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咄部,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咄部
- 別名:汨咄
- 性質:部落名
- 朝代:隋
- 出處:《隋書》
伯咄部,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
伯咄部,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發展歷史隋代為七部中之大部,有“勝兵七千”。農業已有一定發展,但仍住半地穴式的房屋。隋末唐初臣屬高麗,在唐與高麗戰爭中,助高麗作戰。唐總章元年(668)高麗國亡後,其部眾奔散;...
靺鞨分為七部,分別為粟末靺鞨(與古高麗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拂涅部(在伯咄東)、號室部(在拂涅東)、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東南)。而黑水部尤為勁健,是古之肅慎氏。粟末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南方,早在唐初就已歸附唐。七世紀末,粟末靺鞨首領...
榆樹市人民政府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滅扶餘國,榆樹為勿吉族伯咄部。榆樹屬夫余國伯嘟部,伯嘟即以後的伯都。 隋朝時,榆樹屬於伯咄靺鞨。靺鞨為女真的一個部落。 唐聖曆元年(698年),初為室韋達姤部地,隸於室韋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榆樹屬渤海國扶餘府(今長春市農安縣)。
隋,為靺鞨伯咄部居地。唐,屬渤海夫余府。遼,在此設寧江州。金初,屬寧江州,後分屬上京路會寧府會寧縣和隆州府利涉縣。元,為蒙古一支納仁汗(亦稱訥爾渾)的豁羅剌思(郭爾羅斯)部居地,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明初,屬兀良哈三衛蒙古族人居地,永樂六年(1408年),屬奴爾乾都司撒叉河衛,明末,...
《民國文存12:清史要略》主要內容包括:崛興時期、隆盛時期、衰弱時期、滅亡時期、清之興,自滿洲始。滿洲建國,自古唐虞時,有肅慣氏者,來獻弓矢;成周之初,敷入朝貢;後漠時,亦稱挹婁;北魏之世,析為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湼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總謂之勿吉。...
《北史勿吉國傳》:“勿吉國一曰靺鞨,其部類凡有七種,其一粟末部,其二伯咄部,其三安東骨部,其四沸涅部,其五號室部,共六黑水部,其七白山部。”案太魯水即今滔兒河,粟末水,即松花江,徙太山即長白山。蓋自今松花江以東際海。混同江以南抵長白山,皆其國境也,七部之分,應在北魏延興以前,其中黑水、...
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
其部類凡有七種”,即粟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黑水部和白山部。《隋書·靺鞨傳》載,“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東;其五曰號室部,在拂涅東;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車骨部西北……”。《吉林通志》按語認為:“安車骨部……為今賓州、五常兩廳境”,“拂涅……在伯咄東,知為寧古塔地...
女真民族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女真、長白女真、東海女真、扈倫女真四大組成部分。史籍《金史·世紀》中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史籍《金史·世紀》中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
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
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
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代屬伯咄,唐代聖曆元年(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初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金代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代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初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後屬女真四部之一的扈倫...
①白山部:以長白山得名,分布在松花江發源處;②粟末部:在長白山之北,分布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延邊;③號室部:在拂涅之東,分布在綏芬河流域的黑龍江依蘭縣;④伯咄部:在粟末之北,分布在吉林扶餘、榆樹縣、黑龍江雙城、五常縣;⑤安車骨部:與金國時期的“按出虎”為一音之轉,分布在阿什河流域;⑥拂涅...
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戊戌(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乾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
南北朝時期,勿吉滅夫余後,為勿吉伯咄部居地。渤海國時期,屬夫余府。遼朝時期,屬寧江州。金朝時期,分屬上京路隆州府利涉縣和會寧府會寧縣。元朝時期,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明朝時期,曾在此地設定撒叉河衛。明朝後期,科爾沁蒙扶餘縣古人占據這裡。後金立國後,在此立官軍隊站,稱伯都訥站。清康熙二十一年...
北魏時,屬勿吉(音莫吉)國,“乃舊肅慎國也”。北齊河清二年(563年),勿吉始稱林朝。“稅路分為七部,有票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白山部、黑水部”。黑水部以嫩江下游“大黑水”而得名。通古斯語為“郭爾羅斯”即今肇源縣之舊稱。唐聖歷三年(698年)三月三十日,唐帝武則天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