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現任上海市崇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澄
- 國籍:中國
何澄,現任上海市崇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何澄(?~約403年),字季玄,廬江郡灊縣(今安徽省霍山縣)人,散騎侍郎何準第三子,晉穆章皇后何法倪之兄弟。人物生平初任為秘書郎,後累任秘書監、太常、中護軍,受到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器重,除授冠軍將軍、吳國內史。太元末年,孝...
何澄,現任上海市崇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工作分工 負責征地補償、法制建設、政務公開、信息信訪、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安全管理,協管建築工程管理科工作。分管科室:征地補償科、法制科。分管事業單位:區城建檔案管理中心。職務任免 2021年8月24日,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決定:何澄任上海市崇明區...
何澄,四川保寧府劍州縣(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人,明朝中期循吏。人物生平 何澄是四川劍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人,正統二年(1437年)擔任安福縣的知縣。他為人廉潔、寧靜、慈祥,外表看似無為而治,實則內心有周密的計畫。巡撫趙新認為他不能勝任職務,於是奏請朝廷派人來代替他。然而,當地的百姓並不認同...
何澄,元初畫家,是元初因畫藝高超特別受到統治階層欣賞的畫家。人物生平 何澄,擅畫歷史人物故事、鞍馬及界畫,是元初因畫藝高超特別受到統治階層欣賞的畫家。元世祖忽必烈時以善畫待詔宮掖。武宗至大初,興慶宮建成,皇太后令其總理繪事,以大中大夫、秘書監致仕。大約卒於延祐年(1314—1320年)間,是一位高壽...
《何澄(上下) 》是三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華、張濟。內容簡介 《何澄(上下)》是一本關於民國史的人物傳記。作者蘇華、張濟用自然流暢、真實深沉的筆調記錄了山西省靈石兩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上下)》中幾乎涵蓋了晚清和民國眾多名人,可以說每一章都是一個專門的學科,是一部超具史料...
清“何澄”雞血石印 清“何澄”雞血石印是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長3.2,寬2.25,厚2.2 厘米
民國“何澄鑑藏”黃壽山石章 民國“何澄鑑藏”黃壽山石章是民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長6.3,寬2.4,厚2.4 厘米
蕭啟御史赴山東僉憲以何澄所畫雲山求題 宜陽太守多公暇,肆筆雲山出瀟灑。層峰疊翠凌蒼空,英英玉氣浮鴻濛。縹緲瀰漫渾無跡,妙逼房山高克恭。山乎云乎定何處,誰結茅屋倚深樹。豈無獨抱千載心,玩水看山適朝暮。柏台御史撫此圖,憶得龍泉江上住。岫幌岩扉意不忘,十載京華未歸去。秪今驄馬復東行,...
歸荘圖卷全卷縱41cm,橫723.8cm。 何澄,大都人,作品有歷史人物故事畫、界畫、鞍馬等,亦善山水,元代畫家中以畫藝得以入仕者不乏其人,但品階如此之高是很少有的。元 何澄,紙本 墨筆,中文名稱: 何澄 朝代: 明 國別: 中國 代表作 美術圖片: 雲山墨戲圖卷 類別: 古代畫家 (公元15世紀)〔明〕字彥澤...
《歸莊圖》是元代畫家何澄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吉林省博物院。《歸莊圖》取材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此畫以山水為背景,人物穿插其間。在全景式構圖中,主題人物連續出現,逐段反映陶淵明辭官歸故里的主要情節,與傳稱為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同一手法。人物線描多用方折筆,山石樹木用枯筆焦墨,間以淡墨...
岳柱八歲指瑕,元朝有個叫岳柱的人,字止所。在八歲的時候,觀看畫家何澄畫的畫《陶母剪髮》,岳柱看到陶母手腕上有金鐲子,問畫家說:“金鐲子可以換酒,為什麼要剪下頭髮去換酒呢?”何澄對岳柱說的話感到非常驚訝,他一看就可以知道畫中的道理。標題 標題的發音 yuè zhù bā suì zhǐ xiá 岳 柱 八 歲 ...
《美人,一起走啊~》是連載中的一部武俠類網路小說,作者是知汝之悅。內容簡介 何澄奉姑父之命,尋找天星教教主素淵。找到後才知道,這位江湖盛傳的第一美人、神秘莫測的易容高手,其實毒舌又傲嬌!在拉著素淵一起破案的過程中,何澄對素淵產生了不可名狀的感情。然而這位美人似乎完全對他不感冒啊……江湖眾人...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2:一日成才》是由央視動畫有限公司出品的家庭科幻喜劇動畫電影,由何澄、張振益聯合執導,鞠萍、董浩、劉純燕、郟捷、耿晨晨、何子然、陳蘇、霍小雷、黃煒等參與配音。該片於2016年8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圍繞“成長與成才”為主題,講述了大頭兒子一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遭遇困惑、不懼艱難...
她的父親何澄,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是老同盟會員。山西剪辮子第一人,也是山西第一位前往日本的留學生。何澄在日本入讀梁啓超創辦的“清華學校”學農藝。這所學校,也是蔡鍔、蔣介石在日本首選的學校。父親為全家人謀得了安逸的生活。何澤慧年幼時,父親開辦工廠。家裡有汽車,暑期父親經常帶著他們全國旅遊,家裡早早...
風中挾火麒麟颶,奇事還聞犼鬥龍。作者簡介 馬清樞,字子翊,福建侯官人,以舉人任台灣府學教諭。光緒三年(1877),與何澄、汪序東、林鶴蓀等人在台唱和,作〈台陽雜興〉三十首。何澄返陸後,在光緒七年(1881)將王凱泰舊作、馬清樞〈台陽雜興〉及自作〈台灣雜詠〉合刊出版,稱《台灣雜詠合刻》。
一次王恭與王忱一同到何澄里作客,但他們在席間鬧得不和諧,王忱勸王恭飲酒,但王恭不喝,王忱堅持並強來,並各自拿起對方裙帶。王恭府中近千人都被叫來何澄處,而王忱雖然隨從少但仍上前,兩邊似乎要打起來。何澄見此沒有辦法,只好坐在兩人之間分開他們。因著權貴和財富而結交,古人認為是羞恥的。修建佛寺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