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是201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
- 作者:代縣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李宏偉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203087304
《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是201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是201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十分豐富,尤其是近年來民間文化藝術得到長足發展,呈現絢麗多彩的局面。《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闡述的民間文化藝術有...
《代縣十大民間傳統技藝》是2017年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代縣十大民間傳統技藝》分別從歷史淵源、工藝流程、藝術特色和傳承、發展狀況幾個方面對十大傳統技藝進行了圖文並茂的專題介紹,把這些藝術瑰寶形象地展示給廣大讀者,供大家欣賞品鑑:期待更多民間工匠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為雁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為繁榮代縣民間藝術,弘揚雁門文化。2013年3月13日,代縣民間文化藝術協會在新高大劇院舉行成立大會。全縣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會員和各協會會長、企業界精英、文化界名人前來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中,各種精彩的民間藝術節目在舞台上展現,各種精美的民間藝術作品令大家賞心悅目。當日還選舉產生了代縣民間文化藝術協會理事、會長...
代縣韓街民俗館也稱“韓家大院”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新高鄉韓街,在這個大院裡布置有書畫藝術展覽廳、古玩珍品展覽廳和民間工藝展覽廳,展覽代縣的書法、繪畫、剪紙、麵塑藝術珍品。該館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三進院落,磚木結構,高房大屋,氣勢恢宏,曲徑相通,布局精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高超的木雕、磚雕、石雕...
炕圍畫又稱牆圍畫,牆圍。是一種中國民間常見的室內裝飾畫。在中國北方較流行。作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強的造型藝術形式。晉東南地區、呂梁地區、晉中地區、忻州地區、雁北地區均有分布,其中尤以原平、代縣的炕圍畫最為著名。畫品簡介 產生背景 晉北屬高寒地帶,農村中家家戶戶都有火炕取暖禦寒。炕上的...
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覽表 峨口撓閣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代縣黃酒釀造技藝 代縣佛教泥塑 代縣民間彩繪 代縣剪紙 代縣麵塑 代縣農民畫 代縣磚雕藝術 上陽花社火 張少邦中醫正骨術 貴喜八音會 五鬼鬧判 楊家將的傳說 代縣道情 代州文廟祭孔大典 陽明堡廟會 代縣醬菜製作技藝 代縣刺繡 代縣木雕 楊家將武術套路 二鬼...
代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示範縣”。是“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國家衛生縣城”。2020年2月27日,經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代縣退出貧困縣。2020年,代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1.6億元,同比增長6.6%。歷史...
民間廣泛製作的昭示春天來臨的百樣寒燕麵食,也被易名為“子推燕”。事實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春燕凌空正是萬物新生的季節,於是鄉村巧婦感自然之變而為之,借柔軟的麵團、籍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鮮靈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機,展示出一個美妙神奇的民間藝術世界。特別是山西代縣一帶所作的寒燕天飛地走...
《山西民間藝術》是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玉明。內容簡介 本志介紹了山西各種民間藝術。包括民間彩燈、民間刺繡、民間麵塑、民間皮影、民間繪畫等。作品目錄 封面 山西民間藝術 著作權頁 目錄 序 山西民間彩燈 柳林盤子 武鄉“九曲黃河陣”右玉縣菩薩廟燈山 紗燈 太谷燈棍 晉城正月十五燈棚 上元燈節...
山西民間刺繡無論晉南還是晉北,山區或是平原,都因其古老文化和地理條件的影響,顯得率真、純樸、熱烈、獷野。尤其作為服飾刺繡,是與人的性格相協調、相適應而存在的,因此它既是一種造型藝術,又是一種環境藝術;既是一種燦爛的民間文化,又是豐富多彩,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服飾 服裝對於人類有兩大功能:一是...
代縣古戲台 王寶庫攝 代縣楊家將祠堂 顧棣攝 應縣木塔 史揚攝 恆山魯班廟 霍澤仁攝 趙杲觀朝圓洞 顧棣攝 民居 王寶庫攝 娘子關 史揚攝 萬榮秋風樓 顧棣攝 原平貞節牌坊 顧 棣攝 擺供品 劉焯攝 祝滿月 陳久豐攝 揭蓋頭 李兆祥撮 葬禮 劉安新攝 魚帽 趙濟中攝 虎娃 陳久豐攝 龍(麵塑)新絳博物館提供 耍...
中國歷史上,上層文化階層忽視或有意貶低民間手工業、手工藝品的行為,使民間藝術品在被利用、把玩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地進入了上層文化階層,促成了相互的借鑑、交流、融匯,而民間藝術對上層文化的容納吸收,也豐富了自身的風格、品味。宗教藝術 民間藝術與宗教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著密切的關係。民間藝術...
峨口撓閣作為山西省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突出表現了淳樸的民俗民風。在保持傳統娛樂性的同時,還特別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喜慶氣氛的渲染和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2019年11月,峨口撓閣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簡介 峨口鎮,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東南部。峨口撓閣就是以峨口為中心,...
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峨口撓閣),山西省代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峨口撓閣,又稱峨口抬閣、代縣抬閣,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傳承久遠的抬閣民俗藝術。峨口撓閣是一種特殊的百戲雜藝,流傳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內外,而以峨口為中心。撓閣由樂隊與表演隊兩部分組成,內容古老而傳統...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的代縣古建築施工隊獨攬了一些絕活,如大型木塔的修建以及廟宇大殿內藻井的製作等。應縣木塔和大同華嚴寺木塔的維修都出自代縣工匠之手。代州文廟的團龍藻井和位於代縣、繁峙和五台三縣交界處峨嶺寺大雄寶殿內的佛教人物藻井等,就是代縣古建築藻井工藝的極致精粹。髹飾是古代在藝術品上採用的一種傳統...
原平炕圍畫,是地域性很強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是壁畫、年畫、建築彩繪的複合體。分布於原平市各地,其中尤以原平、代縣的炕圍畫著名。炕圍畫包括灶頭、炕圍兩個部分,炕圍部分又由“邊”和“空”構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邊以退色邊,“萬不斷”等二方連續為主,再加裝飾性小花邊組合成形,上下邊之間畫“...
2012年9月21日,為大力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優秀民間藝術,在江西省婺源縣文化廣播電視局的大力支持下,該縣賦春鎮甲路村建成甲路抬閣展廳,並免費對外開放。據了解,該展廳共投資6萬餘元。該展廳現藏有豐富多彩的抬閣藝術壁畫展板、活靈活現的人物造型以及服飾、彩具等演出設備,集展示與傳承功能為一體。被譽為...
中國民間廣泛製作的昭示春天來臨的百樣寒燕麵食,也被易名為“子推燕”。事實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春燕凌空正是萬物新生的季節,於是鄉村巧婦感自然之變而為之,借柔軟的麵團、籍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鮮靈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機,展示出一個美妙神奇的民間藝術世界。特別是山西代縣一帶所作的寒燕天...
晉北道情戲流行於晉北二十餘縣及內蒙古南部、陝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縣、應縣三個藝術流派。道情音樂約於金代流入晉北一帶,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於民間,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傳教義。清代中葉,搬上舞台,以代言體演述故事,內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其音樂體制主要為曲牌連綴體,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
《秦王點兵》。這是一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新作。在原《秦王破陣樂》的基礎上,攝取了《汾南車鼓》、《花敲鼓》、《老虎磕牙》等鼓種曲牌成分,成此傑作。它融匯了歷史和當今、民眾和專家、業餘和專業的藝術結晶,是社會主義時代的新鼓樂,它兩次轟動京華, —次震撼巴黎,是黃河文化的驕傲,是中華文化的驕傲。《...
蓆子傑(1915—1983),祖籍山西代縣,出生成長於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自幼酷愛民間藝術,曾在內蒙古包頭、陝壩等地任國小教師、報社記者和編輯等職。1947年參加革命,歷任綏遠省行政幹部學校文工隊副隊長、綏遠省文工團副團長、綏遠省戲曲審定委員會主任、內蒙古文化局藝術處副處長、內蒙古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等職。20世紀...
文化特徵 山西炕圍畫界素有“南垣(襄垣)北代(代縣),原平不賴”之說。“炕圍畫”在襄垣民間稱之為“炕圍”“牆圍”,是一種在土炕周圍牆壁上作畫的民間居室彩繪藝術,在上黨地區乃至山西全省可謂獨樹一幟。它不僅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還有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襄垣炕圍畫兼具實用價值和審美功能,是...
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 祠堂坐北向南,門前有一對蹲坐的石獅子守護在祠堂。祠門以南,有三間樓台,名為“頌德樓”,這裡是楊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階而上,抬頭即可見到祠門上懸掛的金字匾額:分別是“奕世將略”、“一堂忠義”、“...
選仁村組建有專業秧歌隊,秧歌歷史悠久,是該村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該村秧歌隊有二十幾人組成,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他們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深受廣大觀眾歡迎。在選仁村一里處有...
船頭柳花如雪落。船尾彩旗風綽綽,秉燭夜遊隨意足,人生無如江南樂。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2—1355),字天錫,號直齋,蒙古族。父因軍功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故為雁門人。泰定進士,授翰林應奉,後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憲司經歷等職。棄官後隱居安慶司空山。詩多寫自然景色,清新綺麗。有《雁門集》。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即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2008年6月14日,面人經國務院審批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6月11日,面花(太原麵塑、晉陽花饃、代縣麵塑、太平麵塑、萬榮面人)經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