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研究

何以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研究

《何以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研究》是2024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以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研究
  • 作者:王永和
  • 出版時間:2024年3月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87219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名城保護制度的確立,改變了以往單點文物保護的情況,開啟了地方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的新局面。不少城市以此為契機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名城保護制度,有效地保護了當地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中,由於存在對名城保護制度的理解偏差,部分城市保護制度效果並不樂觀。以往對於名城保護的研究,多是從技術角度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較少從制度層面研究名城保護。筆者基於這些年參與名城保護立法、制度建設工作的積累,對名城保護制度和案例進行了梳理研究,試圖從制度發展的角度去探尋和解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價值和理念。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當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與實踐
第一節 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機構沿革和制度演進
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確立
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發展
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機構沿革
第二節 世界範圍內名城保護制度的發展
一、國際歷史城市保護組織
二、國際性遺產保護重要公約、憲章及宣言
三、國際性遺產保護檔案中名城保護重要制度內容簡析
第三節 當代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和制度解決之道
一、大規模建設破壞名城整體格局
二、盲目改建導致歷史文化遺產被破壞
三、保護更新不足導致歷史城區的衰落
第二章 蘇州的範例與名城保護制度發展
第一節 城市定位和保護制度發展
一、早期的城市定位與名城保護
二、改革開放後的城市定位與名城保護
第二節 城市發展制度與名城保護的共振
一、城市格局與城市發展
二、產業發展制度與名城保護
三、經濟發展、名城保護和民生改善
第三節 名城保護制度體系建立
一、名城保護立法的推進
二、綱領性地方立法出台和立法保護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三、保護機制的改變和保護手段的突破
第四節 保護機構設定的變遷
一、改革開放前的名城保護機構設定
二、1982~212年的名城保護機構設定
三、212年以後的名城保護機構設定
第三章 名城保護制度發展動因分析
第一節 歷史環境是名城保護制度形成和變遷的動力
一、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催生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
二、現代化發展推動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執行者是保護制度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一、黨的領導決定了歷史文化名城制度發展的方向
二、城市定位決定了地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不同發展路徑
三、地方政府決策保證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落實
四、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決定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執行效果
第三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參與者推動了保護制度的完善
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市民參與
二、專家學者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三、企事業單位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參與
第四節 保護理念的變化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形成的引力
一、改革開放前保護理念的缺失是保護制度難以建立的重要原因
二、改革開放後保護理念的演變促進了名城保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保護理念的新發展實現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轉變
四、吳文化的精神核心是名城保護制度發展的根源
第四章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的體系與指引
第一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正式制度
一、文物保護制度體系
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制度
三、保護相關制度體系
第二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非正式制度體系
一、歷史文化名城的公眾參與制度
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參與制度
三、傳統文化和地方習慣傳承

作者簡介

  王永和,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北京大成(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兼任華東師範大學立法與法治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研究員、蘇州市人民政府行政立法專家庫成員、國家律師學院客座教授等社會職務。王律師多年來受相關政府部門委託,開展《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宿遷市旅遊促進條例》《蘇州市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辦法》《蘇州市古村落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主筆起草和修訂工作。主持開展了《江蘇省太湖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蘇州市旅遊條例》《蘇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辦法》等三十餘部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立法後評估工作。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