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伏虎岩
- 外文名稱:Alter rock
- 地理位置:福建省聯合鄉聯東村入口處
- 著名景點:摩訶薩埵太子
伏虎岩旅遊風景區位於福建省聯合鄉聯東村入口處,距尤溪縣城33公里。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創建。景區內有宋、元、明、清歷代古建築物,主要有:石門祖殿、文昌...
伏虎岩旅遊風景區伏虎岩伏虎岩旅遊風景區位於聯合鄉聯東村入口處,距縣城33公里。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創建。伏虎岩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古建築物:石門祖殿...
《靈隱寺行呈伏虎岩》是宋朝著名文學家方回 的代表作品之一。...... 《靈隱寺行呈伏虎岩》是宋朝著名文學家方回 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名稱 靈隱寺行呈伏虎岩 ...
伏虎洞一名老虎洞、地藏洞,在摩室嶺百歲宮東北。洞底奔瀉一股清泉。清泉源自天游峰東南麓石罅中迸出的涓涓岩溜,流徑此岩之麓後匯成流泉,注入伏虎岩南壁下方...
泉在羅浮寶積寺、梁景泰禪師駐錫處伏虎岩(小石樓南的伏虎岩)下,味極甘冽。泉在長方形的石盆中,石盆長5.2米,寬2.2米。其泉“汲之隨涌,竭之隨注,積雨...
相傳公元9世紀50年代,神僧南禪宗南嶽下四世文矩慧日(即黃妙應)禪師,在此開山肇築二石室習禪,馴服二虎,故此又名伏虎岩,而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塊宋代書法家方左鉞...
石室即石室岩,在城廂西郊1里許的山上,有海蝕洞多處,傳為古人穴居之所。據傳唐代名僧妙應禪師建石室岩佛寺,出入常騎兩隻馴虎,故又名“伏虎岩”。明成化年間...
相傳,唐代名僧妙應禪師曾在此建寺、坐禪,出入常騎隨兩隻馴虎,故又名“伏虎岩”。山上林木蒼蔚,巨石嶙峋,岩泉清冽,景色優美。春日晨昏,山上常有雲霧飄浮在奇...
據載,妙應祖師在此開山肇築二石室習禪,馴服二虎,故名伏虎岩。宋紹聖年間,住持道靜擴建為寺,初名“石室岩精舍”,後改名為“妙應寺”,後寺院興廢不一,元明...
虎穴:俗稱老虎洞,位於伏虎岩下,洞高大,深約五米,洞中有一眼泉水,傳說是老虎用虎爪刨出,可供飲用。此洞與山下的龍漂合黎龍潭虎穴,珩琅十景之一。詩曰:八面...
鳳凰山 [1] 故稱“石室岩”。唐代名僧妙應禪師在此坐禪,出入常跨兩隻馴虎,故又名伏虎岩。鳳凰山蜿蜒的上山小路,鋪百餘級石級,道旁的杜松大可兩人合抱;松石...
梧崗位於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於響聲岩東麓,瀕臨溪曲,隔溪與雲窩景點的伏虎岩相向。...
泉在羅浮寶積寺、梁景泰禪師駐錫處伏虎岩(小石樓南的伏虎岩)下,味極甘冽。泉在長方形的石盆中,石盆長5.2米,寬2.2米。其泉“汲之隨涌,竭之隨注,積雨...
虎岩寺,原名崑山寺,位於泉州泉港區塗嶺鎮崑山南面。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傳說這座寺院在宋代時便曾是蔡襄的修身之處。虎岩山又稱伏虎岩...
聯合鄉南宋古剎—伏虎岩 伏虎岩旅遊風景區位於福建省聯合鎮聯東村入口處,距尤溪縣城33公里。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創建。景區內有宋、元、明、清歷代古建築物...
梨坑村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水口鎮下轄村,位於水口鎮東南的石牛山麓,四面群山環繞,山峰秀麗,形態各異,有金雞伏虎岩、小瀑布、百年桂花樹、石牛山生態旅遊景點。...
虎岩寺又名伏虎岩寺、崑山寺,位於惠安縣城北三十餘里泉港區塗嶺鎮松園村崑山南麓的伏虎岩,海拔150多米,距福廈公路2公里,有公路直達寺下。山中有宋、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