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明朝中期循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澄,四川保寧府劍州縣(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人,明朝中期循吏。

基本介紹

  • 全名:何澄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四川保寧府劍州縣(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
  • 主要成就:修築寅陂,疏通渠道
  • 最高官職:安福知縣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史料索引,

人物生平

何澄是四川劍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人,正統二年(1437年)擔任安福縣的知縣。他為人廉潔、寧靜、慈祥,外表看似無為而治,實則內心有周密的計畫。巡撫趙新認為他不能勝任職務,於是奏請朝廷派人來代替他。然而,當地的百姓並不認同這一決定,他們向憲司申訴,但憲司並未接受他們的意見。於是,百姓們相繼前往京城,向明英宗陳述何澄的善政,請求他繼續留任,明英宗便下令讓何澄返回安福繼續任職。回到安福後,何澄積極修築寅陂,疏通渠道,恢復了密湖的原貌,大力興修水利。他的任期滿了應該升遷時,當地的義士施仲溫、易雅望等人聯名上書,請求保留何澄繼續任職,侍講劉球也代替百姓請求讓何澄留任,於是明英宗再次留任了他。等到何澄離職時,百姓們爭相贈送金銀布帛以表感激之情,但他卻一一謝絕,沒有接受任何饋贈。他的清廉和高尚品質贏得了百姓們的深深敬意。

歷史評價

劉球:有本縣知縣何澄,先因僉都御史王翔考察,欠剸繁,行在吏部奏蒙另除知縣潘懌更替。本官回部,臣等體知得何澄慈祥廉靜,外若無為,內有區畫。本縣人來京者,莫不言其處事公當,能體下情,愛民如子,不生事擾人。又嘗築寅陂等陂,浚鑿渠道,灌注民田二十餘里;蜜湖等湖被人侵占,皆追復之,以均灌民田,為民興利。似此者不一,民皆心服,訟者自息,頑者自化。在任僅二年,雖遠鄉山谷慣避差徭之民,亦樂服役,被其責罰皆無怨惡。及其解任將行,民贈路費,悉卻不受。父老累千百人送之,皆涕泣如失父母。(《兩溪文集》

史料索引

《明史·卷二百八十一·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