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小山頭村

仁懷市小山頭村

仁懷市小山頭村即仁懷小山頭

貴州仁懷市小山頭村位於鎮政府的東北部,小山頭村周圍環境優美,山高林密,峽谷幽深,溪流清澈,奇石錯列,錯落有致,池潭處處。踏進小山頭村,迎面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林茂竹翠,藤蘿纏繞,一片翠綠,當中裂開一條溝谷,一道銀白色的溪流瀑布就從溝谷里飛流而上,瀉落下面一個碧波蕩漾的深潭。潭水水清見底,冰清玉潔,碧綠湛藍,波光瀲灩,流水潺潺,涼氣陣陣。池潭四周青山環抱,奇石錯落,野花簇擁,與周圍景色渾然一體,是炎炎夏日,幽谷索源,暢遊溪頭的理想去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仁懷市小山頭村
  • 外文名稱:renhuaishixiaoshantoucun
  • 別名:仁懷小山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委會
  • 所屬地區:貴州省仁懷市
  • 下轄地區:灣子小灣啞塘向家壩田壩當槽小山頭竹林灣青槓腳大石路
  • 政府駐地:小山頭
  • 電話區號:0851
  • 郵政區碼:564506
  • 地理位置:仁懷市東南部
  • 面積:11.57
  • 人口:2050
  • 方言:仁懷話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關口仡佬族風情 園皇家田天然溶洞、前進組國共戰役遺址。
  • 機場:仁懷茅台機場
  • 火車站:遵義火車站
  • 車牌代碼:貴C
  • 榮譽:避暑王國
地理概況,歷史淵源,向家壩由來,皇家田由來,村情介紹,村民組,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發展重點,地方特色,高粱,野生河魚,民俗文化,仡佬吃新節,舞獅,磨磨秋,踩堂舞,蔑雞蛋打花龍,戰役遺址,發展規劃,項目投資,民族文化村,

地理概況

貴州仁懷市長崗鎮小山頭村位於鎮政府的東北部,與天下第一仡佬鄉平正相接壤,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現有常住人口2025人,土地耕地面積635畝。該村是少有的喀斯特地貌,少平原,多雨水,常年溫度涼爽,所以農產作物主要以玉米花生穀子為主,其中光是花生就占地200畝,穀子也占到了50畝的土地。在林果業方面,占地100餘畝。而村內的板栗則是2013年開始發展。除此之外,小山頭村的龍頭業---“畜牧養殖業”與本村的農業及林果業相比,更顯得由為突出。截止到目前為止,小山頭村已經養有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總計2000多隻;另外,在特種養殖方面,小山頭村還養有少量的狐狸和貉子。小山頭村的畜牧養殖業為村子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大大推動了村子經濟的發展速度,使之在慢慢發展成為一個以畜牧養殖業為主的,綜合經濟不斷強盛的大村。小山頭村緊靠佛教聖地圓通寺天寶山,風景秀麗、如詩如畫,人民熱情好客、真誠善良,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此避暑,旅遊
雪景中的向家壩組皇家田天然溶洞雪景中的向家壩組皇家田天然溶洞

歷史淵源

向家壩由來

唐宋年間向家壩原來名為向半壩,因為土地寬廣橫縱各十餘里,唐朝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廢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縣為遵義縣(今遵義市),作為播州州治。此後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淪陷於南詔乾符三年,楊端(原籍山西太原府陽曲縣)率軍擊敗占據播州的南詔,遂主州事,治府白錦堡(今遵義城南十公里),唐廷下詔授楊端為播州侯。楊氏與隨楊端一起入播的江西向氏、令狐氏、成氏、趙氏、猶氏、婁氏、梁氏、韋氏、謝氏等九姓子弟開始定居播州,並開啟了歷29代725年的播州楊氏漢領土司時代。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後,便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向鄰境發動頻繁戰事,不斷擴大蒙古汗國的領土。寶慶三年(1227),蒙古滅西夏,端平元年(1234)聯宋滅金。滅金之後,蒙古與南宋開始了正面的衝突,其所採取的由西而東迂迴包抄南宋的戰略,使川渝一隅成首沖之地,戰事頻仍。為了鞏固強大軍事實力、楊氏土司派遣得力幹將向氏駐紮仁懷、然而向氏選擇遵仁兩地的至高點長崗嶺向半壩駐紮、世代在長崗嶺向半壩生息繁衍、一方面嚴密監視川鹽門戶仁懷、以免蒙古軍偷襲、二方面每年向土司朝廷進貢皇家田大米及馬匹。此後便更名為向家壩世代相傳至今。史料不全、向氏祖墳略有碑文所記。

皇家田由來

皇家田在古時候叫黃家田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她傳奇的故事,該田是沼澤地自然條件優越,種出的稻子口感很好,所以如同遵義海龍屯大米一樣進貢朝廷仁懷縣衙每年會向朝廷進貢黃家田大米,後來就改名為皇家田。

村情介紹

村民組

小山頭村向家壩組位於位於長崗鎮政府的東北部,與天下第一仡佬鄉平正一嶺之隔。農戶52戶,260人,全組總面積6.4平方公里;土地面積820畝,人均土地3.2畝。

村情概況

小山頭村,行政代碼:520382102004,位於長崗鎮東面,距鎮中心4公里,與鎮內太陽村,堰塘坎村相連,與中國仡佬第一鄉——遵義縣平正鄉接攘。
全村轄10個村民組,主要居住著漢,仡佬,苗等民族,共有人口2250人,常住人口1916人,其中仡佬族人口680餘人,苗族人口40餘人。總面積1030.73公頃,耕地面積284.88公頃,其中水田面積為8.87公頃,旱地面積為276.1公頃;園地面積為2.14公頃,其中果園面積為0.57公頃,其他園地面積為1.57公頃;林地面積為403.44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為61.01公頃,灌木林地面積為273.72公頃,其他林地面積為68.7公頃;草地面積為64.64公頃。
主要產業為農業,主要農作物為烤菸,高粱,玉米,油菜,洋芋;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高粱。村民人均收入7200元,全村年種烤菸1500多畝,高粱1000多畝,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正有序推進。
仁懷市小山頭村
仁懷市小山頭村

自然資源

向家壩組有耕地總面積188.00畝(其中:田120畝,地188.00畝),人均耕地3.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60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5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6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559.00畝。

基礎設施

該組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52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52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2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2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52戶。 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1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5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向家壩組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0萬元, 該2012年正在發展花卉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產業。

發展重點

該組2013年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2、產業結構調整緩慢;3、無文化活動場所。。 該組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發展種植業,種植核桃330畝;2、發展養殖業,年欄豬生出140頭,黑山羊150隻,土雞出欄1000隻;3、發展勞務經濟。

地方特色

高粱

高粱種植在長崗鎮由來已久,由於長期以來,高粱市場價格不樂觀,很多農民不願意種植,因此長崗鎮高粱種植在2000年以前一直處於散亂狀態,不成規模。
但是自從茅台酒廠提出向當地農民收購高粱後,高粱價格一路高漲,農民也開始紛紛加入種植高粱的隊伍,種植面積直線上升,高粱產量也迅速增加。目前為止,高粱種植面積已達10400畝,超過當地烤菸種植業,成為長崗鎮種植面積最廣的農作物。高粱價格的高位保持,大大提高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同時也大幅增加了農民兄弟的農業收入。
長崗政府高度重視高粱種植,從農業局選購優良高粱品種免費發放到農民手中,引導種植戶使用科學種植方法,使用專業的高粱肥,使得農民種出的高粱在市場上十分暢銷,農民因此受益良多。

野生河魚

長崗鎮小山頭村出產一種野生河魚,名黃剌丁,該魚全身無鱗片,呈黃褐色,魚鰭處長有堅硬的骨頭,容易刺傷人體,魚嘴處長有鬍鬚,成年黃剌丁長約25厘米,重約0.6kg。該野生河魚肉味鮮美,口感上佳,富含多種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適合多種烹飪方式。由於2011年以來長期大量捕撈,野生黃剌丁的數量呈現下滑趨勢。村委會已命令禁止使用藥物或其它惡性方式來捕撈黃剌丁,以保護黃剌丁的持續繁殖。

民俗文化

仡佬族聚居區地處黔北,在貴州與四川交界處,是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年降雨量高於全國平均數,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適合於農業與多種經營的發展。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以漢字為共同文字,但是2008年底,貴州仡佬學會在貴州民間發現了《九天大濮史錄》一書,證明仡佬人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此書被稱為“天書”,對仡佬族的歷史等各個領域的研究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仡佬族吃苦耐勞,忠勇善戰,在歷史上常被徵募當兵打仗做先鋒,明嘉靖年間被徵調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漸江王江涇(今嘉興縣北)戰役中立有戰功。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黔西南仡佬族地區時,曾留下部分傷病員在仁懷縣大王寨、新關等地區仡佬族老百姓家中養傷,受到民眾全力掩護,未遭到反動派的殺害。在建國初的剿匪鬥爭中和抗美援朝運動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應有貢獻。

仡佬吃新節

吃新節”是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仡佬族的感恩節,感激祖先“開荒劈草”、慶祝豐收,同時也是為了感恩祖國的太平盛世而進行的活動。目的是祭祀天地、緬懷祖先、祈禱豐年,祝願太平。活動時,主事人穿著盛裝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採摘新豐收的稻穀、毛稗等穀物和玉米、南瓜、蔬菜(叫作采青),到泉眼去取清泉水,採摘來的作物用來祭祀,取來的清泉水用來製作祭祀用的食物。祭祀儀式中,村中的老人們會在祭桌上擺放穀物、米酒等,並在桌後的樹上拴上了辣椒白菜等蔬菜,進行祭天祭地、祭樹、祭祖,主事人在祭祀中又說又唱地唱出了對大自然、對祖先的感謝,祈求來年仍然得到豐收,並要讀祭文。祭祀後,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活動中,仡佬族同胞表演了豐富多彩文藝節目,有跳踩堂鼓舞、鋤祭等傳統的民族舞蹈,表演泡桐樂器,唱民歌等,附近的苗族同胞也帶著蘆笙前跳蘆笙舞共同慶祝。
仡佬族是雲貴高原古老的民族,擁有燦爛的文化,古樸的民風成了仡佬族特有的文化風情。農曆七月,農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的季節。傳說仡佬先人來自天上,初到人間時沒有谷種,每日靠吃野菜和野山藥等艱難度日。後來玉皇派天狗把谷種帶下來,仡佬先人開荒劈草,風餐露宿,勤勞耕作,但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糧食還是不夠吃。於是他們派人去向盤古王詢問箇中原由和解決辦法。盤古王說:“種植糧食,必須仰靠天地。糧食的豐收與天氣息息相關,天氣好,風調雨順,糧食自然收成好;否則,顆粒難收,食不果腹;開荒劈草,會得罪地母娘娘,終年在地皮上反倒蹬踏,必須向她賠不是;所以你們要祭天祭地,糧食才會大豐收。”仡佬先民照做,來年果然大豐收。從此,仡佬族每年都要祭祀天地。祭祀時還須奉上糧食瓜果,由於它們都是新熟的,人們稱這個節日為“吃新節”。

舞獅

仡佬族的民間高台舞獅,是很受民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張大方桌一層層疊壘而成

磨磨秋

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10多米,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15人。一般同時登台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孫猴”和“笑臉和尚”揮舞手帕逗引大獅子逐層攀上高台,直至頂端。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與“和尚”、“小獅”與“小獅”一正一倒向上;大獅子有直上、穿上、穿繞桌子螺旋上,到最高處還要四腳踩桌腿表演,不帶任何保險繩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動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鰲魚吃水”、“雛鷹展翅”、“鯉魚曬肚”、“蜘蛛吊線”、“仙猴摘桃”、“滾龍抱柱”、“沖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樁”、“疊羅漢”、“旋風車”等,一個舞獅班有時可連續表演四五個小時。有些動作使人屏息斂氣,怦然心動,有些動作又滑稽可笑使觀眾 忍俊不禁。

踩堂舞

踩堂舞又叫踩台舞,是在喪葬儀式中跳的舞蹈。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後在遺體前跳踩堂舞,以此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因系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均為男性,三、四人為一組,一人吹蘆笙,一人打錢桿,一人搖鈴、一人舞絲刀,邊舞邊唱輓歌。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隊形變化有“四瓣花”、“柳穿魚”、“花陣”等。

蔑雞蛋打花龍

仡佬族民間較普遍的體育遊戲有打篾雞蛋、打花龍、打雞毛球、賽馬、跳筋舞、磨貓等。打篾雞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細篾編織成一個鴨蛋大的球,球內塞滿稻草或碎布舊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劃出分界線,參賽兩隊各自進入自己的半場。比賽開始,甲方用手把“蛋”拍擊到乙方場地,乙方再打過來,或用腳踢過來。蛋被打出界外,或沒有接住,或觸到了手足之外的身體部位,對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計勝負。 “花龍”是在蔑編的球中裝了些銅錢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擲時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比賽時不分隊,先由一人拋擲“花龍”,參賽者去搶接,接到手後再拋,並喊叫自己要拋“花龍”了,誰接拋的次數多,誰就是優勝者。因為爭搶激烈,又沒有固定的場地範圍和比賽時間,所以很熱鬧,也很容易看出誰最機敏,最有耐力

戰役遺址

1935年3月9日中國共產黨馬店會議決定,對小山頭村(以前叫向半壩)的國民黨殘餘部隊進行最後清剿,1935年3月11日兩軍進行激勵火拚,國民黨軍隊不堪一擊,全軍覆滅。至今溶洞峽谷的作戰防禦系統任然保存完好,依然雄偉挺拔地矗立美麗的前進組1935國共戰役遺址中。

發展規劃

項目投資

在建設領域,項目超概算、超投資已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有效控制工程投資也就引起了各建設單位的特別關注,而小山頭村土地整理項目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2011年9至11月,仁懷市審計局對小山頭村土地整理項目竣工決算進行了審計,該項目計畫投資520萬元,送審金額520.02萬元,審定金額516.61萬元,項目略有結餘。審計結果表明:小山頭村土地整理項目,既確保了建設任務的全面完成,又使項目投資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超投資的問題。在項目實施上,是如何做到有效控制投資的呢?審計認為其做法有三點:一是在招標前,實行了投資預算或施工預算審計,促進了項目設計最佳化和設計到位,使設計預算的工程量、工程單價、施工費更加準確、更加符合項目區實際;二是注重和搞好契約外工程量增項增量與契約內工程因調整變更後減量的平衡關係,做到契約內有減,契約外才有增;三是對契約外工程單價採取事先報請市國土局、仁懷市市審計局、仁懷市市財政局等單位共同審定後、再確定具體的增項增量的辦法,使項目建設內容及工程增量始終與項目投資保持一致。
為此,仁懷市審計局建議,各項目建設單位應借鑑小山頭村的做法,使建設項目設計更加最佳化,施工預算更加準確,項目投資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民族文化村

小山頭村申報修建仡佬族民族文化村項目的實地勘測,主要圍繞項目規劃、民房改造等。小山頭村屬於少數民族特別是仡佬族聚居的村落,民風淳樸,民族文化醇厚。申報民族村項目,一是通過文化館等設施的建設實現對當地仡佬族文化的保護,同時做好對外宣傳;二是通過打造集文化、生態、休閒於一體的模式,發展綠色經濟。
小山頭村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並且屬於非酒園區,要想改變經濟薄弱且結構單一局面,就是要通過發展生態旅遊,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藉助小山頭村地理優勢大力推廣旅遊業,從而為打造文化、幸福、自信小山頭村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