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工程》是趙學明、陳濤、王智文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可作為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等相關專業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在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及工程設計人員參考。
全書共分12章,主要包括代謝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以及“基於C同位素信息的代謝通量分析”“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模型”等技術在代謝工程中的套用等內容,並列舉了代謝工程的典型實例。
基本介紹
- 書名:代謝工程
- 作者:趙學明、陳濤、王智文等
- ISBN:978-7-04-041769-2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318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5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510千字
- CIP核字號:2015016025
成書過程
編寫情況
出版工作
出版社工作人員 |
策劃編輯 | 責任編輯 | 封面設計 | 責任印製 |
---|---|---|---|
王莉 | 高新景 | 張楠 | 劉思涵 |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前輔文 1 緒戰拘煮榆論 1.1 代謝工程學科的建立 1.1.1 背景 1.1.2 代謝工程學科的建立 1.1.3 代謝工程的定義 1.1.4 代謝工程的理論框架 1.2 代謝工程發展的標誌 1.2.1 代謝工程學術會議 1.2.2 代謝工程教科書及學術專著 1.2.3 國際代謝工程學會 1.2.4 代謝工程學術刊物 1.2.5 代謝工程學術論文 1.2.6 代謝工程研究方法的進化 1.3 代謝工程研究進展 2 細胞代謝反應和調節方式 2.1 細胞生長 2.2 細胞代謝反應的基本坑鴉類型和功能 2.2.1 運輸反應 2.2.2 供能反應與分解代謝 2.2.3 生物合成反應與聚合反應 2.3 酶活性的主要調節方式及酶動力學 2.3.1 酶活性的主要調節方式 2.3.2 酶動力學 2.4 酶表達水平的調節 2.4.1 底物誘導 2.4.2 終產物阻遏 2.4.3 基因表達的弱化機制 2.4.4 核糖核酸開關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2.4.5 翻譯的控制 2.4.6 酶分子降解的調節 2.5 流通代謝物及全局調控 2.5.1 流通代謝物 2.5.2 全局調控 3 生化反應質量平衡與模型 3.1 生物量化學式 3.2 生物反應的質量平衡方程 3.2.1 間歇培養 3.2.2 連續培養 3.3 比反應速率與得率係數 3.4 生物反應的黑箱模型 3.4.1 黑箱模型的元素平衡和還原度平衡 3.4.2 黑箱模型測量數據一致性的檢驗 3.4.3 黑箱化學計量模型的系統分析 3.4.4 測量數據的最優估計和h檢驗 4 代謝通量分析 4.1 代謝通量分析的原理 4.1.1 無細胞生長時的代謝通量分析 4.1.2 有細胞生長時的代謝通量分析 4.2 基於測量數據的代謝通量分析 4.2.1 正定系統 4.2.2 超定系統 4.3 基於線性規劃的通量平衡分析 4.4 同位素標記法測定代灶屑采謝通量簡介 4.5 基元模式分析 4.5.1 基元模式分析與極端途徑分析 4.5.2 基元模式分析的套用實例 5 代謝控制分析 5.1 代謝控制分析的基礎 5.1.1 通量控制係數及其加和定理 5.1.2 濃度控制係數及其加和定理 5.1.3 彈性係數和連線定理 5.1.4 參數彈性係數及MCA理論的通用表達式 5.2 通量控制係數的確再希凳定方法 5.2.1 直接法 5.2.2 間接法 5.2.3 Linlog動力學法 5.2.4 瞬態代謝物濃度法 5.2.5 大擾動法 5.3 部分守恆循環途徑通量控制係數的確定 6 基於13C同位素標記信息的代謝通量分析 6.1 13C代謝通量分析的發展 6.2 13C標記實驗和測量 6.2.1 標記實驗 6.2.2 質譜檢測 6.2.3 核磁共振波譜檢測 6.3 代謝通量比率分析 6.3.1 同位素標記異構體中天然同位素豐度的矯正 6.3.2 基於質譜數據的代謝通量比率的推導 6.3.3 基於NMR數據的代謝通量比率的推導 6.4 基於同位素標記異構體分布模型的代謝網路通量分析 6.4.1 原子映射矩陣和同位素標記異構體映射矩陣 6.4.2 同位素標記異構體平衡方程 6.4.3 代謝通量計算 6.5 基於13C同位素標記信息代謝通量分析的套用 6.5.1 辨別代謝途徑及細胞功能 6.5.2 闡明代謝網路結構及調控特性 6.6 大腸桿菌代謝通量的計算舉例 6.6.1 大腸桿菌生長期相關生理學參數的測定及計算 6.6.2 大腸桿菌代謝模型的建立 6.6.3 代謝通量比率的計算 6.6.4 大腸桿菌淨通量的計算 7 基因組學與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模型 7.1 基因組學 7.1.1 基因、基因組與基因組學 7.1.2 基因組學研究內容 7.2 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模型 7.3 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模型的重構過程 7.3.1 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資料庫的建立 | 7.3.2 數學模型的建立 7.3.3 模擬運算 7.4 基因組尺度代謝網路模型的套用 7.4.1 基因敲除研究 7.4.2 發現藥物靶點 7.4.3 指導菌體改進和代謝工程 8 轉錄物組學技術與代謝工程 8.1 轉錄物組與轉錄物組學 8.1.1 轉錄、轉錄物組與轉錄物組學 8.1.2 轉錄組學平台技術 8.2 基於基因晶片技術的轉錄物組分析 8.2.1 cDNA基因晶片技術 8.2.2 寡核苷酸基因晶片技術 8.2.3 晶片數據分析 8.3 基於RNA-Seq技術的轉錄物組分析 8.3.1 RNA-Seq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8.3.2 RNA-Seq的技術優勢 8.4 兩種轉錄物組分析平台技術的比較 8.5 轉錄物組數據的存儲及交流 8.6 轉錄物組學技術在微生物代謝工程中的套用 8.6.1 減少副產物及提高產物耐受性 8.6.2 提高蛋白質的產量 8.6.3 擴大底物利用範圍 8.6.4 提高胺基酸的產量 8.6.5 提高抗生素的產量 8.6.6 提高大宗化學品的生產能力 9 蛋白質組學技術與代謝工程 9.1 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 9.1.1 蛋白質組 9.1.2 蛋白質組學 9.1.3 蛋白質組學研究平台技術分類 9.2 蛋白質組學研究步驟 9.3 蛋白質組學研究核心技術 9.3.1 大規模蛋白質分離 9.3.2 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質譜分析技術 9.3.3 基於質譜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 9.3.4 基於選擇反應檢測的靶向蛋白質組學技術 9.4 海量蛋白質數據分析處理技術 9.5 蛋白質組學在微生物學研究中的套用 9.5.1 蛋白質組學研究工業酵母對脅迫環境的回響 9.5.2 蛋白質組學研究細菌膜蛋白與多重抗性 9.5.3 蛋白質組學研究拜耳接合酵母耐酸性機制 9.6 蛋白質組學在菌種構建中的套用 9.6.1 提高次級代謝產物的基本策略 9.6.2 蛋白質組學技術改進青黴素生產菌的套用舉例 9.6.3 靶向蛋白質組學在萜類代謝工程菌種改進中的套用舉例 10 代謝物組學技術與代謝工程 10.1 代謝物組與代謝物組學 10.2 微生物代謝物組學的研究方法 10.2.1 菌株培養 10.2.2 樣品處理 10.2.3 代謝物組數據的採集 10.2.4 數據挖掘 10.3 代謝物組學在代謝工程菌種改進中的套用 11 進化工程技術與代謝工程 11.1 進化工程的定義 11.2 進化工程的原理與方法 11.2.1 進化工程的原理與過程 11.2.2 進化過程中的基因型變異 11.3 進化工程的步驟與方法 11.3.1 變異 11.3.2 選擇 11.3.3 篩選 11.4 進化工程與代謝工程 11.5 進化工程的套用 11.5.1 激活細胞潛在代謝途徑,提高底物利用效率 11.5.2 提高微生物的環境耐受性 11.5.3 改進細胞的生物基產品合成能力 11.5.4 創造新型催化活性蛋白酶 11.6 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進化工程研究和逆向代謝工程 11.6.1 基因組尺度的進化工程菌株突變規律分析 11.6.2 基於比較基因組學的逆向代謝工程 12 合成生物學工具與代謝工程 12.1 合成生物學的研究背景 12.2 合成生物學的定義 12.3 合成生物學的研究策略 12.3.1 生物系統的層次結構 12.3.2 合成生物學的研究策略 12.4 DNA合成與組裝 12.5 基本的生物零件與基因線路 12.6 基因組工程 12.6.1 多元自動化基因組工程技術 12.6.2 基因組編輯技術 12.6.3 生物底盤 12.6.4 基因組簡化 12.7 合成基因組(合成細胞) 12.8 酵母人工基因組的合成 12.8.1 SynⅢ的設計 12.8.2 SynⅢ的構建 12.8.3 含SynⅢ酵母菌株的表征與檢驗 12.9 合成生物學與代謝工程 12.10 合成生物學與代謝工程套用舉例 12.10.1 生物能源 12.10.2 生物醫藥 12.10.3 化學品 12.10.4 合成生物學產業發展 索引 彩插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課程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內容提供者 |
---|---|---|---|
“代謝工程”數字課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2015年3月 | 趙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