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善

余善一般指本詞條

餘善(?―公元前110年),亦作余善,姓騶氏,閩越王無諸之後,閩越王的弟弟,西漢時期諸侯王。

公元前135年,郢攻打南越國,南越向漢廷告急。漢武帝派兵討伐閩越。餘善害怕漢廷會趁機消滅閩越,於是發動政變,殺死郢而向漢廷謝罪。郢死後,漢廷立無諸之孫繇君醜為越繇王,奉祀閩越先王。餘善不服,就自立為王。越繇王無力控制,而漢廷為避免再次用兵,只好封餘善為東越王,與越繇王並處。

公元前112年,南越反叛漢廷,漢廷出兵討伐,餘善請求率兵八千隨攻南越。餘善行至揭陽時不再進軍,採取觀望態度,並暗中與南越聯繫。漢軍攻滅南越後,樓船將軍楊仆請求順便攻打東越,但漢武帝不同意。

公元前111年,餘善得知楊仆請求討伐東越,便先發制人,派兵在漢軍必經之路抵抗,攻入白沙等要隘,殺死漢軍校尉。餘善自立稱帝,公開反叛漢廷。漢武帝於是分兵四路討伐東越。

公元前110年,四路漢軍進抵閩境,餘善分兵防守,自己統兵據守泉山抵抗。吳陽勸說餘善放棄抵抗,餘善不聽。吳陽便率兵七百攻占漢陽,餘善腹背受敵,便放棄泉山,退至冶都。建成侯敖與繇君居股合謀,殺死餘善,投降漢廷,東越滅亡。餘善死後,葬於候官寧棋里。

基本介紹

  • 本名:餘善
  • 所處時代:西漢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時間:公元前110年
  • 身份:東越王
  • 自稱:武帝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封東越王,請攻南越,反叛被殺,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家庭成員,歷史遺蹟,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餘善是閩越王無諸之後,閩越王的弟弟。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餘善與其兄郢合謀發兵圍攻東甌國,東甌王向漢廷告急,漢武帝命中大夫嚴助調遣會稽士兵前往援救。漢兵未到,閩越軍解圍離去。漢廷應東甌王請求,遷其百姓於江淮之間,東甌國土地遂為閩越所有。

封東越王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郢發兵攻打南越國,南越王趙眜向漢廷告急。漢武帝任命大行王恢和大司農韓安國為將軍,率兵分別從豫章(今江西南昌)、會稽(今江蘇蘇州)出發,討伐閩越。郢分兵在仙霞嶺一帶拒守。
在漢軍壓境的形勢下,餘善乘機發動政變,鼓動閩越國權貴們,說郢事先不請示漢武帝,擅自發兵攻打南越,因此漢武帝前來討伐。漢兵眾多,力量強大,閩越國即使一時僥倖取勝,漢兵還會源源而來,不到滅國不止。現在只有殺死郢,向漢武帝謝罪,才能保存自己。得到眾人同意,餘善便殺掉郢,把首級獻給王恢。
由於問題已經解決,漢軍未逾仙霞嶺便北撤。在議立閩越國的嗣王時,漢武帝以“郢等首先做惡,只有無諸之孫繇君醜沒有參與陰謀”,便派郎中將立醜為越繇王,奉行對閩越先王祭祀之禮。餘善心中不服,自從餘善殺死郢之後,他的威望傳布全國,國中百姓多半歸屬於他,他就暗中自立為王。越繇王無力控制,漢武帝得知此事後認為不值得為了餘善的事再興師動眾,說:“餘善屢次同郢陰謀作亂,以後卻首先殺死郢,使漢軍得以避免徵戰之苦。”於是立餘善為東越王,與越繇王並處。

請攻南越

餘善統治閩越後,前後二十多年,與漢廷相安無事。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相呂嘉反叛漢廷,漢廷出兵討伐。餘善自告奮勇,向漢武帝上書,請求率兵八千跟隨樓船將軍楊仆攻打南越。但行至揭陽(今廣東揭陽)時,便以海上出現大風巨浪為藉口不再前進,採取騎牆觀望態度,暗中派使者與南越聯繫。同年冬天,漢軍攻陷番禺(今廣東廣州),而東越的軍隊還沒到。楊仆派使者向漢武帝上書,願意順便帶兵攻打東越。漢武帝認為士卒已經疲勞,未批准楊仆的請求,停止軍事行動,命令諸位校官駐軍豫章的梅嶺(在今江西寧都縣)待命。

反叛被殺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天,餘善聽說楊仆請求討伐他,而且漢軍已進逼東越邊境,就要攻打過來,於是先發制人。餘善派兵到漢軍必經之路作抵抗,他還給將軍騶力等人加“吞漢將軍”的封號,大軍進入白沙(今浙江紹興)、武林(今江西鄱陽)和梅嶺三個要隘,擊殺漢軍三名校尉。餘善私刻“武帝”印璽,自立稱帝,公開反叛漢廷。至此,漢武帝決定分四路進兵,大張撻伐。第一路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領,從武林出發,由崇安分水嶺進軍;第二路由橫海將軍韓說率領,從句章(今浙江餘姚東南)出發,乘船渡海從東邊進軍;第三路由中尉王溫舒率領,從梅嶺出發,由東越西部進軍;第四路由越侯戈船將軍、下瀨將軍率領,從若邪(今浙江紹興東南)、白沙出發,進攻東越東北部。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天,四路漢軍均進抵閩境。當漢軍分兵四路進逼時,餘善分兵在今邵武、建陽、浦城、崇安一帶築城防守,自己則統兵據守今浦城縣北的泉山進行頑抗。原留居漢地的越衍侯吳陽奉漢命回東越,勸說餘善放棄抵抗,餘善不聽。吳陽便率本邑兵七百人攻占漢陽城(今浦城縣北),餘善腹背受敵,不得不放棄天險泉山,撤退到冶都(今福建福州)。當時漢軍水陸並進,越建成侯敖便與繇君居股(繇君醜之子)合謀,殺死餘善,向韓說投降。事情平定後,漢武帝以東越狹小而多險阻之地,閩越強悍,屢次反覆無常。因而命令軍官們率領全部東越民眾遷徙到江淮一帶居住。至此,東越滅亡,成為空虛之地。餘善死後,葬於候官寧棋里。

歷史評價

司馬遷史記》:“然餘善至大逆,滅國遷眾。”

史籍記載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漢書·卷九十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

家庭成員

閩越王,餘善之兄。

歷史遺蹟

釣龍井,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雙杭街道大廟山西半山腰。相傳,東越王餘善在“惠澤山”之南,釣得一條白龍,於是在所坐處築壇台。台高四丈,周三十六丈。而且餘善還將那條白龍豢養在井內,所以此井因稱釣龍井。井深二十餘米,水極清洌,富含礦物質,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釣龍井釣龍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