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生:文化名人的經濟背景》是陳明遠 著,新華出版社2007年出版。本書對二十世紀一批文化名人的經濟收入來源進行分析,指導二十一世紀的作家如何做富有的文化人。
基本介紹
- 書名:何以為生:文化名人的經濟背景
- 作者:陳明遠
- ISBN:9787501179817
- 頁數:232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6-1
- 裝幀:膠版紙
- 開本:16
編輯推薦,目錄,
編輯推薦
為什麼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記者都在尋找三位叫“CHEN M.Y”或“MAYER CHENEY”的中國人?!
好好算算文化名人的經濟賬,在21世紀做個富有的文化人。
“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人類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常常要飢餓。為補救這缺點起見,為準備不做傀儡起見,在目下的社會裡,經濟權就見得最要緊了……”
——魯迅
扯下自古清高恥言利的文人面紗,面對大海該思考什麼?
![扯下自古清高恥言利的文人面紗,面對大海該思考什麼? 扯下自古清高恥言利的文人面紗,面對大海該思考什麼?](/img/b/780/nBnauYmMiRDO1MTOlRjN1QTNzQGZjRjM5EGZyMTMiNWMiRGOmRWZ1gTY1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魯迅、胡適、蔡元培、王國維、周作人、張恨水……他們是上個世紀的文化名人,他們是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和一個貧困的戰爭年代,他們靠什麼來養活自己以及家人?他們的收入從哪裡來?
目錄
上編:魯迅的經濟狀況
我算清了魯迅一生掙的錢
《新青年》同人為何不要稿費
魯迅參與“索薪”鬥爭
《魯迅日記》和《家用賬》所載收支情況——北京時期(1923-1926)
《魯迅日記》所載經濟收入——上海時期(1927-1936)
魯迅為版稅而奮鬥
魯迅在北京和上海的住房
致命的昏與賣
魯迅、琉璃廠和舊書、文物
魯迅逛小市
對琉璃廠的眷念
魯迅收支情況及購書費用
魯迅和電影
下編:文化名人經濟狀況個案
王韜(1828-1897)的經濟狀況
經濟背景概況
掛名乾薪
主持格致書院
為報刊當編輯和寫稿
開書局印書賣書
19世紀中葉上海的物價與生活水平
康有為(1858-1927)的經濟狀況
康、梁以實業互助
康有為原有的住宅
上海新閘路辛家花園
康公館、游存廬和天遊學院
“游存”康公館的龐大開支
康有為出售書法
康有為晚年的交往
扶乩問卜未避免農場失敗
康有為晚年的別墅
七十壽辰與死亡之謎
章太炎(1868-1936)的經濟狀況
章太炎的遺產清單
章太炎日常生活簡樸
朵雲軒的照顧
“一筆”墨寶發了財
杜月笙家祠求橫披
章太炎到杭州講學
……
附錄2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各地銀圓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