛。土土哈在平定北邊宗王海都構亂、諸王脫脫木、失烈吉叛亂等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深得世祖、成宗帝的賞賜。至元十九年(1283),授昭勇大將軍、同知太僕事。至元二十年,改同知衛尉院事,兼群牧司。至元二十二年,拜鎮國大將軍、樞密院副院使。二十三年置欽察親軍衛,兼都指揮使。至元二十五年,世祖將也只里女弟塔倫公主嫁予土土哈為妻。成宗帝大德元年(1297),拜銀青榮祿大夫、上國柱、同知樞密院事、欽察親軍指揮使,奉命還北邊。二月,至宣德府(今宣化)卒,享年61歲。贈金紫光祿大夫、司空,追封延國公,謚武毅,後加封為升王,子八人。
其子床兀兒,即燕鐵木兒之父,昭勇大將軍、左衛親軍都指揮使。襲父職領北諸軍帥師獄逾金山(今阿爾泰山),攻八鄰之地。因其屢建大功,大德三年(1299),拜上將軍、僉樞密院事,欽察親軍指揮使,太僕少卿。大德七年,拜驃騎衛上將軍,樞密院使,大德十年拜榮祿大夫,同知樞密院士拜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欽察左衛親軍都指揮使。仁宗即位(1312)年特授光祿大夫,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左衛親軍都指揮使。床兀兒備受仁宗尊重。英宗至治二年(1322)死,享年63歲。累封楊王,子六人。燕鐵木兒答刺罕,太師,右丞相,太平王;撒敦,左丞相;答里,襲封句榮郡王。
燕鐵木兒,統攬軍政大權,恣意專橫,家霸天下,嚴重地威脅了伯顏集團的政治利益,致使伯顏集團借用元順帝的皇權來剷除燕鐵木兒集團。1333年,燕鐵木兒死後,其弟答里、妹(皇后)、其子唐其勢、塔刺海及其朋黨先後被殺,燕鐵木兒家族危在旦夕。符合“元順帝聽信讒言欲誅殺,九子一婿被迫逃亡”的特徵。
元順帝時期(1335年10月),燕鐵木兒弟答里、子唐其勢以及晃火鐵木兒等之子孫被流放於邊地。又因燕鐵木兒家族的封地大都在今安徽合肥、江蘇蘇州、南京、上海、江西上饒等地,其子孫被流放、逃匿南方的可能性大。
《余氏宗譜》中“鐵木健”曾被封為“東路蒙古元帥、南平王”之記載,又《元史》中任東路蒙古元帥一職的只有不花鐵木兒一人,他是燕鐵木兒之叔,至順元年(1333)被封為武平王、拜為太尉等基本符合“鐵木健”的特徵。故可推定“鐵木健”應為不花鐵木兒。
既然鐵改余的先祖是燕鐵木兒家族不花鐵木兒,那么《余氏宗譜》為何要寫成“鐵木健”、是顯宗四子呢?這裡隱藏著一個六百多年鮮為人知的秘密,一個除了先祖們外後人如果不認真研讀《元史》也永不知曉“鐵木相府”曾被當作逆臣的秘密。在封建門閥觀念、忠孝仁義盛行的社會裡,誰會把一個逆臣家族成員認作自己的祖宗呢?其實,先祖們並不希望子孫們將錯就錯以訛傳訛,他們頗費心智巧妙隱藏“不光彩”歷史的同時讓後人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虛擬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物“顯宗四子、南平王鐵木健”令人費解,霧裡看花。傳記了“余本元朝宰相家”“東路蒙古元帥”“聽信讒言被追殺逃亡”真實史事。一虛一實,使子孫們不得不去研讀《元史》解讀秘密,尋覓先祖們真正的足跡。
人們或許要問:燕鐵木兒家族流放於南方的時間是1335年,“紅巾反亂”是1351年,兩者相隔十六年,這與“紅(洪)軍趕散入西涯”有何聯繫呢?從時間上看,他們在流放南方途中根本不可能遇上“紅(洪)軍”。那為何有“紅(洪)軍趕散入西涯”呢?也就是說,在入西涯之前,先祖們就已經隱姓埋名生活在今安徽、江西等地了。《余氏宗譜》里先祖們改余之前的鐵姓及名字都已是漢姓漢名可以證明這一點。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殺,只要把原姓原名換掉就可以了,即改為鐵姓。入西涯分手時為何還要改呢?這可能是由於時間不同而目的不同。第一次改姓時,南方的疆土仍屬於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改姓換名以躲避朝廷的追殺。第二次改姓時,元朝即將滅亡,天下將是漢人的天下,改姓換名則是逃避“紅(洪)軍”的追殺,如果仍姓鐵,漢人容易與“鐵木真”之蒙古人相混淆,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