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伊通一中是伊通滿族自治縣唯一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始建於1925年7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校園土地面積4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 2300平方米。在崗職工185名,其中高級教師31名,中級教師88名,有國家、省、市勞動模範、先進教師、教學標兵、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和優秀班主任45名。現有教學班50個,在校學生3000餘名。歷經滄桑,伊通一中,桃李滿園,碩果飄香,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在縣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 始建於:1925年7月
  • 土地面積:45000平方米
  • 在崗職工:185名
  • 學生公寓面積:5000平方米
辦學理念,師資力量,規章制度,教學質量,基礎設施,教學成果,獲得榮譽,

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一個學校長期文化積澱的結晶,是學校辦學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學校辦學經驗的提升,也是學校師生修身治學、立身行事的準則,是學校師生的不懈追求和永恆的信念,它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伊通一中的辦學理念是“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以德立校。德以立身,學以立業。德者,本也。 一個學校之本就在於要生存,要發展,要適應時代需求,而“德”正是固“本”之基。學校堅持把德育工作列為重中之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和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使每一名師生成為有德之人。 科研興校。教育科研是學校工作第一生產力。學校要發展,科研須先行。學校不斷完善教科研網路,切實搞好重大科研成果的實驗、深化和推廣,實現了“重點突出、點面結合、全面開花”的教科研工作目標。 特色名校。特色是一個學校創新和發展的標誌。多年來,學校不斷適應社會和未來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努力鍛造學校自己的“品牌”,“龍頭示範”戰略和“數位化校園”的創建成果顯著。伊通一中的辦學理念,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是數代一中人心血的結晶,也是一中人執著信念的高度概括,在這種理念的激勵下,一中人不斷創造更新的佳績。

師資力量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管理中一個永恆的主題。學校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列為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建立一支與省重點高中相匹配的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首先,藉助“抓師德、正行風”的有力契機,狠抓師德建設。在師德管理中,一是做到“三先”:即“管理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二是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結合。領導班子本著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的原則,識大體、顧大局,既注重言傳,更依賴身教。三是堅持抓積極因素與抓消極因素相結合。不斷發現每位教職員工的某種優點或長處,從而促其揚長避短。努力做到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化消極為積極。其次,學校還採取各種措施來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一是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並建立合理的培訓機制。二是開展培訓和學習,使教師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教師。三是加強教師教育教學基本的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學校組織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五個一”擂台賽。四是推進和深化教師全方位的課堂演練工作。五是加強對外交流,開闊教師視野。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學校給每兩名教師配備一台電腦,開通“101”、“志鴻”“東北師大網校”等優秀教育網線。2007年高中實行新課改,學校又投入30多萬元購買了東北師範大學理想技術學院的“高中新課改軟體平台”。再次,學校錄用優秀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近幾年來從師範院校錄用40餘名優秀畢業生來校任教,使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更加合理化,學校多次召開青年教師拜師會,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規章制度

一是重新建立完善《伊通一中辦學章程》、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並嚴肅認真的進行檢查考核,用嚴格的制度管理和約束,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學校實行領導帶班制,周一例會制,及時安排布置工作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是加大“一評三考”的力度。經過教代會研究確定了考核內容和方式,著重對教職工的師德評價、專業素質、教學過程和教實績進行考核,科學對教職工進行評價和排序,並注意考核結果的運用。“一評三考”制度科學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強,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並在全市介紹了經驗。 三是嚴肅開展了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結合工作,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四是中層幹部實行競爭上崗,通過申請人申請、競職演講、民主測評,學校班子研究等一系列程式對學校的7箇中層職位進行競爭上崗,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民眾滿意,利於工作。 五是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利用傳統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制定了學生各級管理制度,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獎勵。加強紀律衛生管理,學校的學生公寓管理被市教育局樹立為全市的樣板,是全市免檢單位。

教學質量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教學質量是決定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學校著重抓了“五課”活動,即研究性聽課、青年教師比賽課、檢查性聽課、指導性聽課、開放課。兩年來,有15名教師在競賽課和評估中,獲市級優質課,其中有5名教師獲全市第一名。 學校注重在教學中夯實基礎,使學生掌握知識發生髮展的過程,從而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為了加強相互比較,學校與吉林地區,通化地區等8所學校建立盟校關係,聯考聯評 ,相互找參照物。 為在高考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使莘莘學子考入理想的大學,學校切實加強了高三複習迎考工作,召開了高考動員會、研討會、尖子生會、部分學生家長會、並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收集信息和高考模擬題,請省、市有關專家和省實驗中學高三把關教師來我校進行高考專題講座。並對高三學生在住宿和供電等多方面進行照顧。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專研大綱、考綱和歷屆高考試題,並熱心地關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掌握學生學習和思想動態,認真梳理、排查,做到拔尖、提中、補差。 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中有升,高考連續獲縣、市表獎。學校先後被評為“四平市先進單位”、“四平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學校”、“四平市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單位”等。

基礎設施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不斷加強硬體建設,改善辦學條件,2002年新建一棟50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 2004年又建起一棟10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樓並投入使用。教學樓高大雄偉、寬敞明亮,配套設施齊全,設備先進。2005年投入130餘萬元為班級裝備了北京中慶公司的E帆網路教學計算機系統。2007年投入80多萬無為班級裝備了大螢幕投影儀。 5000平方米的實驗大樓裝備充足。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的設備先進,語音、微機、電教和教師電子備課室裝備完善。50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大樓乾淨舒適、環境幽雅,可與大學的公寓樓相媲美,為學生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
為了加強食堂的環境設施建設,又投資30多萬元進行了改造,使我校的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教學成果

2002年高考600分以上有8人,被北京院校錄取有14人。
2003年被中國人大、北京師大、北航、北京理工等北京院校錄取有16人。
2004年是建校以來升學人數最多的一年。
2005年我校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600分以上有21人,被中國人大,南開、北航、北郵、北理工等名牌院校錄取。
2006年我校超600分以上人數44人,2007年超600分以上人數為64人。
2010年考600以上32人,其中一位以675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1年超600分以上人數為49人,有兩名同學分別以696和689被清華大學錄取,一名同學被南開大學錄取.
2012年超600分的一共有18人,過重本線515分的一共有200多人,創歷年新高。一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兩名同學被復旦大學錄取,1名同學被南開大學錄取。我校取得今年輝煌成就,已經連續三年培養出清華的學子了。
2013年超過600分的有51人,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前兩名同學是全市的第七第八名,給我校爭光,第四年的清華學子指日可待。

獲得榮譽

良好的辦學條件、最佳化的教育教學管理,為我們創造了一流的教學環境。幾年來,由於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取得了許多成績,先後被評為“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單位”“吉林省教育標準化家長學校”“東北師範大學實習基地”“四平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平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四平市模範管理單位”連續12年被評為“伊通縣教育先進單位”等。雙肩擔風雨,正氣著華章,勤勞勇敢的一中人正團結一心、把握機遇 、銳意進取、揚帆遠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