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解經(清初萬斯大採用的治經方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以諸經解釋一經,以諸經經文相互印證。清初萬斯大採用的治經方法,一曰“以經釋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經解經
  • 定義:以諸經解釋一經,以諸經經文相互印證
萬斯大之師黃宗羲在《萬充宗墓志銘》中寫道:“充宗以為,非通諸經不能通一經,非悟傳注之失則不能通經,非以經釋經則亦無由悟傳注之失。”(《南雷文定前集》卷八)以經解經的方法是針對學術界由傳注而通經的治經途徑而提出的。有些學者信傳注過於信經,常陷於傳注的重圍之中而不能自脫,結果不僅忽略了對經的鑽研,而且也不能發覺傳注之誤。萬斯大以為只有以經解經,才能擺脫傳注的束縛,發現其中的錯誤,掌握經文的本義。此外,經文錯互,有此略而彼詳,有此同而彼異,如若通諸經以通一經,則能“因詳以求其略,因異以求其同”(同上)。萬斯大考證群經即使用以經解經之法,並且取得了許多成就,如他釋《春秋》,多以禮經為據。黃宗羲說:“充宗會通各經,證墜輯缺,聚訟之議,渙然冰釋。”(同上)以經解經的治經方法對於清朝考據學的興盛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