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是由鄧子新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
- 完成人:鄧子新等
- 獲獎情況: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獲獎編號:Z-105-2-03
《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是由鄧子新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抗生素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是由鄧子新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人員 主要完成人:鄧子新(上海交通大學),白林泉(上海交通大學),周秀芬(上海交通大學),孫宇輝(上海交通大學),陳實(上海交通大學)獲獎記錄 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研究意義 生物工程的學科體系建立在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化學工程學的基本原理與技術之上,但其最古老的產業化套用可追溯到公元前40~30世紀期間的釀酒技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抗生素製造業的出現被認為是微生物發酵技術成熟的...
選擇我國特有的典型珍稀藥用真菌資源進行系統開發,利用發酵建立藥用真菌資源規模化生產技術,利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技術深刻認識藥用真菌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同時通過對藥用真菌的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機理研究,從藥用真菌中挖掘藥用功能基因,...
最近,以鄧子新院士領銜的教育部微生物代謝重點實驗室在對聚醚抗生素--南昌黴素生物合成機理進行全面和精細分析的基礎上,與美國布朗大學合作,成功解析了這類抗生素的胞內釋放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系列之《化學生物學》2006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的獎項,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之一,授予在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1956年第一次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任項目負責人,高級研究員。主要從事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徑、代謝工程育種的研究。1987年開始從事鏈黴菌和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學和代謝工程研究,在組合生物合成研究中有較好工作基礎,如改造角蒽環類抗生素傑多黴素(jadomycin)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
目前開展的研究工作:(1)假單胞菌抗生素合成等次生代謝的分子調控與代謝工程研究;(2)假單胞菌源生物農藥與其它藥物的基礎及套用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已主持完成1項863課題、3項國家自然基金。相關研究成果在Molecular microbiology、...
中科院百人計畫、中科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項目,教育部出國留學人員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畫課題等20餘項。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活性天然產物的發現及其生物合成研究,對具有藥用價值的微生物、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