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伍教授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推動幼教產業發展,以中國幼教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的身份,助力幼教產業升級改造。在此期間,兼任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心《幼兒教育導讀》編委,湖北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的行業職位。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學前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幼稚園課程、養成教育、兒童體驗教育。
教授課程
主講的本科生專業課程:《學前兒童文學》、《學前兒童親職教育》、《名師成長案例》
主講的研究生課程:《學前教育發展前沿》、《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幼稚園創辦與經營》
教育背景
1996-2000 年華中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獲學士。
2000-2003 年
華中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碩士。
2006-2011 年華中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博士。
2008 年赴
華東師範大學參加國家學位辦舉辦的暑期學校學習。
2014.10-2015.11 國家公派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後),赴美國留學一年。
工作背景
2003.7-2017.9 研究生畢業進入湖北省教研室(屬湖北省教育廳)工作,擔任省級學前教育教研員,2011年獲得副高職稱。
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
美國孟菲斯大學學習,參加了該校學前與心理學專業博士生及碩士生課程學習,訪問了當地10多所國小和幼稚園。
同時,兼任中國幼教行業協會專家組成員;人大複印資料《幼兒教育導讀》編委;湖北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當代學前教育》編委。
主持項目
2005-2008,湖北省基礎教育體驗課程的研究與開發(2005b007),
湖北省教育廳。
2005-2008,幼稚園體驗課程的研究與開發(05JC88005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
2005-2008,湖北省民辦幼兒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2005Z172),
湖北省教育廳。
2008-2011,幼兒體驗式閱讀研究(2008d093),湖北省教育廳重點。
2009-2012,生活體驗與兒童發展(08JC880011),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青年項目。
2013-2017,幼稚園養成教育研究(13YJA880085),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一般項目。
2016-2017,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湖北青少年兒童中持續入腦入心研究(學前兒童)(2016XCZK019), 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5,已完成。
2017-2018,湖北省幼稚園教育質量監控系統研究,湖北省教育廳,5,在研。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伍香平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2年10月
《幼兒教師易犯的150個錯誤》是2012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香平。
榮譽成就
伍香平博士近年來發表數十篇教育論文和學前教育專刊文章,多次受到
中國網、
光明日報等媒體的專訪。
l湖北省政府頒發的“湖北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次(2007年);
l“全國基礎教育優秀教育資源獎”1次(2009年);
l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優秀青年科研工作者”1次(2009年);
l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科研突出貢獻獎”(2018年);
l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先進工作者”(2018年);
l首屆全國
全日制教育碩士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2018.12.2)。
l湖北省幼稚園遊戲優秀推薦活動優秀指導團隊(湖北省教育廳、2019年1月)
l 優秀指導教師(中國信息技術學會)(2019年);
學術論文
部分成果目錄:
“把握介入時機 ,適時支持幼兒” ,《學前教育》(CSSCI刊),2017年第9期
“論兒童身體體驗的特性與認知價值”,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刊)(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被高校文科學報觀點摘錄。),2016年第4期
“3~6歲兒童使用媒體現狀的調查研究” ,《
上海教育科研》(CSSCI刊),2014年第05期
“新形勢下加強幼稚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
《學前教育研究》(CSSCI刊), 2014年第02期
“童年體驗的追憶與童年的本質及其消逝”,《學前教育》(CSSCI刊),2011年8月
“幼稚園社會領域課程實施探索”,《學前教育》(核心期刊), 2008年3月
“全面二孩”時代,“入園高峰”挑戰“入園難” ,《光明日報》,2017年4月
“變味的捐款綁架了幼兒的愛心” ,《中國教育報》,2017年4月
“對學前教育師資補充機制的思考”——來自美國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機制的啟示,湖北教育.2015(02)
“幼稚園轉崗教師的成長困境與出路探索”,湖北教育,2014(01)
“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理想圖景”,湖北教育,2013(11)
“試論體驗型師幼關係”,當代學前教育,2007(03)
部分叢書
個人評價
伍香平教學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專業理論知識紮實,實踐教學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敢於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與模擬體驗,倡導並探索學生為本、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生態模式改革;在教學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所承擔的教學工作符合各級考核的標準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