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虎岩寺
- 又名:伏虎岩寺、崑山寺
- 占地:413平方米
- 海拔:150多米
簡介,歷史,
簡介
虎岩寺臨崖砌石高築,坐東朝西,占地413平方米。由三寶殿、觀音殿、齋廚、禪房、遊廊和庭台組成,殿內供奉三寶、觀音、伏虎道人。寺宇始建於宋,後歷有修建,現存建築為1983年後修復。三寶殿面闊三間,硬山式屋頂。其右側為觀音殿,左側齋廚,再外各有一間禪房,乃在同一水平線上一列組成單進結構,又以遊廊彼此勾通,出入皆由廊門。前面有一偌大庭台,台的前面築欄桿護衛,台的中央築假山一座,引來泉水噴射水柱,帶動石猴推磨,蔚為奇觀。寺前庭台外欄旁,有一棵枷柊,蒼勁挺拔,枝葉紛披,北面樹葉保持枷柊原形,南面樹葉呈茘枝樹葉形狀,又稱“鴛鴦樹”,已有近千年樹齡。
歷史
清嘉慶《惠安縣誌》載:伏虎岩在崑山南,北宋祥符(1003—1016)中僧道養隱此,能伏虎。元泰定(1324—1328)中,連應元刻其事於石上云:道養精習律乘,並能伏虎,每朝出暮歸,虎均伏于山下等候。有一次道養外出帶肉歸來,對虎開玩笑道:“吾今無肉啖汝,願以軀代。”將頭伸入虎口,虎不慎合口,僧亡。虎不勝悲悼,遂跳崖自盡殉主,伏虎岩、寺因此得名。元朝南史隱有七絕一首寫及此事,載在《螺陽文獻》: “仙廬佛寺首鱗差,下有三間隱者居。 得道能令龍虎遁,突渠馴服弗工夫。”
寺左有清泉石室,又名“水岩洞”,約30平方米,渾然一塊龐然磐石覆頂;洞內冬暖夏涼,岩隙洞壁泉眼如注,從不乾涸,洞中設有石桌、石凳;洞頂岩上刻有“水岩洞”三個大字,背部最高處有一臉盆大的地方,以石敲擊會發出“咚咚咚”的鼓聲,頗為神奇。系宋代之築。北宋著名書法家、名太守蔡襄(忠惠公)系惠安峰尾盧仁外孫,早年曾與舅舅盧錫讀書其中。原來的山門上有蔡襄的書刻“伏虎勝景”,明崇禎間(1628—1644),因女尼增建小閣、庭台,鑿去一半別開廊門,摹仿其字跡另刻在近處石崖上。
元南史隱曾為蔡襄與道養撰一聯曰:“忠惠當年此讀書,駕碧海之蒼龍文章經濟;養公昔日留諸謁,伏蒼岩之白虎佛法禪心。”泰定年間逸士連應元將此鐫於岩石,可惜南史隱、連應元的字跡已蕩然無存。所幸的是南宋紹興年間胡日休等人及元朝至正年間縣達魯花赤游伏虎岩的紀志石刻尚存,且清楚可辨:“再扣禪門秋已深,岩花零落菊溜金;人情險處從頭講,佛也低眉感不禁。”分明是對旁邊一個大“佛”楷寫的詮釋。寺後又有“東岩”二字,大40厘米見方。這些宋、元、明以來的摩崖石刻,對研究地方書藝和歷史有一定價值。
山中還有屈曲幽深的虎洞,有寧謐岑寂的仙翁洞、師姑洞。在群山環抱中,古剎亭台、峭岩怪石、清泉幽洞、古木修篁……四時勝景迷人。 明朝黃幼嘉有詩讚頌伏虎岩:“山開疑有月,樹隱半為雲”,恰如其分地點明伏虎岩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